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七百五十八回 针锋相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风宴结束了。

回到书房,喝了点酒的杨承应,显得有些轻松。

和他一起来到书房,还有范文程等高层。

祖大寿不解:“区区小国国王,何必用这么大的礼节。再说,他们不老实,不打一顿已经不错,还盛情款待。”

杨承应笑而不语。

济尔哈朗建议道:“依属下看,不如顺势把李倧扣押,而后派兵攻灭李朝。”

他说这话其实不真心,而是在试探杨承应。

这些日子过去了,济尔哈朗依旧摸不准杨承应的脉。

杨承应依旧不说话。

范文程瞧出了所以然,说道:“大王如此安排,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请大王示下。”

“哈哈哈……范先生知道我。”

杨承应说道:“攻灭李朝容易,治理比较难。在还没有熟练掌握山区修铁路的技巧前,那样做只会给自己添大的麻烦。”

众人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要攻灭李朝,杨承应会事先做好大量的准备,不会仓促出兵。

“其实,我请他来沈阳,大有深意。”

杨承应说道:“不管他怎么来,对于一国之尊来说,都能产生一种莫大的影响。”

“因为我不是大明,甚至在不分大臣眼中视为‘乱臣贼子’,他到我这里来,对他的权威是进一步的削弱。”

这才是杨承应的目标。

在已经形成国别意识的地区,灭国如温水煮青蛙,小火慢炖,直到收入囊中。

对于只有部落意识,还没有形成国家建构的地区,则大火收汁。

针对蒙古部落,和黑龙江一带的部落就要大火收汁。

对李朝则小火慢炖。

用力过猛,会消化不良。

“大王这样做,是极其正确的。”

宁完我说道:“李倧以功臣上位,做国王以来放纵功臣,纵容他们兼并土地、祸害百姓。”

对于李朝情况十分熟悉的宁完我,介绍道:“市井甚至在流传一句话:在廷权贵之臣与废朝(光海君)异者,只是面目耳!

李倧的统治已经出现巨大危机,上下离心。

大王只要不动声色,派人治理好安东县,则投奔我们的百姓,如流水一般。”

众人这才发现,大王的确富有远见。

交涉委派能臣周亮工出任安东县知县,又要求李朝,在安东县进行互市贸易。

原来是在让李朝百姓有对比,从而愿意跟随。

难怪李朝死活不同意互市,还针对“逃人”问题,屡次派人与外务部尚书宁完我交涉。

“所以,明天谈判时,一定要注意。”

杨承应说道:“在越境、逃人的问题上,可以让步。驻军、世子做人质和上缴保护费,寸步不让。”

“属下明白了。”宁完我抱拳道。

外交讲究一个级别对等。

只要李朝国王不开口,杨承应也不会说一句话。

所以,杨承应要叮嘱宁完我,确保他理解自己的战略意图。

第二天中午,双方在崇政殿正式谈判。

李朝方派出的代表,乃是金尚宪。

他本来因反对李倧追赠生父为李朝元宗而被李倧免职,如今却出现在这里,其中大有深意。

前面提到金自点的时候,说过“西人”执政后,根据功勋分为勋西派和清西派。

金尚宪就是清西派领袖,主张对外强硬,乃至断交。

杨承应这一方,派出的代表,自然是宁完我。

金尚宪一上来火药味十足:“鞑子入我国,掳掠百姓数十万,如今贵方已经消灭鞑子,理应把这些人归还,哪有强占不还的道理。”

“并非强占不还,而是要尊重事实。”

鞑子将贵国人口变为奴隶,强迫耕种土地。大王消灭鞑子后,对这些土地重新厘清和确权,同时解除契约。

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为以前的旗丁、现在的地方大户耕种土地的佃户。

大王还与地方大户约法三章,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得到他们的踊跃支持。

他们已经在沈阳等地扎根,不愿意再回李朝。

这些客观事实,怎么到你们口中,就变成了强占不还?”

宁完我据理力争。

金尚宪听罢,反驳道:“天知道你们是不是故意,如果他们真的已经恢复自由。就该让他们自行决定,而不是你们代他们决定。”

“既然是这样,那我方可以同意让他们自行决定去留。”

宁完我说道:“贵方离开时,我们会询问每一户李朝百姓,让他们自行决定是不是跟你们走。”

李朝一方,没料到杨承应一方这么容易说话,面面相觑。

实际上,杨承应早和宁完我说过这个问题。

人就怕比较,放一些李朝百姓回去,其实对己方有利。

由于旗丁损失较大,土地基本上都归了孤儿寡母。

能不被强占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奢望抗命不从。

所以,减租减息、解除奴隶关系、编户齐民三大政策,在沈阳等地顺利推行下去。

也就是说,其实数十万李朝百姓早在杨承应这里编入户籍。

除部分思乡情切,大部分是不愿意回去。

不过,令杨承应感到意外的是,金尚宪没有提女子的归属问题。

杨承应早把她们配了士兵,一个都带不回去。

接下来,就逃人问题,互市问题,越境问题,一一展开争论。

双方唇枪舌剑。

进行虽然比较艰难,好歹还能谈下去。

但到了最关键的三个问题——驻军、人质和岁币。

就谈不下去。

金尚宪气势汹汹:“若同意这三样,与亡国有什么不同!我方断不会答应。”

“驻军,乃是为了保护海运畅通。从旅顺港到琉球太远,中间需要补给。就算贵国肯提供便利,其中嫌隙不少。”

宁完我说道:“至于人质,太难听了。大王只是留世子在沈阳学习知识,将来回去后,再治理好国家。

岁币一事,纯粹是贵国理解错了。我方把贵方春秋两季上缴我方的租子,其中一部分换成了公债。

租子是保护费,不用还。公债是借钱,要还给你们。”

金尚宪气到吐血,他可不信杨承应会还。

在他看来,这是扒两层皮。

交谷物是第一层皮,借钱是第二层皮。

以前还用布匹换,现在装都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