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明末:辽东雄狮 > 第八十九回 馒头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

齐大壮看看杨承应,又茅元仪,一脸为难。

两人一个让拆,一个不让拆,应该听谁?

按理说,杨承应是金州卫的实际统帅,应该听他的。

可是,茅元仪在盛怒的主帅面前一向能说得上话,或许他有不能拆的理由。

何况,馒头窑建起来非常的不容易,就这么拆了,怪可惜的。

“将军,这座馒头窑先不要拆,说不定有大用处。”

茅元仪看出齐大壮的为难,赶紧转头看向杨承应。

“好吧。”

杨承应也是被齐大壮气晕了,才会在盛怒之下做出仓促的决定。

既然茅元仪说有用,自然不能拆毁。

看到杨承应点头,齐大壮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但是,紧接着他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杨承应开口了。

“你们背着我建这座馒头窑,想干什么?”

“回将军的话,城里的大户需要陶瓷,眼下道路阻隔,有兄弟就想烧几窑,赚点钱。”

“出了几窑?”问话的是茅元仪。

齐大壮赶紧回答:“五窑。本来还要出一窑,听说将军回来,都不敢再继续下去,就停了下来。”

杨承应听了这话,冷哼一声。

还学会隐瞒了。

茅元仪却一脸的高兴,激动地说:“齐壮士,快带我去看看。”

齐大壮偷看了一眼杨承应,不敢动弹。

茅元仪发现这一点,便走到杨承应的面前,笑道:“请将军去看一眼吧。”

杨承应看了眼茅元仪,又瞅了瞅齐大壮,最后还是心软了,让齐大壮在前面带路。

馒头窑,因其形状近似馒头而得名。主要在北方流行,这和北方低温气候有关。

具有结构简单、易于修建等优点,也有产品质量不稳,劳动强度高等缺点。

馒头窑建在营地的西北角,那里靠近大黑山,方便取材。

到了之后,茅元仪查探一番,赞叹道:“建窑的人,的确是个中好手啊。”

“俺们这里有个老窑工是从辽阳逃难来的,他家以前世代都是烧瓷器的。俺在积善堂无意中发现,带到这里来的。”

齐大壮说道。

“那位老人家现在在哪里?”

茅元仪连忙问。

他属于技术型人才,毕竟是理论型,对于烧瓷器只是稍微有些了解,并不是很熟悉,有个老窑工帮忙,可以省很多事。

“在……在屋里休息呢。”

齐大壮不敢隐瞒。

“快,赶紧把他请来。”

“这……”

齐大壮应了一声,看向杨承应。

杨承应摆了摆手示意齐大壮去请老人家。

齐大壮这才转身跑着离开。

等他走远,杨承应问道:“止生兄,你要用这座馒头窑炼铁?”

“将军果然看出来了。”

茅元仪笑着点头。

杨承应并非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但也知道馒头窑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

这距离炼出好铁的温度有一定差距,但杨承应相信茅元仪能解决这个难题。

“我在想,如果有可能的话,地址选在金州最南的岛上。”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奴酋没有水师,万一到了最艰难的那一步,在海岛也可以避乱。”

“第二是方便通过贸易获得原材料,减少运输的距离。”

“第三嘛,我希望先生用打造兵器的那批人。”

杨承应就着炼铁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将军果然深谋远虑。”

茅元仪认可的点头。

“那……我们可以拿这个馒头窑试一试效果,如果可行,再南下如何?”

杨承应知道他们第一次尝试用烧瓷器的馒头窑炼铁,所以不把话说太满,给他们一个退身的空间。

“这样再好不过。”

茅元仪欣然同意。

不久,齐大壮带着老人家来了。

茅元仪向向老人询问了一下馒头窑建造的细节,提出能不能改成炼铁的窑炉。

老人提出改造馒头窑,让铁水从排流口流出。

茅元仪觉得老人的提议很好,报告给了杨承应,表示让自己和老人联手试一试。

杨承应自然答应,他让齐大壮把建馒头窑的那批人找来,连夜改造馒头窑。

“将军,您不怪罪俺自作主张。”

趁他们讨论专业问题,齐大壮找到杨承应,诚惶诚恐地问。

杨承应微微一笑道:“如果不是你们,我们还找不到新的炼铁手段呢。”

“不敢。”

齐大壮可不敢邀这种功,“只要将军不怪罪俺这次自作主张,俺就心满意足。”

“以后,你就带着他们,靠这些炉子过日子。”

哀莫大于心死,杨承应已经开始准备放弃他们。

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还是这么自由散漫。制作鸟铳,又是对生产程序要求很高,完全不适合他们。

齐大壮听出来了,一脸的诧异:“将军,您……您不管我们。”

“这是什么话。”

杨承应立刻纠正,“你们都是金州百姓,我怎么会不管你们。只是,我再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工匠,希望你能体谅。”

齐大壮惊呆了,他扑通一声跪在杨承应的面前。

“将军,俺知道俺又辜负了您的期望。这个馒头窑是弟兄们抽空建的,绝对没有别的想法。该打的农具一件都没少,真的,不信您问祖将军。”

“起来吧。”

“将军不原谅,俺就不起来。”

“起来!”

杨承应眉毛一拧,眼神里透露出阵阵寒光。

那种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杀气,让人看一眼就害怕。

哪怕是齐大壮,这样的壮汉也害怕。

他颤巍巍的站起身来,低着头,不敢看杨承应。

“齐壮士,你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杨承应叹了一口气道,“失去了盖州,我们没有北方屏障,奴酋南下,我们只能正面硬抗。”

“你知道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心!你们三番两次的闹幺蛾子,害得大家都心思不齐。”

杨承应觉得自己说的够多了,不想再说下去。

“这是最后一次,再没有下次。”

“俺谨记在心。”

齐大壮跪下,磕了个响头。

杨承应转过身去,直接选择不接受。

不是不给面子,而是给的面子已经够多了。

谁让自己在这方面几乎无人可用,只能选择再次容忍,希望孙元化等人才来到金州,改变一下现在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