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杨承应刚到河间府,就听到洛阳失陷。
他意识到情况有变,连忙与洪承畴回到京师。
京城西面,辽东军营寨。
“洛阳失陷,福王被杀,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吴三桂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明朝立国二百余年,头一回发生的事。
众人思索着,已隐约觉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即将出现。
“情况只怕会更糟糕。”
杨承应说道:“明军主力都在四川和湖广一带,围剿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等农民军。”
“大王,这里已经是是非之地,赶紧回关外吧。”
多尔衮建议道:“常听人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况且南边局势变化太大,需要早做准备。”
“有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话在理。
杨承应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要走,该给陛下辞行。明日我便入宫,面见圣上。”
自己是奉命而来,如果匆忙离开,就失去了进京的意义。
“以我之见,还是由我陪殿下走一趟。”
洪承畴突然开口。
杨承应点点头:“那好,有劳洪督师。”
宫内,崇祯刚从奉先殿出来。
他在万历的神主前大哭了一场。
“祖宗三百年江山,从来没有遭到如此惨变。朕御极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未有失德。没想到流贼如此猖獗,祸乱愈演愈烈,竟至洛阳失守,福王被戕。”
说着说着,崇祯又大哭起来。
为了向上天“反省”自己的罪过,崇祯不仅“撤乐减膳”,连荤也不吃了。
撤乐减膳,指的是午膳时候,撤去了照例的奏乐,将几十样菜减到十几样,表示国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
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阳的事,悲从中来,问道:
“福王家眷究竟如何?可有邸报!”
“回陛下,福王妃和世子已逃到豫北。”
曹化淳话锋一转:“只是……福王府和其他趁乱逃出来的宗室已身无分文,急需要朝廷救济。”
听到要花银子,崇祯感觉口中的菜都失去了味道。
“如今情势危急,各方都需要花银子。”
崇祯放下筷子,说道:“内库都被搬空了,哪有一两银子可以用来安抚福王遗孀和逃难的宗室。”
可是,不抚恤是不行的。
如果不抚恤,不就摆明了朝廷虚弱。
崇祯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只有在宫中筹款,好歹把这件事对付过去。”
曹化淳听了,泪如雨下。
朝廷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哭什么!”崇祯呵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奴才本没资格哭,只是见皇爷这般伤心,心中偶有感触,不觉流下泪来。”
曹化淳说着,跪下叩了一个头:“求皇爷治罪。”
崇祯一阵唏嘘,让他起身。
“等把这件事对付过去,朕要调集天下各路精兵,剿灭闯贼。”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曹化淳小声提醒:“杨承应还在京中,如何处置?”
“哦,差点忘了他。”
崇祯反应过来,“这些日子,他都去了哪里?”
“他一直待在军中,哪里都没去。”
曹化淳毫不犹豫的撒了谎,“想来还是有些害怕,所以始终没有离开军营。”
“这也能理解。”
崇祯用勺子搅动稀粥,忧心忡忡。
辽东富庶,他早想得到,可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再闹出事,招致腹背受敌。
可是三国时,曹操纵虎归山的典故,崇祯铭记在心。
正发愁时,有太监前来禀报:“蓟辽督师洪承畴,蓟辽经略杨承应在宫外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
崇祯心头一惊,他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呢。
“让他们到文华殿静候。”
崇祯说完,低头吃了一口粥,然后一直咀嚼。
他在想如何处置。
杀或关,都是不行的。
纵虎归山,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宫女和太监们肃立在侧,偷瞄到崇祯的失态,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片刻后,崇祯把碗放了下去,心道:“杨承应表面恭顺,还是不要招惹为好。当以围剿闯贼、献贼为首要大事,只要朝廷还在一天,杨承应必不敢胡作非为。”
想清楚这一点,崇祯振作了精神,起身移驾文华殿。
杨承应和洪承畴在那里等候。
崇祯升座,两人跪拜。
等他们叩头毕,崇祯叫他们起来,然后叹了口气,神情忧伤地道:
“朕御极十年,国家多事,又遇连年饥荒。近日,唉!竟然愈演愈烈,闯贼寇入洛阳,福王惨遭戕害。”
崇祯的眼圈红了,伤心地摇摇头,接着道:“卿镇守北境,宜体察朝廷辛苦,善治善为。”
杨承应听出了话里的意思,主动说道:“臣听闻福王家眷已经到了豫北的孟县,府中家产都归了李自成。
臣愿意拿出十万两白银,捐给朝廷,以抚恤福王及其他宗室。”
只有十万两……
崇祯转念一想,能让这么抠门的杨承应掏钱,实属不易。
他道:“卿能有此心,朕实感欣慰。卿回到辽东以后,要多多协助督师洪承畴。”
“臣遵旨。”杨承应跪下。
“臣定当和杨承应一起,稳定朝廷的北境,不辜负陛下期望。”
洪承畴也跪了下来,慨然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便道:“朕偶感困乏,你们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杨承应和洪承畴起身,一起后退,到门口转身离开。
崇祯望着他们立刻的方向,忽然眼神一闪,他觉得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再难回来。
他有些后悔。
“不对呀,他怎么知道福王家眷逃到孟县。”
崇祯仔细一想,忽然发现问题所在:“难道他知道这件事详情,所以赶来离开。洪承畴怎么也一起来,难道……”
想到这些,崇祯的额头开始疼了,再联想到曹化淳的话。
“东厂和锦衣卫一直都不太行,完全没有太祖和成祖时的锐气。”
崇祯嘀咕道:“难道有人向曹化淳通报消息,这个人极有可能是杨承应!”
“王承恩!”
崇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叫了一声。
太监王承恩走了过来。
“去,把杨承应和洪承畴给朕追回来。”
崇祯下令道。
王承恩却说道:“陛下,已经迟了。出了文华殿,就是会极门,这会儿已出了午门。”
崇祯当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