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始皇帝 > 第234章 十三本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十三本纪(求订阅)

上午的朝会结束,众人纷纷走出大殿。

到了咸阳宫外,看着两旁站立的金人,众人闪过一丝敬畏之色。

蒙恬也是其中之一。

“金人如此之高大,耗费多少生铁,若是用来锻造兵器,又是能制造多少兵器……”蒙恬感叹着,心中也在做着计算着。

得出结论是,至少可装备三万多军队。

心中在惊叹秦国生铁之多,墨炉钢之众多。

作为秦国的臣子,官三代,蒙恬知道很多的内幕。

在军队当中,有铠甲的士卒与没有铠甲的士卒战斗力相差巨大。

有着铠甲的三百士兵,可轻易击溃一千多没有披甲的士卒。

评价一个军队强弱,关键在看其披甲率。

披甲率越高的军队,战斗力越是强大。

秦军有百万士卒,需要的铠甲数量众多的,到了战场上拼杀,也是要损耗部分的铠甲。

百万秦军的披甲率也是高低不同。

宫卫军,是用来守护秦王的,不仅是战斗力最为精锐,各种武器装备也是率先供给装备,披甲率达到七层多,多数披着铜甲,还有大量的犀牛甲,多数还是全身甲,战甲护住身躯的躯干,还有四肢。

在一线冲杀的战兵,披甲率也高达七层多,只是战甲的质量差一点,皮甲不是最好的犀牛皮,而是猪皮,牛皮,羊皮等;还有大量用石头制造的石甲等,只有少量的铜甲装备在军中。

战甲只是保护胸部,或是保护住胸部腹部,缺少四肢甲,也缺少头盔。

还有二线部队,民夫部队等,披甲率再次下降。

在战场上,有着好的战甲,相当于多一条命。

在过去的时刻,秦国缺少好的战甲,很多战甲只能保护胸部腹部,而无法保护头部,或是四肢。

在战场上,戴上一个头盔,可保护头部,提升生存率。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只可惜头盔是青铜制造,或是生铁打造,花钱众多。很多秦军士卒买不起,只能不带头盔。不是秦军士卒是铁憨憨,不懂得头盔的重要性,而是秦军士卒没钱买头盔。

至于多数的皮甲、石甲,在战场上可防远方弩箭的射击,可只要到了三十步内,铁定防不住。

若是戈,或是铍刺杀,这些铠甲也是防不住。

穿上铠甲就是刀枪不入,只是美好的想象而已。

秦军很多士卒披上战甲,也只是求得心理安慰而已,只是增加了生存率而已,可能被弩箭射穿,可能被长矛刺穿,可能被长刀劈开。

秦军的披甲率很高,可在战斗当中伤亡率也很高。

在长平之战,固然消灭了赵军四十五万,可秦军也是折损二十万之多。

可在几年前,秦军制造出高炉,制造出墨炉钢后,生铁产量与钢铁产量大幅度的增加。

过去的时刻,想要打造铠甲,需要铁匠用着锤子,反复的锻打一个铁片,直到质量合格为止;可有了墨炉之后,把铁矿融化为铁水,然后倒入模具当中,就可以成型了。省掉反复锻打的过程,只需要打磨开锋,然后淬火,就合格的铠甲。

生铁产量的增加,导致农具价格大幅度下跌,过去一些铁农具上百钱不止,很多镰刀是用石头打磨而成的,可现在价格下跌到几十钱不等,价格下跌一半之多。

墨炉钢也是大量装备在军中,各种武器在更新换代。

全身甲,开始取代胸甲,腹甲。

在宫卫军当中,开始流行三层战甲,皮甲、锁子甲、扎甲等,三重战甲包裹在全身,胸口、腹部、四肢、面部等,没有死角。

重甲步兵,更是三层扎甲穿在身上,重量达到六十斤,挥动着武器战斗十几分钟就是气喘吁吁,只能退下去。

至于重甲骑兵更为离谱,三层铁甲重量为一百斤,骑在战马上冲锋,战马顶多奔跑一千百步就是累的趴下了。

重甲骑兵若是跌落到战马下,就不要想着移动了,动弹一下都是困难至极。

可战甲重量的提升,防御力的提升,却是带来惊人的战斗力。

在函谷关的时刻,披着百斤重甲的骑兵直接冲击合纵军大营,硬生生冲击了五百步,将敌人的步兵阵型撕裂开来,后面的轻骑兵借助缺口撕裂了合纵大军的阵型,导致三十万合纵大局崩溃。

在其他的二线部队当中,铁甲的数量也在提升,价格也在下降。

只是为了防备某些人不轨。

朝廷颁布法令,民众可以自备部分的皮甲,石甲,可禁止私藏铁甲。

私藏一具铁甲,直接死刑。

铁甲平时放在府库当中,只有在训练的时刻,或是上战场的时刻,才能打开穿戴。结束训练后,或是战争结束后,铁甲直接放入府库当中。

当然了,禁止私藏,却可以允许公开收藏。

对于立功的将军,或是立功的士卒等,秦王政还是大方的赐予铠甲,让其可以放在家中,作为传家宝。

祖父蒙骜,为大秦立下诸多的功劳,秦王政特别赐予其十套墨炉铁甲。

其他地方府库不好说,在宫卫的府库当中,却是存放十万扎甲,五万多锁子甲,还有少数的鱼鳞甲,板甲等。

可谁能想到,秦国的生铁如此之多,竟然奢侈到用其铸造为十二金人,耸立在咸阳宫前。

看着十二个高大的魔神雕像,蒙骜就是有一股敬畏之感,还有自豪之感。

也只有大秦有这样的财力,有如此多的生铁,可锻造十二金人。

赵国办不到,楚国办不到,齐国办不到,唯有我大秦可以办到。

马车在响动,蒙恬回到家中。

“拜见祖父!”

蒙恬率先去拜见爷爷蒙骜。

到了现在,蒙骜处在半归隐状态,很多军事职务开始卸掉。

他年纪大了,开始退休养老。

蒙骜点头道:“今天在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

蒙恬说道:“没有什么大事情,只是宫门前多了十二个金人,这十二个金人,名为十二祖巫。传说当中,乃是盘古十二后裔。”

蒙鹫一头雾水,问道:“盘古,十二后裔这是什么?”

蒙恬说道:“就在今天,大王才朝堂上,散发了一本书籍,名为十三本纪。”

蒙骜说道:“何为本纪?”

蒙恬说道:“在秦王柱(即为安国君)的时代,大王打算编辑一本书籍名为史记,这部史书上启三皇五帝,下到当今祖父的时代,史书的体例当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题材。”

“本纪,全书之纲,记载历代的帝王,”

“表,讲述世系,人物,历史事件年代记载。”

“书,历代的制度发展,礼乐制度,天文律法,社会经济,山河地理等等。”

“世家,讲述王侯封国的事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物记载。当为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还有孔子世家、墨翟世家、杨朱世家、商君世家、魏冉世家、范雎世家、吕不韦世家、荀卿世家等等。”

“列传,记载一些名人。比如,伯夷叔齐列传,管晏列传。”

“在编写过程当中,多次修改,多次编订,终于写成了《十三本纪》,他们分别为盘古本纪、三皇本纪、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孝公本纪、秦惠文王本纪、秦武王本纪、秦昭王本纪、秦孝文王本纪、秦庄襄王本纪。”

“今天朝会,大王颁布这本书籍,并散发给在场的臣子一人一本,并在洛阳、大梁、邯郸、临淄等第发售。大王说了,这本书籍会成为大臣必学,必考的科目!若是考试及格不会有赏赐,可考试不及格却会有严惩!”

蒙骜听着,不由的笑了:“我倒是要看看!”

蒙恬递过去。

蒙骜接过书册,只是薄薄的册子而已,却是十二万字。

打开书册,第一卷为《盘古本纪》。

说的是历史,可更好似虚幻的神话。

传说当中,在无尽的混沌虚无当中,盘古从蛋壳当中孕育而出,脚下踏着混沌青莲,头顶着造化玉蝶,手中拿着盘古斧。

挥动盘古斧,完成开天辟地,却是力气耗尽而亡。

在盘古死后,身躯化为无尽的大地,星空,化为芸芸众生。

双目化为日月,在太阳上孕育了三足金乌东皇太一,帝俊;在月亮上诞生了三位女神,望舒、常曦、常娥。随后灵魂三分,化为太清、玉清、上清三位神灵。三位神灵秉承不同的理念,一个秉承无为,一个秉承贵贱有序,一个秉承有教无类。

又是盘古的心脏当中,十二精血孕育而出,化为十二祖巫。

接着,又是女娲造人。

人类孕育而出。

蒙骜看的津津有味,接着又是三皇五帝,从神话走出进入历史时代。

后面的秦庄襄王本纪,更是近在迟尺的事情。

蒙骜看着,却是微微皱眉。

前面的本纪,就是简略的记录事情,只是寥寥的几句话,客观的记载,没有多余的言语评论。

可到了后面的时刻,对于秦庄襄王却是多了丰富的感情,从邯郸开始,到了咸阳,到了登基为王,到了最后逝去。

在里面有很多夸大,夸张的部分,还有一些并不真实的事情。

可蒙骜看着,却是选择沉默。

比如,在邯郸城的时刻,吕不韦看到秦异人奇货可居,于是投资秦异人,最后发财了,成为秦国丞相,获得十万户食邑。

可在这里却是写成,吕不韦见到秦异人后,看到其头顶之上龙虎之气在沸腾,好似圣人降临;其面目奇伟,好似圣人大禹,立刻上前前去跪拜,直接选择支持秦异人,更是说:“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五百年前周文王开始周朝盛世,齐桓公奠定无上霸业,而今公子为圣人,当合天下。”

秦异人只是中等资质,可在这里却描述为圣人,描述为周文王这样的贤明。

吕不韦也被描述成姜太公,管仲等,描写成一个大大的忠臣。

虽然有很多不真实,夸大,虚构的情节,可蒙骜不能揭穿。

很多臣子看到后也不能揭穿,反而要点头说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最后一篇,这是大王写的,然后借助司马泽之名写出来!”

蒙骜明白其中的关节所在。

想到这里,蒙骜问道:“十二金人是什么?”

蒙恬说道:“十二金人,每个重量为十万斤,用生铁浇筑而成,外面是铜粉,整体扛上来金光闪闪,颇为威武大气。”

蒙骜说道:“这样的金人损耗生铁众多,若是用来锻造兵器……修建金人,花费多少时间?”

蒙恬说道:“仅仅是三个月!”

蒙骜叹息道:“仅仅是三个月,大秦就是锻造出如此多的生铁,那墨炉钢又是多少?”

蒙恬说道:“我跟随大王,大王说最近研究出转炉钢,产量在墨炉钢之上。墨炉钢一炉最多十几斤,可转炉钢一炉子可锻造两千多斤,就是对煤炭,或是铁材料要求高!”

蒙骜说道:“大秦有如此多的铁甲,如此多的墨炉兵器,岂能不胜!”

蒙恬笑道:“祖父,大王却不是这样认为。大王以为武器重要,可人更为重要。只有将士们吃饱饭,多吃肉,才能身躯高大,有力气披几十斤的战甲,才能有强大的战斗力。大王以为墨炉武器重要,可吃肉更为重要。”

“大王命令少府,开设养鸡场,养猪场等,又是从义渠,匈奴等地,买来大量的牛羊,又是在里面添加蔗糖,用来当士卒的食物。只可惜,产量有限,每年只能供给宫卫军,还有蓝田大营的士卒。”

“在出征的时刻,士卒才能吃上肉食。”

在后世的华夏,每年消耗七亿头猪,吃掉120亿肉鸡,吃掉4000亿鸡蛋。

可在当今大秦,根本没有后世那样的规模。

赵政设立的养猪场,也主要是山岭地为主,用来散养,养猪规模仅仅为二百万头,养鸡规模为八百万,这点规模也只能供应军队为主,保证军队供应充足。

至于惠及普通民众,却是办不到。

……

pS:更新到了,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