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楚王之治 > 第九十一章 科举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月十一,小朝会,很多儒家官员对此次的科举政策提出异议,一部分强力坚持儒家至上的大臣认为,新科举考试的科目设置违反祖制,应该废除,重归之前的进士、诸科两顶设置;另一部分大臣认为,此次大考科目设置没有把儒家经典列为首科是不对的,应该修改设置,重尊圣贤;还有一部分大臣直接叫嚣,后三科的工程器物、农牧技能、商业流通,决不能列为科考项目,因为这是对先贤的大不敬,必须予以纠正,剔除这三科。

对此,李世民还没说话,楚王李智云就来了一句:腐儒误国!直接摒退了提出异议的朝臣。其态度之坚决让李世民都有些惊讶——虽然他之前与五郞商议过此事,也认同五郞为国选才的初衷,但如此生硬的摒退朝臣异议的行为,让他感到了一丝不安——五郞的权柄是不是太大了?

不管怎么说,在李智云强力压迫之下,国家考试院的章程被直接通过了,甚至在其中还加入了新的条款:新朝科举,不限参考者身份,哪怕其出身“贱户”(商贾、军户、匠户、番户等),只要其名列大唐户籍之内者,都可参考,当地官署不得拒绝。

对于这点,太多的人当然不会同意,但现在朝堂中的世家众臣已经不敢再与楚王正面对抗了,而那些反对的大臣们看到楚王殿下的脸一沉,就吓得不敢再言。这种情况被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他们开始注意李世民的神色……

元月十二,这天的《长安日报》,继前日刊登政务院教育部关于首次国家公务员大考的内容后,再次发表了由日报主编马周撰写的署名文章,以楚王在小朝会上的那句“腐儒误国”为开篇,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有部分朝中大臣反对此次教育部的考试规则,归纳起来不外三点:

一是自汉代以来,儒家一直占据着学术和文化的制高点,被历代皇朝奉上神坛,儒学更是因此在科举考试中占据着绝对的主流地位,而此次的“科举”考试,八科齐举,儒家经典成了历史文化、治国策论两科中的一部分,失去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儒家中人不想失去唯我独尊的地位,当然要进行反对了。

第二个原因是,历代科举中,因为书籍的昂贵、学习的困难,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而世家子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入朝为官,以期世世代代为自己的家族保证社会地位,攫取持续的利益,为此他们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法家制度和纵横家权术心计!可这次的新式“科举”却把工、农、商、行政、实务等列为科目,他们没把握再占据大多数名额,世家出身的大臣们自然也要反对。

第三个原因牵扯的更大,不光是世家大族,就连之前的寒门出身的官员,也多是学习的是“之乎者也”的儒家学说,心怀士子为上的思想,认为那些操持“贱业”的军、工、农、商等人如何能与他们这些士人并列?所以也不自觉的站到了反对者一方。

文章中,马周引用了楚王殿下的论点,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全面均衡,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无军不强;农工商学兵,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唐帝国尽快的走向繁荣强大!

此次的长安日报发行后,马周的这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众文人纷纷大怒,举着报纸大骂出声,指责马周此人背弃先贤,甘为鹰犬,为异端邪说张目,不少大儒、文臣奔走串连,谋划对策,最后他们商量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他们儒家子弟也要创立自己的报纸,不能让舆论完全被圣上和楚王把控!

当儒家众人决定要办新报时,各个世家都大度支持,金钱、场地、工匠等顷刻到位,首期报纸竟然连夜印了出来,虽然雕板印刷成本高昂,但支持力度极大的他们根本不在乎!

仅过一天,元月十三,同样办成日报模式的《儒家正文》就面向全长安发行,首印数量超过10万份。但是,由各大世家奴仆组成的卖报人队伍刚刚上街,报纸还没卖几份,就被雍州府新成立的警察局巡警给直接拿下了——因为卖报人太多,警察局甚至请求了左右金吾卫出动,两个小时内,就抓捕了上千人!

得到消息的众大儒、世家文臣们更是大怒不止——这是什么?这是圣上和楚王利用权力封锁言路!是彻底不要脸面的打压儒家和世家!他们再也不能忍耐,决定一齐去宫门叩阙,集合士子的力量要个说法!但还没等他们出动,就传来新的消息:金吾卫突袭了《儒家正文》编辑部和印刷作坊,让一众编辑、工匠统统抓走了,直接送到了蓝田的拘留所。

这下子,还在愤怒中的众人都有些傻眼——这是圣上和楚王已经下定决心,不惜用武力解决反对意见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这些人就算是出动,恐怕也走不到宫门!不要说他们了,就是天下闻名的五姓七望都顶不住朝庭的兵锋,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三家已经烟消云散,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三家赔钱认输,唯一无恙的陇西李氏还是名义的皇族一边的,他们这些人是次一档次的世家豪族,能有什么办法?

正在这时,之前被派出动打探消息的原吏部郎中、现为人事部官员的京兆韦家的韦云清跑了回来,连气也没喘匀,就大声说出了打听到的消息:雍州府警察局和金吾卫之所以抓捕卖报人,是因为接到了举报,有未经批准上市的非法出版物大规模上市销售,其后的查封编辑部和印刷作坊也是因为同样原因。

“非法出版物”?众人都是有些愣住,有反应快的这才想起,之前政务院成立的新部门中有一个叫文化部,其下属的新闻出版司负责对全国各种出版物进行管理与审核,这是政务院下发文件中明文规定的!而他们之前根本没有人想到这一点,既没有申报也没有审核,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报纸才被朝庭禁止的?

与那些“文化人”不同,长安城内的普通百姓从报纸上了解了些次“科举”的真相,又免费看了一场大戏,知道了朝庭扩大了“科举”范围,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入选朝堂,甚至之前归入“贱籍”的匠户、商户、军户子弟也可能参加,这岂不是天大的好消息!

一时间,整个民间都沸腾起来,百姓们为圣上和楚王的仁慈感激涕零,称颂之声不绝,朝庭的威望达到了最高峰!

元月十四,教育部部长颜籀(字师古)与考试院院长孔颖达应一众儒家士子的请求,联袂到文化部新闻出版司求情,经过一番沟通后,新闻出版司接受了《儒家正文》的注册请求,但是对其之前擅自出版的首期报纸予以全部没收并销毁,并处以1万贯的罚金后,然后对已经抓捕的其编辑部成员和印刷工匠们予以释放。

当然,对其后的《儒家正文》的出版,新闻出版司有监管审核的权力和举措,并会派专人进行每期报纸的审核,不符合大唐法律和国家意志的文章是不允许见报的。对于这一点,颜籀和孔颖达只能接受,毕竟这是圣上和楚王亲自制定的规则,别说是他们,谁来了也否定不了!

就这样,经过一番强力整顿后,《儒家正文》虽然在其后得以出版发行,但经过了数次审核否定后,其编辑部不得不修改文章录取的标准,在朝庭规定的框架内选择合适的文章,这样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一张纯粹的学术报刊,任何出现错误观点的文章都被否定!

如此一来,那些别有想法的文人士子们在无力改变下愤而离开了,剩下的反而都是些研究学问的真正读书人和为了养家糊口的普通工匠们,虽然发行量距离《长安日报》差距巨大,但却一直生存了下去,成为了大唐第一份专业期刊,并且在以后的生涯里得到了教育部、文化部的扶持,成为了历史文学、治国策论两科考生的必读刊物,拥有了崇高的学术地位!

这次《儒家正文》的事件,初始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其后问题解决时,才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政务院各部出台的新规,知道了只要遵守规则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在注册后发行自己的出版物,这让不少心思敏捷的富商大贾开始动起了心思。随后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创刊物,经过开始的磕磕绊绊后,大多都走上了正轨,当然,也有不少因为适应不了规则,被最终淘汰了!

不管怎么说,报刊这种新式的传播手段快速被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大唐百姓得心接触到新的知识和见闻,繁荣了大唐的文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