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州一立,格局大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州一立,格局大变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四百九十九章韩州一立,格局大变汉城郡的治所,被刘俭重新命名为汉城,朝鲜郡的治所被刘俭定为平襄,其余的乐浪郡和带方郡的管辖范围不变。

同时,刘俭下了一个要求,从辽东属国以辽东地区迁部分流民前往韩州居住开垦,充实州郡之力。

而原先投降归属到汉境内的乌桓人,抽一部分已经汉化的乌桓人同样去往韩州开垦。

半岛之地虽然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部落居住,但开发程度不高,相比于中土远远落后,刘俭不能指望将韩州发展的和中土一样,但是首先一定要在当地开垦差不多够用的土地,保证本地的粮食供应,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将他们的人汉化。

毕竟,韩州乃是三面临海之地,对于大汉帝国乃至于中土神州日后制霸海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前提是粮食和文化。

只有达到了这两点之后,这新纳入大汉版图的州郡,才能慢慢发展出它的特色与功用。

而这个时候已经在河北普及的书籍业就可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

书籍的流通成本以及流通性相比于简牍来说要好很多,青州书坊加大刊印的力度,将各种有利于汉化的书籍读本,特别是四书五经这些承载着汉人千年思想的东西大量的刊印传递往辽东,再从辽东传递往韩州。

另外,自从乌桓全部并入汉族之后,再加上靠近幽州的鲜卑诸族因为经济与生存原因紧紧的依附于汉朝……于是刘俭下令,鼓励多民族通婚。

当然,由于汉朝人本身的优越性,让他们娶这些异族女人当妻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能够加快汉民族与这些异族的融合,同时增加两族共同的后代,快速稀释异族人的血脉,刘俭放开了对异族的纳妾制度。

只要是有能力和条件的,想娶多少异族女人为妾都可以。

东汉末年,对高门望族娶妾有着严格的管理,虽然很多望族豪门的男人私底下还是有不少女人,但是毕竟不好拿到明面上来,特别是生了孩子后,很是难处理。

因此,在这方面,这些人行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功绩不到的官员,最多也就是能纳两房妾室,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

但是现在,在河北的人,异族女人可以随便娶来当妾,这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汉民族同化他们的进程。

现在,这个规矩同样适用于这第十五个州……韩州。

只要你在不违法且有能力娶亲的情况下,那你想娶多少个三韩女人当妾都是可以的。

当然,仅仅只是允许放开纳妾还是不行,同时还要附加生育政策。

刘俭的政令当中有一条就是,每纳一妾,针对娶妾的男方必须要在五年之内生育两胎!

如五年之内不能达到一妾对二子的比例,就将针对男方进行高比例的处罚,年年递增。

如果这期间,妾被休了,或者这个女人被处理掉了,那这个女人就将永远算在男方家族的头上,一直纳钱,这代完了下代纳,一代累积一代。

取妾可以,你得生!你也得负责。

当然,若是双方努力生了,却生不出来,那怎么办?

那就只能算你倒霉了。

因为让你多娶一个女人,本来就是给你们豪族的福利,要享受这个福利,自然要付出代价。

生不出来也是你自己的后果,你自己背着。

毕竟,能享用这条政策多纳妾的人,都是那些豪强家族。

普通的黎庶农民,你想让他们多养一口人,对他们来说也是极为艰难的事,这政策根本跟他们不沾关系。

既然是让豪强多纳妾,那就不能什么好处都让这些豪强占了。

抢占更多的女人资源,那你们就得拿其他的东西来填补。

毕竟,这个国家的律法不是为了你们这些权贵走后门享受用的。

享受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东西的同时,你们也要付起责任和代价。

……

……

关云长平定半岛,被刘俭表奏为韩州牧。

大汉朝开疆拓土,第十五个州——韩州出现了在满朝文武的眼前。

如此重大的事件,几乎令整个朝廷都陷入了动荡。

甚至说,整个天下都因为关云长的这一大功业而动荡了。

区区一个韩州,并不算什么了不起。

但是这么多年来,能够为大汉朝开疆拓土的人,可不是那么多了。

特别是檀石槐成为了鲜卑大单于之后,汉朝在北方的策略一直都是防守龟缩。

别说是开疆拓土了,能够挡住鲜卑的攻势就算是很不错了。

如今,牛辅和吕布已经去弘农平定张白骑的叛乱了,听说他们初到弘农,就打了张白骑一个措手不及,连胜三阵,消息传回了长安之后,不论是刘辩还是董卓都非常的高兴。

牛辅和吕布打的胜仗越多,越说明他们的策略很正确。

但是这功劳可是架不住比较。

当关羽定韩州的消息被传到长安之后,牛辅和吕布所建立的那点功劳,简直就算不上功劳了。

别说他们连胜了张白骑三阵,他们就是打赢了张白骑的祖宗十八代,在关羽的面前也狗屁不是。

这下不止是刘辩,就连董卓也气闷的不行了。

这刘德然,不只是他自己不是人啊。

他手下这些能征惯战的猛将也都不是人。

那关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北疆之际,大汉朝这么多年都没摆弄明白。

这关云长只不过是到北疆区区数年,竟能为大汉朝拓展出一个新的州来?

这关羽到底是不是人啊?

先前还想与刘俭争锋比较的刘辩,此刻变的异常落寞。

他似乎是看明白了,有些事儿并不是他自己单纯的努力就可以能与之相比的。

刘俭应该是一个他永远也无法超越的存在了。

不过,对于三韩之地,被立为新州的事情。

朝中的一众人经过议论,还是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妥的。

特别是杨彪和王允等人。

他们觉得刘德然冒然将三韩之地立为韩州,虽然是为大汉朝开疆拓土,但也很可能是为大汉朝添加了一个累赘。

“陛下,三韩之地自古便是穷苦之地,昔日卫满朝为孝武皇帝所灭,设立汉四郡,但其地却一直未曾为我大汉做多纳税,如今汉四郡之东更是空有国名,实为番邦部落。”

“我大汉如今内祸频频,别说是治理这新州了,便是本国土地尚不能全治,况且,这些边塞蛮夷之地很容易发生战事祸患,一旦有事,动用的中枢库府耗费之财货就不计其数。”

“凉州便是前车之鉴,历年来,我大汉在凉州耗费了多少钱粮?牺牲了多少将士?可是每年依旧动乱不止,如今新立了一个什么韩州……如若处置不好,岂非变成了凉州第二?大汉可承担不起两个凉州啊。”

王允这话虽然确实是针对刘俭所新立的韩州,但是在无形中却也阐述了凉州之事,这让刘辩和董卓多少有些不悦。

刘辩直接过滤掉了王允话中关于凉州之事的信息。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众朝臣:“诸位爱卿觉得太仆此言如何?”

淳于嘉道:“王公此言,切中实际,三韩之地,不宜归于我朝,实乃朝中现有足够的钱粮供应三韩,如有叛乱,朝廷何以济之?陛下还需下诏,将此事与抚远大将军细细说明才是。”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司空所言,确实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只是有一件事……似乎关乎切实,不知某当讲与否?”

淳于嘉转头看向说话之人,乃相府东掾曹的司曹张既。

“德容有何话讲?”

张既很是尊敬的向着天子和淳于嘉分别施礼。

“三韩得定,朝廷本来就未曾向河北出资军费,今若以此为由让刘抚远放弃新定之土,只怕以这位刘大将军的烈性,必然不允。”

“朝廷不摊派军费,我料抚远大将军必然自担军费,包括治政三韩的费用也是一样。”

“反正最终朝廷承不承认韩州,这地界,怕是刘大将军都会拿定了。”

“敢问陛下、司空……如朝廷承认韩州,此地尚可隶属大汉,朝廷若是不承任韩州,那此地日后是不是就成了抚远大将军的自有之土?”

“若此例一开,日后天下诸人征服汉境外的任何土地,是不是都可以不用于朝廷统筹建立州郡,而用于作为自己的封地?”

“这后果如何,还请陛下与诸公细思也。”

一开始是写了十四个州,但经过小伙伴提醒,本书前面已经将司隶分为司州和雍州了,因此是十五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