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做选择,最终等待命运的安排。
龙且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因为对此时的韩信,形势确实有些不容乐观,随时有可能陷入齐国战争的泥潭。
从历史上看,齐国这个国家最擅长搞绝地反击,一是燕国名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几乎将齐国灭国,结果出了个田单,愣是来了个反转乾坤,光复齐国;二是秦国统一天下之时,知道齐国是块硬骨头,把最难的留在了最后,结果齐国投降了,反而成为了受战乱影响最小的诸侯国,这也为后来齐国反复叛乱留下了物质基础;三是项羽分封时候不讲武德,把齐国啪地摔成了三块,结果反而被田荣再次复国,折腾到了现在。因此,齐国就是这么不好搞,谁来了都得被扒层皮。
从现实来看,一是强悍如项羽,也被齐国折腾的不轻,项羽每次北上齐国都得整二十万大军(实数,这个不是吹的),就这还一直拿不下齐国,兵力上韩信就处于严重的劣势;二是汉军内部的问题,韩信自己是楚国人,手下的士兵却是秦、西魏、代、赵的降兵,再加上手下的将领也复杂,有刘邦的老伙计,有跟他混的,有半路招降的,整个一个杂牌部队大观园,搁现在,这些地方的后人都能为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吵得不可开交,更别说当时这帮人原本就互相看不顺眼,更别说要手拉手当兄弟打仗了,能不内部火拼都算是将领统治有方了!
基于以上原因,这就决定了韩信只能集中兵力,快速解决战斗,否则必将夜长梦多!
可是,齐国的头头们分头逃跑,楚国的援军又来势汹汹,该从哪里破局呢?
在两千多年后,有一位教员总结的特别好,他说,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韩信虽然没学过矛盾论,但是,天才在思维上总是相通的,他环顾齐国的复杂局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那个关键点——盘踞在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的齐王田广!有人会说,哪里有项羽手下头号猛将和楚军精锐啊!
可是,在韩信看来,老子打得就是精锐!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汉四年十月(公元前203年10月)底,韩信考虑到眼下的形势,决定放弃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市东北临淄故城),主动出击占据先手优势,但是,韩信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投降的卢罢师,一旦韩信作战不利,这位兄弟估计立马就会反水,从背后对自己搞偷袭。
但命运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个人所能掌握的信息是少之又少,每个人都只能凭借有限的信息做决策,最后去迎接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韩信不知道的是,项羽之所以同意派兵援助齐国,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是实打实的算计,他想要韩信和田广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