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郡主长乐 > 第十三章 私盐贩京的原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微熹。

司宁一行就已经出了城门。

司宁掀开帘子看了眼外边冷清的官道,向在马车旁骑马的东青问道,“东青,还有多久才能到银川?”

银川距离京城可不算近。

“回郡主,快马也得四日,按照我们如今的速度,估计七天能到就不错。”

“七日?”司宁闻言眉头一皱,这时间显然超出了她的预计,她还以为顶多三日就差不多了。

不过她也理解,他们这一行人又有马车,又有行李的,走不快也正常。

“嗯,通知下去,小心赶路。”

“是。”

司宁说完就放下帘子,刚一转头就见露珠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由吓了一跳。

她捂住自己的胸口,“露珠,你这是做什么?”

露珠见自己吓到了郡主,忙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请郡主责罚。”

“算了。”司宁摆了摆手,露珠是从小就服侍她的人,对她忠心耿耿,她自然不会为了一点而小事就责罚。

“我先休息一会儿,你也休息一下吧。”

今日起得太早了,再加上马车这么一晃,就更觉得困倦了。

“是。”

见郡主闭目靠在软枕上休息,露珠无声地松了一口气,都怪她刚才走神了。

露珠看着郡主舒展的眉心,第一次出门的紧张和慌乱渐渐平复下来。

……

在后边的路程中,司宁并没有因为赶时间就让他们加快速度,安全第一,马车由在官道上行了六天才终于到了银川地界,

司宁在露珠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她伸手遮住酷热的太阳,抬头看向城门上的字——银川。

……

与此同时,比司宁先行一步且快马加鞭赶往银川的李肃已经到了四天了。

李肃到了银川之后,为了不打草惊蛇,特地乔装进了银川城,进城之后,随意找了个客栈落脚。

然后安排景云去银川城中暗自查访一番,他则是带着松柏装作商人去市集上查探了一番。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银川产盐,可银川城中的盐价却比别的地方还要高上两成,即使是这样,盐量也不多。

就连他们所住的客栈,炒菜做饭时用的也不是盐,而是醋布,如果想吃盐的话,那就得另加钱。

要知道大徵的产盐量并不低,大徵的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海盐,一种是井盐。

第一种主要是在沿海地区,那边有盐田,将海水放入后围起来,利用日晒蒸发水分,待盐自然析出后取盐。

第二种就是从井中取出盐分高的卤水,通过蒸煮的方式将水蒸发掉,取盐。

当然还有矿盐,不过矿盐有毒,再加上大徵产盐量并不低,所以只有极少数人会吃矿盐。

银川的盐就属于第二种,银川的盐井可不少,去年上报的产量可足足有46万斤,那为何银川人吃盐还这般困难。

要知道一件东西在产地是最便宜的,就想荔枝,在京城价值千金,可在海南只要种植的农户都是能尝上两颗的。

李肃眼微敛,这银川肯定有古怪。

两日后,景云带了新消息回来,根据他这几日暗查到的消息,银川境内吃盐困难已经持续了五年了,百姓家中用的多是醋布和矿盐。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盐价太高。

“五年都没有盐吃?他们也太惨了吧。”松柏平素吃饭就重口,他实在是没法想象五年不吃盐是什么样子的。

李肃对此到是早有预料,如今的银川刺史柳远担任银川刺史的年头刚好五年。

景云继续开口,“主子,属下特地去了趟盐铺子,言说要多买些盐,可奇怪的是盐官居然不愿多卖盐,属下好说歹说,又加了价,他才同意卖百斤。

还要三日后才能交易。”

李肃问,“他说三日后交易?”

“是。”

李肃:“你立刻回去盯住那个盐官,看看他今日跟何人接触。”

“是,属下这就去。”

待景云走后,李肃也把松柏打发出去,让他去银川盐井查探一下。

李肃则是留在客栈把近几日的线索都整合了一下,把所有线索都理顺之后,李肃皱眉坐在椅子上。

按照如今的线索不难看出私盐一事定然和柳远有关,可奇怪的是,如果这件事情是柳远做的,那他为何要把大批私盐贩去京城,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显然柳远也是这么想的。

银川刺史府,书房。

柳远急的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一旁的师爷看的直眼晕,“刺史大人,你快消消气,为今之计还是要赶紧想个好对策啊。

不然朝廷早晚得查到咱们头上啊。”

柳远停下脚步,喘着粗气,眼球里满是因为怒气而爬满的红血丝,“还早晚?陛下已经把这事交给了三法司严查,说不定如今银川的地界上已经有了三法司的人了。”

师爷一听柳远这么说,也慌了,“那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柳远一脚把眼前的桌子踹翻,桌子撞击地面发出重重的闷响。

“毛六个王八蛋,是谁让他自作主张把私盐卖到京城去的,他是嫌我们的命太长了吗?”

说起这件事来柳远就气的不轻,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自然是有脑子,把私盐卖到京城去,他又没傻。

以他们的身份自然是不好亲自出手的,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把盐贩给私盐贩子,他们也怕被人查到,所以每次都会告诫那些盐贩子。

要想从他们手里拿货,那就只能把私盐销到大西北或者是关外。

那边朝廷的监察力度稍轻,即使发现了,也不可能和远在天边的银川扯上关系。

虽然大西北、关外那边挺远的,但私盐利大,自然有人乐意。

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次就是。

那个就毛六也算的上是他们的老客户了,他在他们手底下拿了几次货了,哪次也没有出错,不知道这次他怎么就把私盐贩去了京城,这不是找死呢嘛!

“那毛六呢?”

柳远一得知私盐的事情,就派人出去捉拿毛六了,他如今可不能落在别人手里。

wap.

/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