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想要的东西,越要说得一点都不想要。
听完刘邦的话后。侯成回答道:“曾经,平原君赵括苦于秦国侵略,想要和楚国缔结合纵的盟约,寻找可跟随到楚国去的二十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数千,愿意报名的久久十九人,始终缺一个空额,只有最下等门客毛遂请求同去。平原君同意了,最终到达楚国,他能在朝廷上痛斥楚王、而订立合纵,都是毛遂的功劳;从前,赵王武臣被燕国俘虏,以陈余、张耳的名声,派人去请求归还王,先后去的人有十批,居然无一凯旋,最后是一个勤务兵主动前往游说,结果早饭还没吃完,就把赵王带回来了,这些故事大王都是知道的。我现在愿做大王的毛遂、勤务兵,大王的水平难道还比不过他们那些人吗?”
刘邦一听,既然如此也只能试一试了,于是立马答应,命人安排了十辆车、百名骑兵,亲自为侯成送行。
侯成一早来到楚军大营,拜见项羽。
项羽一大早被吵醒,心情很不美丽,让侯成有话快说。
侯成恭敬地说道:“我听说汉王之父刘太公是您的阶下囚,私下里庆幸大王似乎找到打败大汉的办法了。前些日子汉王派使者请求归还刘太公,而大王不同意,甚至想要将他给煮了,对此我认为大王似乎是不准备顾及楚国的安危了。”
项羽一听立马怒目圆睁,站起身来大骂侯成说道:“你是自己来找死,还是想要为你主子来游说。况且我每次都是亲自与人较量,结果却抓到这个老头,你说我能甘心吗?如今却说我不管楚国死活,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临时充当大汉使者,是有求于大王,所以大王认为我是为大汉游说而忘记自己楚人的身份。我所说的话,大王勉强听一下就行,如果我的话有用,就是楚汉双方的大好处,就是大王和汉王的交情,也是小人我的运气。假使我的话没用,则我就自己跳进大锅,和刘太公一起受死,也不算晚,您觉得如何?”
“刘太公肯定回不去了,你又能说什么?”
“汉王没能被封在关中,在巴蜀之地闷闷不乐,因此顺应思归的士兵、集合各地有才之士,凭借少量的军队和巴蜀的粮食,兼并三秦,平定齐魏,一天天向东挺进,来与大王决一死战,大王看他的志向,难道不是不是坚决想要统一天下,建立万世基业吗?难道会以为他只是为普通人的节操而舍身忘死,像曾参那样尽孝就完事了吗?汉王与楚多次作战,现在又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大王反而被困在这里进退不得,自救不暇,这是汉王造成的呢?还是太公造成的呢?我想,哪怕是小孩子都能明白这一点吧。那么刘太公,其实只是一个没有用的人罢了,根本不足以影响楚汉的强弱,大王有幸抓住他,却祸福相连,看你如何运用了。用的对有好处,用的不对就有大麻烦,如果这样,还不如没抓住他呢。大王扣留刘太公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威胁汉王,威胁而能达到,则威势在我方;威胁而不能达到,则威势在对方,威势所在,战则必胜。现如今看来,威胁是目的,说到底要为现实服务。如果目的达不到,那就应当谋取现实利益,否则就容易给自己惹麻烦。大王原来曾经把刘太公放在大锅边上威胁汉王,他却答复道:‘果真要煮刘太公,记得给他留碗汤。’况且父子之情,大概差很远。当年汉王仓促逃命,两个孩子跟他同坐一车,他都把他们推下车不管不顾,他会管自己父亲的死活吗?太公囚于楚,已经三年了,汉王如果真的关心她,一定会丢下兵器、脱掉铠甲,一路磕头到楚军大营,乞求饶命,而现在他还在前方督战,每日与大王对峙,这是因为他志在天下,根本顾不得亲情。大王现在扣留太公,想要威胁汉王,似乎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所以说大王好像不管楚国死活。”
听完这番话,项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