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265章 唐轶回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京城西十里亭。

昨夜洛京附近下了一场大雨,将暑气驱散了不少,可带来的结果就是道路比较泥泞,还有些低洼的地方积存着雨水。

七八名官员正在亭中低声谈论着什么,顺便也在等候着什么人。

过了有两刻钟,远处缓缓走来一队人马。

为首之人上了些年纪,皮肤黝黑粗糙,颔下的胡子三寸来长微微有些前翘,可能是有日子没有打理胡须了,胡子邋里邋遢的。

身上的衣服虽然是紫色的官袍却不甚整齐,还有些地方有些污渍没有洗掉。

看见来人,亭中的官员忙整理好衣冠,迈步走出亭子,在官道边静静等候。

等那老者走到近前,这几人才躬身行礼。

“唐侍郎为国操劳,南下北上走遍全国。我等在此恭候唐侍郎回朝。”

唐轶跳下马,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腰背,向几人道:“多谢几位同僚亲自来接老朽。”

说着还看了看几人的官服。

这几人都穿的全都是大魏朝政改革后的新官服。与原来的朝服相比,新朝服在大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细节处却增加了许多小设计。

比如在官帽的系带上,虽仍然以黑色为主,但在黑色中添加了一缕代表官职品阶的颜色。若是不注意看,根本分辨不出来。还有在腰间悬挂的鱼袋也有些变化。

看着唐轶的眼神,有一名官员忙捧出一套全新的官服。

“唐侍郎,这是您的官袍,请您更衣。”

唐缇感慨道:“哎!出去一趟没想到回来后称呼官职全变了。现在叫什么来着?”

“工部,我等现在皆统属工部官员,鲁王殿下还兼着工部尚书。”

唐轶挥挥手,身后的扈从接过官服。

“多谢几位。老夫还要进宫面圣,就不与几位一起回衙门了。”

“该是如此。陛下盼侍郎已久,自是该先去面圣。不过我等在明德楼已经准备了一桌酒宴,为侍郎接风洗尘。”

唐轶微笑着拱拱手。

“有劳几位了,觐见完陛下后,老夫定当前往。”

说着唐轶肯林肯来迎接自己的官员。

“那老夫前走一步,稍后我等再把酒言欢。”

“唐侍郎自便。”

说完,唐轶抱歉地拱拱手。领着手下离开。

“唐侍郎!”

有人高呼一声。

唐轶转过身。

“还有何事?”

“唐侍郎若要进城,最好走其他城门。西城的图书馆已经开始修建,路不是很好走,在加上昨日大雨,现在城西整个是个泥塘。”

唐轶呵呵一笑。

“无妨,正好老夫顺路看一看。”

刚一进城门,唐轶就微微皱眉。

刚刚那位同僚提醒自己提醒得很对。

城西已经是一个大型工地。再加上雨水的浇灌,地面上随便一脚就是没过脚面的稀泥。脚下打滑得特别难走。

幸而唐轶等人都骑着马,而且这大工地上正有人组织着民夫处理着这些稀泥。

没走多远唐轶带住马匹,抬头四望。

西城原先逼仄矮小的房屋已经都被拆除。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不少。甚至能直接看到位于城中的皇城。

地面上还堆积着很多砖石木料,以及建筑垃圾。一堆一堆,一垛一垛的,即使没有地上的稀泥,唐轶等人也根本无法直接骑马前行。

唐轶一边缓慢地前行,一边仔细打量。道路两边的建筑主要都是木制,辅以砖石。两层的建筑已经封顶,正在做一些门窗安装,地砖铺设等工作。一些三层的建筑则还在施工。

其中最显眼的一座建筑乃是砖石结构,第一层就有近一丈高,第二层也已经完工,工匠们正在搭第三层的架子。

地上正有一队人推着一个巨型的转盘,转盘带动着一根根儿臂粗的麻绳,将砖石泥浆等建材提拉到上面。

“这就是沈兮瑶弄的那个滑轮组吧?”

唐轶站在下边,仰着脖子好看了好一会儿,似自言自语,又像是问着身边扈从。

一直伺候着唐轶的书童机灵些,忙去找人打听。

“这位上官,请您让一下,按照规矩这下边附近不允许站人。”

一个工头模样的人不知从哪冒出来,看唐轶身上的官服,没敢造次,温言规劝道。

唐轶哦了一声,往后退了几十步。看了看工头,也上了一把年纪了。

“这位老哥如何称呼啊?”

“哎呦呦,不敢不敢。老朽姓李,上官称呼我一声李老汉便可。”

唐轶微微一笑。

“看年龄老夫似乎要年长一些,老夫托大,叫一声李老弟如何?”

“能和上官称兄道弟是老朽的福气。”

唐轶摆摆手。

“老弟切不可这么说。”

紧接着,唐轶指着眼前的这处建筑道:“”这便是朝廷要修的图书馆吧。

“没错,正是这图书馆。听说是存放朝中书卷,供世人借阅。”

唐轶点头,又指着滑轮组道:“这个东西叫什么,是从哪弄来的?”

说到这个东西,李老头一下就来了精神。

“上官你还不知道吧。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可是节省了我们不少劳力。原本需要背上去的砖石木料,现在用这个全都能吊上去。”

唐轶呵呵一笑。

“老夫知道这个东西厉害,可李老弟还没告诉我这是什么呢。”

“哦,对对对。你看我,一说起这个就收不住了。这个东西叫人力起重机。是朝中那位女县子带着人做出来的。要修建这么大一片殿宇房舍,本来耗时不少,可就因为有了这台起重机,生生把工时缩短了一半。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修完。”

“人力起重机?”

唐轶喃喃的重复了一遍。

“对!”

李老汉指着正在吊装的一车砖石道:“看到没,这车砖石有上千斤,若是靠人力搬运,的几十个人背着一层一层送上去,一趟下来最少也得一刻钟。可这台机器,只要不到五六个人一盏茶的功夫就送上去了。省力还省时。”

唐轶点点头。

“这一片整个工期还需要多长时间?”

李老汉骄傲地拍了拍胸脯。

“原本我们计划是明年正旦时完工,算是先给朝廷的贺礼。现在么若是赶一赶进度,或者在添些人手说不准万寿节的时候就能完工了。”

“了不起啊!”

唐轶一挑大拇指,夸赞道。

“老夫一定劝说鲁王殿下,再派些人过来。”

“那感情好,多谢这位上官了。”

辞别李老汉,唐轶对身旁的扈从道:“去城里打听打听消息。”

有四五名扈从向着城中各处而去。

而唐轶直奔皇城,在路上唐轶把新朝服套在身上。

让门口的羽林卫通报后,没一会儿唐轶便获得了召见。

杨恪看着风尘仆仆连家都没顾得上的回的唐轶,不禁有些动容。

“唐爱卿瘦了。这几个月一直奔波,甚为辛苦,朕都记在心里。”

“多谢陛下关心。为大魏臣死也愿意。”

杨恪闻言,深深地出了口气。

“来人赐坐。爱卿和朕坐下说。”

“谢陛下”

唐轶也不客气,真的一屁股坐在一只绣墩上。

“爱卿此番离京,一路上情况如何。”

“陛下,臣此次辗转豫、冀、并等州的石炭和铁矿,终于将沈常侍所研制的轨道车在各个矿区推广开来。陛下是没有见到,有了那轨道车,开采出的矿石比原来翻了有一倍还多。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炉来冶炼,现在各矿山的矿石都堆积出来了。”

“那该如何?要不要将矿山上的劳役减少一些?”

“陛下,万万不可。”

唐轶有些急道。

“就算堆着也有用,万不可不能减少劳役。”

杨恪点点头。

“那你细细说来。”

唐轶拱手称是。

“陛下,矿山上使用的轨道车是以铁轨铺就。这东西消耗的铁量极为巨大。微臣在想,能不能在平地上也修建一些轨道车,尤其是在一些军事重镇之间修建轨道,一来可以消耗掉多余的铁料,二来也便于军资军队的运输。”

“还能运输军队?”

杨恪大奇。

“怎么不能?既然沉重的矿石都能运送,人为何不行。就算我和工部诸公做不出来,可是还有沈常侍呢。我以为她一定有办法。”

说道最后,唐轶的脸上怎么也压不住算计了沈兮瑶后的兴奋。

杨恪想了想,点点头。

“爱卿所言有理。沈县子确实是有大才的,若非如此朕也不会将她一个区区女子,封为子爵了。”

唐轶犹豫了一下,张了张嘴又把话咽进肚子里。

杨恪看见唐轶的神情,道:“爱卿有话不妨直说,难道爱卿也认为朕对沈县子的封赏过高了吗?”

唐轶听了杨恪所说摇摇头。

“当初臣看到邸报时,也觉得陛下对沈常侍太过了,相信现在也有不少官员这么认为。然而通过推行轨道车一事,臣以为沈常侍的封赏轻了,陛下应该给她封侯的。可再想想她的年纪和她的身份。这子爵确是刚刚好。”

杨恪呵呵一笑。

“爱卿所言,朕心甚慰。爱卿怕是还不知道,今年城中的菜价比之往年下降了有两成多,不少百姓都能吃的起蔬菜了。”

“哦?此事难道又与沈常侍有关?”

“那是自然。洛川县令马鸿堂上报了一封奏章,其治下有一个村子,用村中一半以上的土地栽种了格式蔬菜,还养了鸡鸭猪鱼。这才是六月,村里百姓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这一切也都是沈兮瑶的布局。还有一事,爱卿一定想不到。城中蔬菜价格下降了,而贩卖蔬菜的商贾,收入非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些。”

闻言,唐轶想了想道:“那意味着城中的蔬菜供给还是不够。”

“当然,那马鸿堂就上奏表示要把那个村子的模式,在他的治下推广开。朕以为值得一试。”

“陛下英明。”

唐轶恭维道。

杨恪哈哈大笑,又想起了什么。

“唐爱卿怕是还不知道沈常侍又做了什么吧?怕是你会大吃一惊的。”

唐轶指了指外面。

“陛下说的是不是图书馆那里的起重机?我在离开京城之前已经听说研究院正在做一些大型的机械和车辆。那起重机就是其中之一吧,刚刚微臣路过已经看到了,确实要比人工实力方便一些,可也这也不至于让微臣吃惊吧。”

杨恪笑吟吟的道:“看来,爱卿还不知道,我也先暂时不说,等爱卿亲眼去看见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