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玄德 > 一百三十六 玄德,我这样做,是对的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百三十六 玄德,我这样做,是对的吗?

皇甫嵩急着想要表现自己,所以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面的铁血手段,要筑京观。

这倒不像他的叔叔、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皇甫规有儒将风范,不喜欢杀戮,主张剿抚并用。

皇甫嵩倒像是已经死掉的前太尉段颎,段颎讨伐羌人就非常喜欢用铁血手段,动辄族诛,杀人无数。

刘宏面对杀气凛然的皇甫嵩,略有些意外,但还没来得及说话,卢植就站了出来。

“不可,讨伐叛乱的目的是为了让叛乱不再发生,而不是杀光叛乱者,京观凶狠,有伤天和,能不用,便不用,讨伐叛乱,应当刚柔并济,剿抚并用,不可一味追求杀戮。”

皇甫嵩知道卢植德高望重,还是古文学派的重要人物。

但是自己凉州人的身份就连古文学派都不愿意接纳,根本混不进那个圈子,本身又是宦官集团的一份子,对卢植当然没什么好脸色。

“之所以有人叛乱,是因为没有敬畏之心,不知天威浩荡,所以,更要用坚决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天威浩荡,知道天子威严不可侵犯,如此,这些犯事的刁民才能改过自新。”

“这是恐惧,不是敬畏。”

卢植毫不退让,朗声道:“敬畏需要用法度和仁政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京观只能带去恐惧和愤怒,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筑京观能够让人感到敬畏的。”

皇甫嵩很不爽。

“卢令君乃海内大儒,饱读诗书,学问高深,某不学无术,自愧不如,不过那些刁民恐怕也如某一般,不学无术,不能知晓法度和仁政,难道卢令君打算在冀州开办一个太学,把造反的刁民都收纳进去教他们读书?”

皇甫嵩的冷嘲热讽让不少看卢植不爽的人暗自发笑。

卢植很是生气,面容严肃,正打算怒斥皇甫嵩的偷换概念,结果刘备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老师受辱,弟子自当奋勇向前为老师御辱,且刘备从来就不喜欢皇甫嵩这个胆怯的屠夫。

“皇甫公自言不学无术,备原先还以为是自谦,却不曾想皇甫公乃拥有自知之明的豪杰,备实在是佩服。”

皇甫嵩面色一冷。

“刘玄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甫公解决问题的角度十分清奇。”

刘备冷笑道:“不去解决问题,而专门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仿佛这样问题就会消失了,可是皇甫公,不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会一而再再二三的折磨出更多提出问题的人。

一座京观能震慑一次,两座京观能震慑两次,三座京观能震慑三次,可就是不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大汉的疆土上迟早会遍地都是京观,遍地都是皇甫公荣耀的象征,皇甫公一定可以名留青史!”

皇甫嵩听到有人压抑着的笑声,便涨红了脸,指着刘备怒斥。

“黄口小儿,只会逞口舌之利!你既然不接受某的计策,倒是说一个出来啊!”

“老师没有说话,我作为弟子,怎么能僭越呢?”

刘备笑了笑,退回到了卢植身后,闭口不言。

皇甫嵩很生气,却无法发作。

卢植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看刘备,又把目光投向了刘宏,再拜。

“陛下,臣亦有计策。”

刘宏很满意刘备的表现,觉得刘备说的很有气势,心里高兴,便点了点头。

“卢令君请说。”

“唯。”

卢植开口道:“当今局势,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冀州乱局,冀州太平道贼军不过一支,遣冀州刺史领兵剿灭,并非难事,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其余七州之地的太平道贼众。

根据马贼交代,贼首张角所提出的计划是要在大汉的八州之地同月同日发起叛乱,甚至还要在雒阳发动叛乱,危害天子,以如此之威势,一旦事成,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陛下洪福,贼首张角居然暴死,且除却冀州贼众之外,其余七州之地的贼众尚且不知道此事,不知道,也就无法协同起兵作乱,太平道贼人的威胁大大降低了。

尽管如此,那些贼众还是存在的,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三四十万的人力,一旦得知张角已死,恐怕会有不少人选择立刻作乱,如此,局面依旧不会好看。”

卢植一通分析,在场众人皆连连点头。

刘宏亦是听明白了,不由得感叹。

“天佑我汉,祖宗显灵,贼首早早暴死,否则局势如何,真就不好说了啊。”

一群人感叹了一阵,卢植又说话了。

“惟今之计,只有……只有……先发制人!迅速调兵遣将,直扑各州郡,剿灭逆贼!”

说这句话的时候,卢植的面色上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之色,似乎他现在所说的并不是他真正想说的。

但是他还是说出来了。

刘备知道缘由。

因为卢植自己的计策根本就不是什么先发制人抢先出兵,他最开始提出的计策是密令各地郡府派人捉拿各地太平道魁首,擒贼先擒王,不管能成功多少,先搞一波。

这样一来,起码能一波流废掉太平道地方布局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再动兵解决,如此,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掉黄巾之乱。

但是古文学派内部会议的时候,这个建议被否决掉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建议是个好建议,这样做的确很对,但是这个建议还是被否决掉了。

原因很简单。

这个计策杨赐已经提出来了,杨赐早就上表让朝廷小心太平道,他比谁都更早的注意到了太平道的威胁,所以杨赐和他的杨氏家族在这个局面上其实是站在不败之地的。

今文学派内部的确有人和太平道关系匪浅,甚至也有加入太平道的,但是数量较之古文学派,那是少得多了。

从卢植的专业角度去看,杨赐的建议也是很正确的,照这样去做,成果会很大。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个计策是杨赐提出来的,杨赐,是古文学派共同的死敌。

我们怎么能用敌人提出来的计策去办事呢?

哪怕这个计策真的很好用,哪怕这个计策真的很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掉黄巾之乱,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我们也绝对不能用!

因为那是我们的死敌提出来的计策,凡是他提出来的,我们都要反对,还要和他唱反调!

郑玄对这种说法是不开心的,但是他对当前的局势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于是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卢植一个人的坚持抵不过大家的意见,包括袁隗和荀爽在内,都力劝卢植不能用杨赐的方法让杨赐立功,明晃晃的资敌行为绝不能做。

否则,卢植在古文学派内部还如何立足啊?

卢植很痛苦,很迷茫,并且把自己的痛苦和迷茫对刘备说了,做老师的居然在这个问题上还要向自己的弟子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刘备又能给他什么解答呢?

这是一个只有唯一正确选项的问题,不能有其他的答案,否则,卢植会在古文学派内失去大家的信任,会被斥责,会被排挤,会被孤立。

个人的荣耀,家族的未来,还有弟子的未来,都会丧失。

山一般沉重的东西压在了卢植的肩膀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卢植没有勇气做出其他的决定。

进入皇宫之前,卢植最后一次询问刘备。

“玄德,我这样做,是对的吗?”

刘备给他的回答一样很明确。

“对于古文经学派来说,毫无疑问是对的。”

——————————

PS:因为早上出房门用左手握的门把手,所以加更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