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319章 朝廷热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怎么样了?”

徐应节并没有离开大牢,而是一直在前面的大堂喝茶。

牢头躬身低头,根本就不敢抬头看徐应节一眼。

“回太守老爷,我们给他处理了伤口,还帮着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他虽然受伤颇重,不过都是皮外伤。调养一段日子也就没事了。”

徐应节轻嗯了一声。陪在一旁的主簿便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等牢头离开,主簿才有些迟疑地猜测道:“应节公是要放了此人?”

徐应节叹了口气。

“不放?不放又能怎么办呢。外头的流言传成什么样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都被人说成是贪图钱财的小人了。可是我查过,他在库房中存的粮食一共也不过是两万来石,那才值几个钱。为了这点儿钱财,我担着如此骂名,实在是不值当。

况且他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他若是谍子,煽动灾民作乱才是最符合他身份的事情,可他偏偏施粥赈灾。”

说到最后,徐应节居然笑了起来。随后站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道:“人先关着吧,进了大牢哪有那么轻易就出去的道理。”

说完,徐应节便离开了大牢。

刚回到太守府,便有管事匆匆过来禀报道:“老爷,吴将军前来拜见,已经等候多时了。”

徐应节嗯了一声。

“我去换件衣服,你把他请到我的书房去。”

等吴远南走进书房,徐应节陪着笑道:“愚兄俗事缠身,有劳贤弟久候了。”

吴远南呵呵一笑。

“还是义清兄厉害。昨日我刚走,你就派人把泄密之人抓住了。佩服佩服!”

徐应节一窒,叹了口气道:“贤弟这是在笑话为兄吧。外边的流言传成那样,贤弟不可能没听到。可惜人是抓到了,可是却抓错了。”

“哦?那位吕员外不是泄密之人?”

徐应节点点头。

“现在基本确定他并非泄密之人,只不过那天我这府里只有他一个外人,当然要怀疑他了。”

吴远南哦了一声,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今天来是另有要事的。

“义清兄,给朝廷的上书不知你写得怎么样了?”

徐应节呵呵一笑,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玩味表情。

“贤弟来此原来是为了这个。呐,你看。”

说着,徐应节从袖中取出一本札子递了过去。

吴远南忙接过来一看。里面的内容跟两人前天商议的一模一样,有些不太方便细究的地方,也用春秋笔法给圆了过去。

“贤弟也按照这个内容上书一封用以自辩,船只损失的事情也就过去了。”

吴远南暗暗松了口气。

“义清兄真乃信人。这下我就放心了。”

“那我让贤弟更放心些。”

徐应节说完,当着吴远南的面将札子用火漆封了,派人送往临安。

“我听说,你的一位叔父打了场胜仗?”

西湖边上,胡世昌与吴立锦并排而行,身后还跟着容貌绝美,身姿窈窕的依依。

吴立锦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却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嗨!消息都传得这么快吗?折子不是今天上午才送到么。”

徐应节和吴远南的奏折前后脚地送到临安,在朝中惹起了轩然大波。

除了徐吴两家的人之外,绝大多数官员都在弹劾这两人,认为徐应节毫无担当,不思如何安抚赈济百姓,竟然逼迫数万百姓遣返原籍?

而吴远南非但没有劝说徐应节放弃此等异想天开的想法,还助纣为虐,帮着徐应节将百姓转送对岸。结果却被大魏所趁,损失了三成的船只,致使大魏在建康方向占据了优势。

两人都该被罢官去职,另选贤能。

徐吴两家,自然是力挺自己的人。

数万灾民汇聚于建康城下,朝中却一直没有钱粮赈济。

徐应节并非没有赈济百姓,他已想办法施粥数日。奈何城中府库关系重大,没有朝中授意谁敢私自开仓。

若不将灾民驱离,灾民迟早变暴民,到那时便会为祸整个江东。而且实际上那些人已经成为了乱民。

吴远南临危不乱,既要面对魏军进攻,还要抵挡背后的乱民。非良将不足以应对,虽损失了些舰船,可是打仗哪有毫发无伤的呢。

徐应节、吴远南二人,能在如此情况下打退魏军进攻,平定乱民骚乱。为保江东安宁,两害相较取其轻。明知会被朝中非议,仍背负骂名如此行事,实乃是朝廷之福。

两拨人争论不休,一直吵到中午散朝都没个结果。胡家的人独立于外,却也头疼异常。

说到底还是没有钱粮的问题,江南几郡的税赋征收不利。

各府县也叫苦连天,这个说赋税繁重,那个又说县中遭灾,请朝中减免赋税。

这都快一个多月了,还是收不上来。

胡世昌嫌弃地撇了吴立锦一眼,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让胡世昌恨得牙根痒痒。

“据说良秋兄的族叔也被朝中一顿赞扬。”

“没错,我也听说有人称赞其能力出众。我叔父能打一场胜仗,背后也有其运筹辅助的功劳。”

“最后那几万人去哪了?不会全被你叔父给杀了吧。”

“放屁,我叔父又不是刽子手,哪会杀那么多人。”

吴立锦立刻就出言反驳,然后凑近了些道:“听我族中长辈说,那些乱民最后绕过军营冲到江边了。竞相抢夺魏军的船只,淹死了无数。不过更多的却被魏军运过了江。”

“哦?竟然如此?”

胡世昌听了大为诧异。

吴立锦不以为意地道:“大魏自诩正统,这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才会如此。不过如此一来,大魏不得不养着这些人一直到明年的秋收。如此,便能损耗大魏的国力。”

胡世昌突然回头道:“依依,你怎么看?”

依依抬起妩媚的脸庞看了两人一眼。柔声道:“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大魏之所以突然进攻,也许就是为了这几万灾民。从这些灾民中,挑出几千精兵是易如反掌之事。剩下的人也能从事生产,大魏只会越来越强的。”

吴立锦收起来玩笑,一脸认真地道:“朝中倒是也有不少人与姑娘持同样的看法。可是我以为,只要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可以随时发兵过江,掳劫一批百姓以弥补我们的损失。而且,叶落归根。那些人的祖籍就在咱们这边,过上几年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回来的。”

依依有些担心地道:“可是要想从姜甫秋的手里讨得好处,不是那么容易的。”

吴立锦哼了一声。

“这回不就是我们胜了么?姜甫秋也没多厉害。”

“那我们损失的船怎么说?”

吴立锦呃了一声,嘴硬道:“我不相信魏军一点儿损失也没有。至于失去的那些船再造就是了。”

依依叹了口气,一副被打败的模样。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就算说得再如何,朝中也不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的。”

胡世昌适时地出来做和事佬。

哪知吴立锦却嘿嘿一笑。

“胡兄,这可说不好。再过几日我便要去太常寺任职了,官拜太常寺少卿。我便也能上书倡言国事。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就会采纳我的谏言了。”

胡世昌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上下打量了吴立锦几眼。

“行啊!你们这一个个的。良秋兄已然成家,你现在又入朝为官。就剩我自己无所事事了。哎,对了,伯父怎么会同意让你去做官的。他不是一直反对么。”

“他反对有什么用,我祖父同意不就行了。再说了,我做官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可多少也是个差事,总比每天闲着强。”

说完,吴立锦殷切地看向依依。

“依依姑娘,现在我可是有官身的人了,可要比胡兄有前途得多。要不然你投入我的麾下,一定比现在要强得多。”

还没等依依说话,胡世昌就不乐意了。不屑地切了一声。

“我虽未入官场,官场之中却人人畏我如虎。我还有必要进官场吗?况且,你这当着我的面挖我的人,我看你是皮痒想挨揍了吧。”

说着,胡世昌一脚虚踹出去。

吴立锦往旁边一躲。

胡世昌佯怒道:“你还敢躲?”

说着拔腿就追。

依依含笑站在路边如一朵曼陀罗一般,眼中一缕摄人的寒芒一闪而逝。

“胡兄留情,良秋兄他们可就在前面呢。”

吴立锦一边向胡世昌求情,一边往前跑去,又大声道:“良秋兄救我。”

一阵笑声传来。

“胡兄可否看在我的面子上暂且绕过立锦兄。”

胡世昌却哈哈一笑。

“良秋兄,你在我这里可没什么面子,不过嫂夫人的面子我却是要照顾一些的。”

说话间几人已经相遇。

这是徐良秋自大婚以来第一次带着夫人出现在胡世昌等人面前。

徐、王两家的嫡系子弟,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联姻成功。徐良秋娶了王维仁的妹妹王妙韵为妻。

那场规模空前的婚礼轰动了整个临安城。为此临安城连续三天取消了宵禁的命令。

别看胡世昌几人之间打打闹闹的,可是在王妙韵面前还是规规矩矩的。

“见过嫂夫人。”

胡世昌和吴立锦恭恭敬敬地朝着王妙韵行了一礼。

王妙韵身子侧了侧,算是受了半礼。又福了福回了一礼。

“见过两位公子。”

川的蜀音听起来还别具特色。

相互行过礼后,依依拉着王妙韵到一旁去说悄悄话。胡世昌、吴立锦、徐良秋三人则又重新凑到了一起。

“良秋兄,婚后与娘子可谓是琴瑟和鸣啊。去哪都得带着夫人。”

徐良秋嘿嘿笑着,脸上荡漾着一副幸福的模样,嘴里却小声道:“两位兄弟。你们是不知道我这些天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的这位夫人在我父母面前是乖巧孝顺,懂事可人的温婉模样。

可要是没有外人,我夫人那张嘴只要一开就没个停,叭叭地说个没完。中间还夹杂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从头到脚把你批得是体无完肤。

而且你还得乖乖地哄着,若是敢凶她,她都能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出现在这世上。”

胡世昌两人目瞪口呆。

“王家家风严谨,其子女不该是如此模样吧。”

“对啊!况且你是男人,还能让一个女人如此欺负?”

徐良秋泪流满面。

“两位兄弟你们肤浅了,你们是没见识过她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