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内传出一阵阵愤怒的咆哮声。
“剑阁、涪城、绵竹……有这么多城关险要,居然让唐军攻到雒城,几万兵马难道都是摆设不成?”刘辟气极攻心,失态地吼叫道,“黄琦、马杲、杜俊他们,是不是已经投降了唐廷?”
两盏茶的工夫,刘辟除了怒骂守军无能,就是喝问为何唐军能够攻到雒城,甚至还怀疑起黄琦等将是否已经背叛,而真正有意义的问题。
如何拒敌,却一句也没有涉及。
这样失态的表现,不要说杨盛、张禄等人心中暗暗冷笑嘲讽,就连段子璋也看不过去,出声提醒道:“为今最要紧的,还是商议如何退敌……”
“敌情不明,也不知有多少敌军,由何人统领,空谈退敌,又有何用?”刘辟连段子璋的脸面也不顾,大声呵斥道。
段子璋面色一滞,忍耐住自己的性子,继续进谏:“且不管敌军有多少人,当务之急是要守住雒城。增兵雒城一事,耽误不得片刻!”
“成都城内也只有不到两万兵马,再派出一部分增援雒城,岂不是要让成都形同虚设?”刘辟连连摇头,反驳道,“成都城坚壁厚,但要要是坚守,不惧敌军来攻。以我之见,还是急招各路兵马回援,以破敌军!”
听了刘辟这话,段子璋面色微变,连连苦谏,希望对方能打消这个消极无比的应战策略。
努力了许久,段子璋才让刘辟松了些口——距离较近些的柏茂琳军将被招回成都拒敌,而刘辟也应允派出五千人增援雒城。
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插口,但杨盛却知道段子璋的提议无疑是正确的。
一旦雒城告失,想要守住成都并不是刘辟想像的那么简单。
诚然,成都有坚城高壁,更有近两万驻军,但由于在高适的治理下已经有几年未遭遇战火洗礼。
成都的士民对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相当脆弱。
此外,刘辟对西川的掌控本来就不稳固,又有唐廷的细作不时地煽风点火,也就是依靠最近战事上地“顺利”,才不至于引发出骚乱。
但所谓的战事顺利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杨盛敢肯定,到明天一早,唐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就会传遍全城,到时成都势必乱成一锅沸粥。
在民心、军心极度不稳的情况下,想依托成都的坚城展开防御。
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正如段子璋所言,最明智的应急之策就是不惜代价增援固守雒城,拒敌于成都之外。
不过,杨盛自然是不会去提醒刘辟。
散议之后,张禄直接登上了杨盛的车辕,随其一同来到府上。
进到书房后,杨盛挥退了仆婢,与张禄对面坐下。
“没想到还真被你猜对了,这里面果真另有玄机……”张禄大为兴奋地说道。
杨盛先是点点头,随即神色复杂地说道:“可是,唐军究竟是如何来到得雒城?不说剑阁天险,就是涪城、绵竹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更奇怪的是,此前竟一直没有消息,居然直到唐军将至雒城时。才被发觉。你不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么?”
张禄沉吟片刻,猜测着说道:“莫非黄琦、马杲等人当真投靠了唐军?”
“这似乎也不大可能!”杨盛微微摇头,“且不说马杲、杜俊都是刘辟的心腹,就以黄琦来说,他与唐廷并无交结,一家老小又都在史朝义手中,而且扼剑阁天险防守无忧,怎么会轻易地改弦更张?”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唐军是飞进来的?”张禄愕然地说道。”皆称武安郡王杨错用兵如神,难不成他真有鬼神之能?”
杨盛没有回答。起身到房内的书桌上翻来找去,寻到了一张地图,摊放在几案上。
张禄拿过一盏油灯,放置在地图之上。
仔细地在地图上搜寻着,杨盛眉头深深蹙起,许久之后,才带着几分不确定说道:“你看……唐军会否走的是这条路。”
张禄愣了愣,半晌才会过意来,诧异地说道:“这是……阴平。这不可能!阴平栈道行走难比登天,莫过军伍,就是山中猎户也无法安然渡过。况且,阴平栈道已经有十来年没有修缮过,是否还有都成问题,连地图上都没有这条路。”
“这没啥不可能的,三国时邓艾就是从阴平偷渡,直取成都的。”杨盛皱眉道。
张禄一听,也觉得有理。
近一个月战事上的平庸表现,令身为西征大军主帅的杨错的用兵才能,遭西川文武的怀疑,刘辟、段子璋等人更是肆无忌惮地嘲讽诟病,直称所谓的“威震华夏”不过是浪得虚名。
杨盛、张禄等人也逐渐由希望变失望、无望……
谁料曾想,所有人都被欺骗了。在三路大军寸步难进地伪装下,一支奇兵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攻到雒城。
令人震惊之余,更多出无数敬畏!
“此事只需刘辟、段子璋等贼操心便可,我等不必费心思索。”张禄突然转沉默为兴奋,“此事于我等是极大的良机。”
“城内人心大乱已无可避免,正可乘乱行事,联同忠挚之士,一举诛除刘辟、段子璋等贼,复我益州朗朗乾坤。”
杨盛肯定地点了点头。
不出杨盛的预料,唐军行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城。
整个成都城,就如同炸开的大锅一般。
在有心人士的推波助澜下,各式各样地谣言四处传播。
甚至有传言称,武安郡王杨错是天神下凡,以六丁六甲之术运兵入川。
刘辟一派的官员士族犹如末日降临一般奔走哀号。
其余官员则是惶惑中带着几分期待。
关系密切的官员们相互拜访,商议如何应对这一突来的巨变。
守城军卒则更多的是惊恐。
在先前地一年多里,大量的精锐川军士兵折损于西川的内战之中。
刘辟现有的兵马,有近一半的新近征召地,莫说上战场,就是必要的操练都欠缺。
仅余的精锐军卒都已被黄琦、柏茂琳、李昌嵕带上了前线,作为大后方的成都,驻守军卒中竟有八成是新兵。
谁能料到,大后方居然会变成前线?
几个月前还是普通百姓。这些新兵怎敢面对那些有如神兵天降地敌军?
当校尉卓贵奉命挑选五千兵马增援雒城时。被选中的军卒简直如丧考妣。
百姓的反应最为直接——关门闭户,深藏家中。
昨日还热热闹闹的成都街市,变得空空荡荡,人迹难寻。
剑阁
“娘的!韦皋这混蛋……”黄琦双目红赤,一拳捶在桌案上。完全失去了往日地冷静,失态地怒吼道。
厅下,一众部将噤若寒蝉,谁也不敢接口。
由于唐军对剑阁的攻势从未停止过,黄琦起先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直到一连半月没有得到江油的粮草补给时,他才生起疑惑来。
连派了几批信使都杳无音讯后,黄琦派遣了千余军卒回返,这才发觉了敌军的惊天阴谋。
一支敌军奇兵居然翻越阴平道攻进了蜀中腹地,亏自己还得意于将剑阁守卫得滴水不漏,得悉消息的黄琦差点吐出血来。
到了这光景。继续固守剑阁已经再无半点意义。愤怒过后,黄琦迅速做出了决定。
“传令……”
是夜,黄琦留百余军卒虚张声势以迷惑敌军,自己则率领仅余的七千军卒星夜兼程赶赴江油。
翌日清晨,代韦皋执掌大军的张镒敏锐地察觉到敌军关隘的异常,稍做试探后,立即挥大军展开猛烈攻击,半个时辰迫使守军开关投降。
问明情况之后,张镒即留一千军卒扼守剑阁,自己则统率大军朝川中腹地挺进。
夕阳西垂,天色将昏,晚风吹拂起片片尘土,席卷而来。
风中,隐隐约约带着一股血腥气息。
在数倍之敌的包围下,一支残破的败旅正在最后的困兽之斗。
督军校尉卓贵以手中长枪撑地,不停地喘着粗气。
一支深插大腿的弩箭让卓贵基本丧失了行动能力,腰间一道深几见骨的伤口正汩汩地流淌着鲜血,头盔早已丢失不见,鬓发散乱地披落在面颊上。
在卓贵的身旁,仅不足五百名军卒,而且个个惶惑不安,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卓贵眼神迷离茫然,简直不愿想起一个时辰前所遭遇的伏击战。狡猾的敌人早已预料到会有援军前来,在雒城与成都之间,寻了一个看似不可能设伏的地点,精心安排了一个埋伏,成功地打了卓贵一个措手不及。
更让卓贵心惊的是,设伏的敌军仅只三千余人,甚至比不上卓贵的援军。
但就是这三千余敌军,在短短的两盏茶时间内,将五千川军完全击溃,过半兵卒当场弃械投降,其余人则四散奔突。
想起那些敌军猛如狂狮、动如疾电地攻击,卓贵直感觉自己不寒而栗。
这时,在外包围的敌军让出一条道路。
一名衣甲破损严重、却仍自威风凛凛的敌将策骑横刀立于阵前,昂然冲卓贵喝道:“带着一帮新兵,能坚持到这模样,你做的算不错了!我韦皋以大唐之名,准你归降!”
“准你归降!”韦皋这番近似狂妄的话语,在卓贵听来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有如此绝悍的劲旅,有如此精妙的用兵,韦皋自有狂妄的本钱。
这已非狂妄,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豪自信。
正是凭借这份自豪自信,陇右军才能横扫大江南北。
“呼……”抬头看了看血色的西天,卓贵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片刻后,他将手中长枪摔落一旁,双膝跪地,心甘情愿地伏下头来。
“啪!”卓贵身后跪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