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为太子师 > 第70章 两种对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安之前和太子商议过,为避免隋文帝猜疑,太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但因为现在形势的变化,杨安反而建议太子主动请缨到江南去平乱。

因为杨广风头太过,如果不打压一下,晋王立下的战功太多,到时候太子相较之下,就显得过于寒碜。

在必要时候,太子还是要站出来,向父皇和母后,也向朝中大臣展示一下,自己并不是吃素的。

只要父皇肯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一样做得很好,一点都不比晋王差。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形势对太子有利。

本来五个儿子当中,隋文帝最警惕的就是太子,而经过晋王家宴中毒事件之后,隋文帝最大的猜疑对象,变成了晋王杨广。

虽然杨广据理力争,列出自己平叛江南的种种优势,甚至将自己的老婆是后梁的公主,所以自己对江南有感情这种话也说了出来。

但最终,隋文帝还是决定将平叛江南的重任交给了太子,同时派御史大夫兼太子少师担任行军长史,辅助太子平乱。

开皇十年腊月,太子和杨安带着十多万军队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到了陈朝旧境。

安营扎寨完毕,杨安便和太子就目前反叛的原因及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杨安认为,陈朝究竟之所以要造反,是因为朝廷对江南的社会改造太急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制度方面改造得太急躁。

陈朝是典型的士族社会,皇权比较衰弱,陈后主在位时的朝廷,对社会的控制比较宽松,世家大族、地方豪门甚至少数民族首领,都能为所欲为。

但是隋朝统一南北后,江南士族很快就感觉到了威胁。

因为隋朝皇权强大,不可能容忍江南士族为所欲为,甚至跟国家争夺社会资源。所以平陈之后,马上按照隋朝方式来改造江南社会。

隋文帝圣旨一下,江南原来的郡级行政建制,便换成了州县两级制。

同时,州县级官员都换成大隋朝廷派来的人担任,原来的官员,有的押回朝廷,有的勒令退休,基本都被换掉。

而此前依附于江南士族的平民百姓,因士族虚报人口,不利管理,隋文帝要求在乡村设立乡正、里正,重新进行人口普查工作。

从大隋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但是却触犯了原有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

二是对江南的文化政策太强硬。

强硬的表现,主要是在两件事上处理得不合理。

第一件是限制佛教,虽然隋文帝是佛教徒,但因为江南佛教势力过大,隋文帝担心有人利用宗教蛊惑民心。

所以,平陈之后隋文帝下旨大肆减少寺庙,而佛教是江南人民的精神寄托,这条措施让老百姓难以接受。

第二件就是信奉五教。在限制老百姓信佛后,隋文帝转而向他们推行五教。

所谓五教就是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

本来这样做也没有错,只是隋文帝的做法太夸张,他不但派专员给江南人民宣讲五教,还要求人人都会背诵,如果背不出或者不熟,就会受罚。

南陈一直以文化正统自居,文化水平也比北方高得多,现在却反过来要被北方统治者教育,这让他们一时接受不了。

隋文帝这样做的后果,不但让原来的世家大族和知识分子不快,就连普通百姓也极度反感。

本来,南陈政权腐败皇帝昏庸,隋军伐陈进入江南地区时,百姓还夹道相迎,可到了此时,民风反而一百八十度转向。

老百姓纷纷谣传,隋朝不仅要把他们的官员、人文迁往北方,还要把普通老百姓也统统迁到北方去。

谣言越传越广。

到了后来,只要有人站出来领头造反,便一呼百应,各个地方都有造反的队伍。

这些队伍,大的有几万人,小的也有几千人,他们一路攻城略地,见到隋朝派来的管员就杀,杀了之后还不解恨,还要扒他们的皮,吃他们的肉,一边吃一边骂:“我吃了你,你还能让我背诵五教吗?”

太子和杨安赶到的时候,各个地方的造反队伍已形成一片燎原之势。

太子和杨安带着军队很快投入战斗。

与反叛的队伍交手不过几天,杨安便意识,相比于开皇九年的平陈战争,此次平叛战争更难打。

因为平陈之战,只是隋朝和陈朝政府军之间的较量,只要打败敌人主力,占领对方的首都就代表战争胜利。

而此次平叛战争,反叛的队伍遍地都是,打败了这支队伍,还有那支队伍,占领这座山头,还有那个山洞,简直就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且还有地形上的困难。太子和杨安很快发现,越往江南的腹地打,就越困难。因为每个山头,每个山洞都可能有反叛的队伍。

这些反叛的队伍,甚至跟朝廷派来的正规军玩起了游击战,你追他逃,你停他就来打你,让朝廷派来的正规军疲惫不堪。

尽管政府军胜多败少,但却收效不大。

半个月过去,太子因为平叛一直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展,已经渐渐开始着急起来。

杨安心里比太子更着急。

因为当初杨广带兵伐陈,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取得了胜利。

这次平叛是杨安主动提出来的主意,到如今却仍然不能取得重大进展,他能不着急吗?

杨安其实在出发之前,便已经做好了平叛的两种对策,一种就是以强大的军事优势,快刀斩乱麻,消灭叛军后再执行怀柔政策,平复民怨。

第二种就是招抚。

眼看军事平叛的难度太大,杨安决定立即实施招抚政策。

杨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太子,招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文一武。

太子负责文攻,也就是怀柔。杨安负责武攻。

杨安建议太子从两方面下手,第一是要拉拢儒家知识分子,第二是要拉拢佛教高僧。

太子也早已明白,江南之所以反叛,主要原因便是失了民心。而杨安的两条建议,都是为了重新获得老百姓的信任。

杨安负责的武攻,便是对那些招抚不了的死硬分子,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