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五百二十二回 誓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初,广宁下了一场下雨,而后艳阳高照。

点将台两侧,身强体壮的士卒擂起了战鼓。

咚咚咚……的鼓声落入每个即将出征的士兵耳中。

身着御赐官服的杨承应,领着监军太监胡良辅、监军文官崔呈秀等人出现在点将台。

孟乔芳领着第一师的将士代表伫立在点将台下,安静如山。

擂鼓声停下。

杨承应面朝将士,朗声道:“将士们,你们将代表辽东军远征山东,平定那里的叛乱。

山东不比辽东,当地百姓受叛军残害,对我们抱有敌意。

我们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忘了辽东军纪律。”

说罢,扭头看了一眼鲍承先。

鲍承先掌管士兵的赏罚,当即上前,拿出写在纸上的辽东军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高声诵读。

“闻鼓不进,闻金不退,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

每一声都清楚的传到将士代表的耳中。

其他没有参与誓师大会的将士,都由鲍承先委派的其他将领当众宣读。

其实这些军纪条例,每个士兵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当众宣读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是走程序,增加庄重感。

私下里,负责宣传的士兵早已把军纪改编成了顺口溜。

等鲍承先宣读完毕退下,杨承应上前。

在他身后,出现了两面崭新的旗帜。

以往的旗帜都已国号,将领的官职和姓等构成,这两面旗帜却没有这些。

其中一杆在贴着旗杆的方向有一行小字:大明辽东镇。

在小字的左侧,则是斗大的三个字——第一师。

另一面旗帜,则只有两个字——狼牙!

“你们本是大明的百姓,为抵御鞑子损失惨重。而今你们获得新生,将带着辽东军的荣誉远征。”

杨承应朗声道:“今天,这两面旗帜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珍惜荣誉,为山东百姓带去安宁!”

“授旗!”祖泽洪扯着嗓子喊。

孟乔芳和马光远上前。

根据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踏上点将台的时候,两人转身同时高声喊道:“杀敌,立功!”

“杀敌,立功!”

其他士卒跟着一起喊。

“杀敌,立功!”

没参会的士卒也跟着喊。

喊声中,杨承应亲自把两面旗帜分别给孟乔芳和马光远。

杨承应又把圣旨交给孟乔芳:“你原是关内将领,应该知道那里面的事。只要不违反军纪,其他的事我只当没听见。”

“谢大帅信任,末将定不辱使命。”

孟乔芳左手擎着圣旨,右手拿着旗帜走下点将台。

马光远跟在他身后,把旗帜摇了两下,在士卒的欢呼声中走下点将台。

孟乔芳把旗帜交给护旗,圣旨交给监军刘之纶。

然后,和参谋长霍维华等人一起,向点将台鞠躬行礼。

众人上马。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左转!

出发!”

随着孟乔芳一声令下,士卒踏着矫健的步伐,整齐划一的从点将台前走过,奔赴远方。

大军行进是不可能这样走的。

出了点将台,参会士卒就脱下甲胄,各自回到原来的部队。

哨骑在前,骑兵团在左右两翼,步兵团护着炮兵团。

两万随军民夫肩挑背扛,操作马车,跟随在后。

队伍浩浩荡荡,这引起了不少百姓在路边的围观。

“这就是传说中的辽东军第一师吗?好吓人,火器都不少。”

“是啊。听说山东有叛军,他们是去剿灭。”

“唉,当兵的要是能吃口饱饭,谁愿意反叛朝廷,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世道乱得很,有人单纯为了自己的野心。”

“唉,希望不要烧到辽东。我们好不容易过上太平日子,不想再逃难。”

“不要怕,有大帅保护我们。你看,金州都太平多少年。”

“上苍保佑,他们能平安回来。”

百姓们议论纷纷,到最后都跪下来,为士兵祈福。

士兵们都长着耳朵,听到百姓的议论;都长着眼睛,看到百姓们的跪拜。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涌入心头。

他们仿佛脚步变轻了,迈得比以前更快了。

谢三宾是浙江鄞县人氏,天启五年的进士,做过嘉定知县。

听闻李九成等作乱山东,包围莱州,于是上书朝廷,恳求朝廷准许自己招募士卒,入山东平叛。

奏疏里,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成事在人。

崇祯对他有几斤几两还是心里有数,没有同意。但委任他为山东巡按,和山东巡抚朱大典,辽东军监护太监高起潜一起平叛。

这让谢三宾抓了狂。

按惯例,应该设立督理之类的临时官职,统筹全局。

怎么让他和朱大典,高起潜一起负责。

那还不扯皮!

平叛的事还要不要办。

怀着疑惑和忐忑的心情,谢三宾抵达昌邑。将游士浑和刘国柱逮捕,训斥了邓玘一顿,让他戴罪守城。

听闻辽东军已于下旬抵达德州,正朝着青州开进,他又带着几个亲兵,赶赴青州。

在临淄外,直接撞上了辽东军的哨骑。

大军在陌生地域行进,更是强调哨骑打探情报的作用。

各团直属的侦察排集体主动,四方打探。

谢三宾撞上的,正是第一步兵团的侦察排里的一个班。

“你们是辽东军吗?”

谢三宾看对方身强体壮,甲胄齐备,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正是,你是谁?”

哨骑一边回答,一边向同伴使了个眼色。

两个同伴按住腰间燕翎刀的刀柄,全神戒备。

一个同伴取下挂在马背的劲弩,装上弩箭,环顾四周。

“在下山东巡按谢大人,你们速速带我去见辽东军的监护太监高公公。”

以文制武的大环境下,谢三宾摆起了谱。

“呵呵……我不认识什么狗屁谢大人!有没有关防印信,交出来看看。”哨骑班长把头一昂。

这时候,拿弩的哨骑发现了后方远处的旗语。

“班长,三娃子发旗语,问我们为什么不前进?”

“告诉他,前方遇到自称朝廷大官的人。”

“是。”

回答的是按住刀柄的哨骑。

他拔出腰间的两面小旗,用旗语回三娃子消息。

当然不可能那么详细,旗语只有四个字——遇人,无害。

对方收到消息,转身发给更后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