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安禄山是粟特族,在族群上没啥问题。

问题出在职务上。

仆固怀恩是朔方军先锋使,安禄山是平卢节度使。

换句话说,仆固怀恩属于河西派,也就是哥舒翰一派。安禄山属于河东派,这两派水火不容,都可以追溯到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时期。

安禄山想让安庆绪迎娶仆固怀恩的女儿,无论成功与否,在安庆绪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在安禄山眼中,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媳妇是敌方的,安庆绪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安禄山瞧出安庆绪不乐意,把脸一沉,道:“这件事由不得你,你不乐意也得同意才行。”

“是,孩儿遵命。”安庆绪再不愿意,也必须同意。

安思霖也觉得这样不妥,委婉道:“父亲,仆固怀恩和我们的关系不好,很难让他同意嫁女儿吧。就算是有意试探,似乎反而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朝廷早就注意到我,已经没啥可说的。我是要看一看仆固怀恩的态度,至于赌注是什么。”安禄山冷冷地一笑,“未来大燕国的皇后之位,他愿意吗?”

安庆绪浑身一颤,心情瞬间激动。

大燕国,这是安禄山暗中密谋造反的时候,就想好的“国号”。

而未来大燕国的皇后,当然不是指安禄山的妻子康夫人或者段夫人,而是安庆绪有可能的媳妇——仆固绰。

这可真是天大的赌注。

这在无意中安抚了安庆绪的情绪。

“三丫头,”安禄山转脸看向安思霖,“等仆固怀恩回来,你代表我去一趟。可以暗示,千万不要明示。”

安思霖叉手道:“请父亲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兄妹俩离开。

段夫人从后面出来,脸色有些难看。

安禄山瞅见,过来安慰她。

她却躲开,不满道:“郡王,你真的决定让安庆绪将来继承你的大位?”

“继承?”安禄山冷冷地一笑,“你觉得我说的是真话吗?”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安禄山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道:“如果我不这么说,既不能拉拢仆固怀恩,又不能安抚安庆绪的情绪。至于大位嘛,当然是我们儿子的。”

安禄山和段夫人所生的孩子,安庆和。

段夫人转愁为喜,笑道:“可是还有思霖啊,她可是坚决支持安庆绪。这丫头背地里没少训练数量颇多的狼牙亲兵,只怕……”

“这件事,我自有主张。”安禄山心里也没想好怎么处置。

事实上,当初安禄山选择安思霖和杨错联姻,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他为此还把杨错推下楼,让杨错成了半身不遂的大傻子。只是没想到杨错居然好了,更没想到皇帝居然插手这段婚姻,直接改变了走向。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而此时在长安城里,迎来一件大事。

寿王还朝。

他是在那次勤政楼对答后,次日离开了长安,到华州视察灾情。

如今事情办完,他也就回来了。

但为什么说是一件大事呢?

因为玄宗皇帝命广平郡王李俶和建宁郡王李倓在长安城的春明门,迎接寿王回来。

好家伙!让太子的两个郡王迎接存在皇位竞争关系的寿王,这一手,让朝中不少人跌破眼镜。

还不止于此,玄宗还让杨错带左龙武军四百,随行护驾。

说是护驾,倒不如说是给寿王增壮声势。

这一下,轮到太子及其党羽的紧张。

回到府内,杨错早已经换上了一件天蓝色的长袍,容光焕发地看着和政郡主。

“夫人,你也不必过于费心,只要旁观就可以了。如果陛下真的动了‘移储’的心思,就不会赏我汗血宝马,更不会那么大度的不追究我救鱼朝恩的罪。”

“郎君,可是你很清楚,你族里那位贵妃娘娘的‘威力’。眼下虽然皇帝没有动这方面的心思,可是保不准将来就会做出这样的抉择。”

在这方面,东宫是有经验的。

当年“三王”谋反,玄宗也是先把李亨移出十王宅,才有后续的动作。

杨错道:“如果陛下真的要移储,最先遭殃的一定是我。就目前而言,却还没有这样做。我更担心的是某种警告,只是因为什么事才被警告。”

和政郡主柳眉轻蹙道:“没听说啊。除了你的那件事以外,东宫一直是非常的谨慎行事,没有做出别的事。”

一听到自己的问题,杨错尴尬的笑了笑:“明天还要迎接寿王,后面再说吧。”

和政郡主道:“你要注意安全。”

杨错大喜,伸手将心爱的佳人拥入怀中,烛影摇红,映照着一对璧人的身影,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醉神迷。

长安城,春明门外。

李俶、李倓和杨错并肩而立,耐心的等待着寿王的到来。

此刻,大雪纷飞。

一阵阵寒风吹拂着他们的脸,把他们的脸吹得红红的。

李倓小声道:“妹夫,陛下这次给寿王的排场真的挺大,一点都不像是陛下以前的风格。”

杨错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或许是因为寿王在外奔波,陛下认为辛苦,所以给这么高的待遇。”

“是吗?”李倓显然是带着目的在试探,“妹夫,你要小心了。如果陛下真的有那份心思,最先出事的是你。”

“多谢郡王关心,末将一定小心谨慎。”

李倓和李俶对视一眼,都对杨错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很明显,他们想要的答案,并没有听到啊。

这时,他们远远的望见一支队伍旌旗招展,正朝着这边过来。互看一眼,上前一步迎候。

李瑁,武惠妃之子,杨贵妃的前夫。生得英俊儒雅,才气逼人。

武惠妃还在的时候,很受宠。后来武惠妃去世,皇帝夺杨贵妃,给李瑁婚配韦氏家族女为嫡妻。

皇帝因心有愧疚,对李瑁便不像以前那么亲近。让大臣们误以为李瑁是不受宠,从此疏远李瑁。

只有杨国忠和太子知道,皇帝对李瑁的宠爱并不曾衰减。不然的话,皇帝不会同意寿王给自己的大哥让皇帝李宪守灵。

皇帝曾经不止一次私下或是在公众场合,说自己的皇位是自己大哥礼让。要是有人能兼而有之,就没有遗憾。

这里面隐含的政治语言,杨国忠和太子都懂。

队伍靠近春明门,立刻鼓声齐鸣,寿王从马车上下来。

他们因为代表着皇帝,所以站在原处不动。

寿王疾步上前,来到李俶和李倓的面前。

李俶道:“我兄弟二人奉陛下之命,特来迎接寿王还朝。”

寿王退后一步,纳头便拜:“臣李瑁谢陛下隆恩,恭祝吾皇千秋。”

李俶道:“平身。”

寿王这才站起身来。

随后,他站到了一侧。

李俶和李倓退后一步,向李瑁行叉手礼:“小侄等,拜见寿王叔父。祝叔父福禄双全。”

寿王还礼:“不必多礼。”

这是先国后家,先君臣后父子叔侄。

这时,杨错才向寿王行礼。

寿王请杨错起身,并道:“我和你没有机会亲近,以后可要多碰面啊。”

“谢殿下看重,末将一定会的。”杨错叉手道。

李俶等他们说完,插话道:“父亲常在小侄面前念叨叔父,等叔父歇息几日,一定要来东宫见家父。”

寿王道:“太子是我兄长,理应拜见。待我歇息几日,便去见大哥。”

叔侄三人入城,直奔兴庆宫。

寿王要在那里复命。

杨错率麾下兵马随行。

长安城兴庆宫,兴庆殿。

寿王面朝玄宗皇帝,奏道:“经过儿臣多次实地仔细矫正核对,至今大唐拥有郡三百二十一个,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个,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个。户口数: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

杨国忠忙带头山呼“圣人英明”。

杨错也有幸听到了,他想起来了这是大唐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到了明年,就急转直下。

玄宗很高兴,笑道:“十八郎此番辛苦,可暂时回府休息。待明日朕在麟德殿设宴为十八郎接风。”

“臣,谢陛下隆恩。”寿王跪拜。

因为还有别的事,玄宗便起身离开。

群臣散去。

就在寿王正要离开,杨国忠上前一步挽留道:“我家中有好酒,专等寿王殿下回来享用。不知道寿王肯不肯赏脸,有时间到卑职府上一叙。”

寿王不好拒绝,只得道:“小王初回长安,诸事待办。待小王缓过来,定然到杨相公府上拜访。”

杨国忠再三称谢,心满意足的离开。

寿王望着杨国忠的背影,有些不耐烦的摇头。刚迈出殿门,却见到一人正迎面走过来。

寿王望着眼前越走越近的人,本来宛如一洼深渊寒潭的心湖,瞬间似江潮汹涌。

只因眼前之人是,杨贵妃。

杨贵妃岂会不知道今天是寿王回来,按理说自己的身份尴尬。

但是毕竟曾经是一见钟情且恩爱夫妻,寿王此番出去,一去就是这么久。不来看一眼,心里始终过不去。

于是找了个借口,在玉真公主的陪同下,以寻找陛下为名,来到兴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