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二百二十二回 铁制火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二回 铁制火炮!

旅顺港遥遥在望,令徐光启有些激动。

没想到自己还能再回来。

分别时,以自己老迈之躯计算,只当是永别。

这份激动稍稍扫清藏在徐光启心底的阴霾。

当大船越来越近,更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迎接的人群不止有杨承应,还有学生孙元化、后生茅元仪等,一个个神采飞扬。

都是大明的未来。

徐光启激动了,真没想到孙元化和茅元仪会来。

大船靠岸,放下船板。

没等仪仗先行,徐光启第一个下船。

杨承应上前,伸手搀扶。

徐光启没有拒绝。

脚踩踏实大地,让徐光启稍微放松。

杨承应率领金州镇文武向徐光启行礼,孙元化行跪师礼。

徐光启一一还礼,将心爱的徒弟扶起来。

“徐老,真没想到朝廷会派您老前来。”

杨承应说的是实话。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魏忠贤的亲信,直到看见圣旨,才知道是徐光启。

徐光启苦笑:“如果不是嫌弃我这老头太烦人,也不会让我来这里啊。”

“此话怎讲?”

“我在来的路上,听说魏忠贤以熊廷弼所谓贿|赂案,将不少官员逮捕入狱,其中不乏当初写信反对熊廷弼的。”

“京城果然是个是非旋涡,徐老能离开,是一件好事。”

“唉,也许吧。”

徐光启长叹了一口气。

按照惯例,应该是引徐光启去见金州镇的监军太监纪用和监军文官霍维华,再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但杨承应都没这样做,而是引徐光启来到一处炮台。

工事牢固的炮台,上面盖着一块红布。

周围是杨承应的亲卫负责把守,足见重视程度。

“这是什么?”

徐光启猜到一二,但不敢确定。

“徐老不妨自己掀开。”

杨承应笑着说道。

徐光启本来想推辞,但止不住内心的好奇,便伸手掀开了红布的一角,瞅见的似乎是炮身,赶紧一把掀开。

整尊铁制红夷大炮,完整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徐光启大吃一惊,没想到铸成了。

“孙先生和茅先生用失蜡法,利用寒冷的冬天,铸造出第一门纯铁打造的红夷大炮。”

杨承应介绍完毕,让与孙元化随行前来的火炮士兵,直接装填弹药。

等装填完毕,杨承应接过吴三桂递来的火把,送到徐光启的面前。

“我,怎么好意思试第一炮呢。”徐光启赶紧推辞。

刚才已经不合“礼”,不能再犯。

听到这话,孙元化和茅元仪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杨承应笑道:“孙先生和茅先生为了检验铸炮是否成功,早就试过了。”

那怪他俩会低头。

当时,一时太高兴了,忘了这种事应该身为金州镇总兵的杨承应来才合适。

杨承应知道此事,满不在乎,只要火炮是好的就行,管谁来试炮啊。

又知道徐光启要来,便去信给孙元化,让他和茅元仪把这门铁制红夷大炮拉到旅顺港,让徐光启试炮,也算是接风洗尘。

“额,哈哈……那老夫就不客气了。”

徐光启接过火把,点燃引信,然后赶紧捂耳朵。

杨承应等人也捂耳朵。

引信烧完,“轰!”的一声巨响。

远处山上的大石瞬间崩裂,碎石乱飞。

附近围观的百姓和将士无不惊骇,不少跌坐在地上。

“天,这是打雷了吧。”

“完了,我头有些晕晕的,耳朵也嗡嗡的。”

“这真的是大炮?吓死我们。”

“太……太恐怖了。”

百姓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双手合十。

杨承应又引徐光启参观了卡瑞克帆船。

看到在葡萄牙水手教导下积极训练的士兵,徐光启道:“一些日子不见,又有了大的发展啊。”

“这是徐老的功劳。如果没有徐老的穿针引线,我也不会得到这些东西。”杨承应谦虚地说。

“不敢当,不敢当。”

徐光启话锋一转,“杨总兵打算什么时候出兵接百姓?”

“我已派宁完我率领工匠先行,到大长山岛搞基础建设。眼下只等登莱水师,就可以出发了。”

杨承应脸上流露出为难的表情,“不知道徐老来的路上,有没有问过袁巡抚,为什么登莱水师迟迟没有出行。”

“我知道事关重大,绕道前往登莱,也是为此事。”

徐光启说道:“袁巡抚有难处啊。他手底下将领磨磨蹭蹭,似乎有些不愿意来啊。”

“这真是令人头疼,再拖下去,接回来的意义就不大了。”

“你别着急,我亲手写一封信给袁巡抚,向他晓以利害,他会尽快办妥。”

“有劳徐老。”

杨承应本想邀请徐光启继续视察其他地方,但徐光启觉得还是应该去见纪用和霍维华。

于是,杨承应派孙元化送徐光启去见了他们。

孙元化作为无官无职的小人物,在府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徐光启出来。

“老师。杨帅在府上设宴,只等老师前往。”

他搀扶着徐光启,小心翼翼的说道。

有前车之鉴,生怕徐光启像上次一样闹脾气。

显然他多心了,徐光启很平静。

“嗯,这就去他府上。”

在孙元化的搀扶下,徐光启登上马车。

孙元化随后也上了车。

车夫赶着马车。

“老师。”孙元化试探性地问,“这次会面如何?”

“话不投机半句多。”徐光启不冷不热地说。

孙元化暗暗松了口气,笑道:“他们毕竟都是魏公公的人,和老师没有共同言语,属于正常。”

“是啊。不过我看他们一个对杨承应满是怨气,一个嘴上不说而已,好像都被杨承应收拾的很惨啊。”

“这个嘛,杨帅对待他们不似方震孺那般温和。”

知道徒弟的意思,徐光启微微一笑。

“对了,为什么霍维华还没和方巡按办理交接手续?如果不办理交接,方巡按没办法回朝述职。”徐光启问。

“杨帅的心思,学生不知道。不过学生大胆猜测,恐怕是杨帅有意保护方巡按,不让他卷进朝堂这锅沸汤。”

“哦,这么说,他有心了。”

徐光启说罢,望向窗外,炊烟袅袅。

相比于纷乱的朝堂,他似乎更喜欢这种人间烟火气,至少感觉到踏实。

“老师,学生明天要和止生北上,不能侍奉在您左右。”

“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已独立行事,不用顾念我。”

“老师一路保重。”

“放心吧,为师还要看着你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