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为太子师 > 第90章 当有所作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杜绝杨素暴虐民夫,杨安再次上了一本奏章。

在奏章中,他重申天象异变,恰恰是因为暴虐民夫而引起。

并请求隋文帝派专人进驻修建行宫现场,监督杨素对民夫的暴虐行为。

隋文帝征询过高颖的意见后,最终同意杨安的建议。

几天之后,杨安奉旨专门组织了一支监督调查队,进驻行宫施工现场。,

这支队伍,专门负责调查监督是否有虐待百姓的事情发生。

一旦发现民夫有伤者、病者,立即责令杨素的手下送医。

因为有了这支监督调查队的存在,杨素对待民夫的严厉措施,不得不收敛了很多。

此后,参与修建行宫的民夫,伤亡大大减少。

但是为了赶工,被征召来的民夫,仍然不得不昼夜施工。

而杨安成立的监督调查队,却惹恼了杨素。

杨素认为,杨安的种种举动,处处都在针对他。

尤其是成立的监督调查队,严重耽误了施工的进度。

为此,他多次在隋文帝面前说杨安的坏话,将施工进度慢的责任,全部推到杨安身上。

好在杨安早已跟太子那边联系过,让太子妃经常到独孤皇后那问安,顺便将杨素在修建行宫中残害百姓的事,告诉了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其实比隋文帝还要爱护老百姓,得知因修建行宫致百姓惨死,深为不安。

因此独孤皇后多次告诉隋文帝,杨安做得很对,只有要对杨素的施工加以严格监督,才能再次避免百姓惨死。

哪怕施工进度缓慢,迟个几年才能住进行宫,也不能暴虐百姓,致使天怒人怨。

尽管杨素借修建行宫为由头,多次进谗言,说杨安的坏话。

但隋文帝一想起皇后对杨安的看法,对杨素的话都置之不理。

杨安虽然没能扳倒杨素,但终究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避免了更多老百姓的死亡。

但天象并没有好转。

一个月之后的开皇十四年五月,京师大兴城附近发生地震,致使关中农民歉收。

紧接着,关内诸州都出现旱情。

由于大兴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地窄人稠,所产的粮食,平时就已经难以满足关中地区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

再加上这些事的接连发生,每次早朝时,隋文帝心情都十分沉重。

但更大的天灾还在后面。

开皇十四年八月的关中大旱,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民所剩无几的农产品,被彻底摧毁。

关中最终因食物匮乏,出现了隋朝建国以来最大的饥荒。

半年不到的短短时间内,关中区域连续发生“三波”天灾,严重考验着隋文帝及一众大臣。

隋文帝为此事已经连续两日茶饭不思,发愁该如何处理。

只可惜朝中众大臣所上的奏章,没有一个能合他的意。

据史料记载,这年发生的关中大旱,隋文帝并没有开仓放粮,赈灾救民。

《资治通鉴》中记载,隋文帝仅仅是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饥荒,表现得十分自责:

“关中大旱,民饥,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隋文帝一边流涕,深深自责,并因此不食酒肉,一边却紧锁粮仓。当时这句自相矛盾的话,引起杨安很大的好奇。

为此,他查了更多的资料。发现隋文帝曾多次开仓赈灾:

开皇三年的时候,关中遭受饥荒,隋文帝当时下令调集十三州的粮仓储备,运送到关中赈济灾民;

开皇四年,“驾幸洛阳,关内饥也”,隋文帝立马打开“常平仓”,拯救了数不胜数的灾民;

开皇五年,隋文帝甚至下令在各地设置义仓,准备在当地遭受灾荒的时候,随时开仓放粮,解决饥荒问题。

仅仅从这三年的历史来看,隋文帝绝非像唐太宗所说,是一个小气到“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的人。

杨安觉得,这次关中大旱,隋文帝之所以没有开放粮仓,一定是出于某种方面的考虑。

乘着隋文帝还没有做出决策之前,杨安觉得,该有所作为。

因为关中大旱问题,隋文帝要求太子也要参加每日的早朝。

这天早朝散朝后,杨安跟着太子去了东宫。

进入东宫内殿后,杨安开口问道:

“关中大旱,太子殿下以为该如何处理?”

“自然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太子头也不抬,“往年旱灾,父皇也是如此处理。”

“下官也认为,理当如此,”杨安点头,“只是殿下发现没有,陛下今次始终有所顾虑?”

“有所顾虑?”太子抬起头来,

“正是,”杨安肯定道,“因为有所顾虑,所以陛下才拿不定主意。”

“下官认为,如果能打消陛下的顾虑,则开仓放粮,必成定局。”

“只是,”太子看向杨安,“如何打消父皇的顾虑?”

“下官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出手。”

“少师请说。”太子期待地看向杨安。

杨安缓缓道:

“第一,天灾人祸。从去年的修建行宫暴虐百姓事件,到今年五月的京师地震、关内诸州旱灾,直到现在的关中大旱。”

“每一次天灾人祸,都造成了百姓的死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无不验证着天象异变的预兆。”

“而这些天灾,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陛下一定会担心,后面可能会有更大的灾祸来临。”

“所以,陛下不敢轻易动用仓库中的粮食,”

“以免下一次更大的灾祸来临时,束手无策。”

杨安说到此,看了一眼太子,“这是陛下的第一个顾虑。”

“少师说得对,”太子赞许地点头,“近一年来,发生的灾祸,确实比往年多。”

“陛下顾虑的第二点,”杨安继续分析道,“便是内忧外患。”

“近几年来,内部有江南叛乱,五羌反叛,外部有突厥侵扰。”

“陛下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得优先考虑军需粮草储备。”

“第三,下官认为,陛下要借此旱灾机会,对义仓进行改革整顿。”

“改革义仓?”太子疑惑地看向杨安,“何为义仓?”

见太子不解,杨安只得将义仓的形成原因及目前状况讲述了一遍。

开皇三年,大隋官员长孙平征拜度支尚书,他看到大隋多有旱灾,百姓深受其苦,于是向陛下上奏,在奏章中建议:

让百姓每年秋收季节,根据贫富不同,拿出一定数量的粮食,放到政府提供的仓库之中,以备凶年之用。

隋文帝欣然应允,并取名为“义仓”。

只是这义仓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建立的,管理人员也是百姓,所以十分松散。

再加上普通百姓意识不到“义仓”在凶年时的重要作用,经常以陈粮、腐烂的粮食,或者是杂粮充数。

所以,等到天灾来临时,“义仓”中的粮食多已腐败变质,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少师的意思,”太子听完杨安的解释后,恍然大悟:“父皇不愿意开仓放粮,是想乘着大旱之机,让百姓认识到义仓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杨安点头,

“下官认为,陛下早就有意将义仓由自愿改为强制,只是一直在等待契机。”

“这样的改革,是好是坏?”太子问道。

“当然是好事,”杨安肯定道,可跟着又摇摇头,

“不过不是时候。”

太子沉吟片刻,迟疑道,“既然父皇不愿意开仓放粮,”

“本宫是否应该站在父皇一边,反对开仓放粮?”

“太子殿如果真的这样选择,也是人之常情。”杨安表示理解。

很显然,站在隋文帝一边,便是摸准了皇帝的心思,顺势而为,更有可能事半功倍。

但杨安并不想这么做。

他觉得,作为一个具有更开阔视野的后世有良知的人,他必须在这件事上要有所作为。

“如此说来,”太子仍然有所犹豫,“少师也赞成父皇宁愿舍弃百姓,也不舍得粮食?”

看得出来,太子怀有宽仁之心,十分同情受灾的百姓。

“非也,”杨安果断道。

“下官所言,只是陛下目前的顾虑。”

“正是由于这些顾虑,所以陛下一直拿不定主意。”

“而太子殿下要做的,就是打消陛下的所有顾虑。”

“如此,陛下才能最终下定决心,开仓放粮。”

“原来少师也赞成开仓放粮,”太子脸上露出喜色,“本宫终于放心了。”

“可是要想彻底打消陛下的顾虑,并非易事。”杨安郑重道,“这些顾虑终究只是下官的猜测。”

“少师,就算不能打消父皇的顾虑,”太子坚定到,“父皇最终决定不开仓放粮,”

“本宫也绝不后悔。”

“好!”杨安赞许道:“下官这就写一份奏章。”

太子当即让人拿来纸和笔,两人一边商议,一边写出了一本奏章。

奏章以太子的名义,主旨是建议父皇开仓放粮。

为了打消隋文帝的顾虑,奏章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是天象异变方面,天象异变预兆百姓惨死,而关中大旱如果处理得当,便能减少百姓死亡。

而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则是最好的处置措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灾民被救,则君主有德,朝政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