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婧兴奋起来,知道这是邵太后给自己涨脸面,“老祖宗,我们赏多少呢?!”
“就赏一万两白银吧。”邵太后淡淡的说道,这个赏金一说出来,柴婧便是一愣,旁边服侍的坤宁宫宦官总管李德远只觉双膝一软,险些没跪下。此时太后、皇帝的赏金最多不过五十两,这些赏银取自于内库,受赏之人收到之后,无不奉为珍宝,供在府中,朝夕礼拜,视为传家之宝,断不会视做寻赏银两花销散去。而太后娘娘生性节俭,从不铺张浪费,这万两赏格实在出乎众人所料。
“老祖宗,一万两白银未免多了些,沈方也不好拿,不如赏五十两如何?”柴婧怀疑自己听错了,便试探着问道。
“这一万两不用从内库取,全是老身自己多年来所存,原本想留着给你们几个孙儿辈添些喜庆,现在见沈方这么孝顺知趣,我便放心了,记着,这钱是赏给沈方的,也是赏给你的,你看好那小子,别让他捣乱。”
柴婧见太后说的镇重,又提到看好沈方,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从皇室宗亲到达官显贵,都看得如痴如醉。对于邵太后年轻时的丰功伟绩,这些皇室宗亲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京剧《一剪梅》虽然表面是讲唐朝的故事,但里面的贤王、王妃的原型乃是太上(注:即先皇)及太后娘娘,这几十年前的往事,用京剧这种形式展现出来,让这些人直呼过瘾。待红色幕布落下,观众们知道此剧终了,便忍不住赞叹叫好,柴勐也是喜笑颜开,暗道沈方办事漂亮,把几个宦官和京城的歌姬调教地有模有样。
大幕再度拉开,沈方、李师师、田燕儿带着所有的演员再度盛装登台,向太后娘娘、皇帝陛下、皇后娘娘等各位上位恭贺元旦。
众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邵太后,想要看看这位比戏中王妃更加传奇的太后娘娘有何评价,结果人们只看到邵太后微笑颔首,旁边的昌国公主涨红着脸大声说道,“太后娘娘说,沈方有心了,赏白银一万两。”
众人的笑容凝固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在这鸦雀无声地气氛中,柴勐也笑了起来,“母后既然厚赏沈方,儿臣也不可不赏。沈方受朕之托,能够不辱使命,这么短的时间便将京剧排编出来,也算替儿臣尽了一份教心。吴成何在?!”
“奴婢在!”吴成出列说道,练了几年功夫,他的嗓门特别响亮。
“赏沈方白银九千两。”
“官家有旨,赏沈方白银九千两,沈方跪谢皇恩!”
沈方、李师师等人刚才跪下之后就没有起身,此时听到邵太后、柴勐有赏,再度磕了三个响头,朗声道,“谢太后娘娘隆恩,谢陛下隆恩,《一剪梅》这部京剧全系陛下至诚所创,小子不敢贪天之功,受之有愧。”
沈括在远处听的真切,暗自点头。
皇室宗亲、达官显贵们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文德殿的一切全是出自于官家的圣裁,官家的孝心足可感动上天,一时之间,赞美太后英明、官家仁孝的过年话层出不群,让柴勐极为受用。
随后便是君臣同饮的环节,柴勐把沈方直接叫了过来,少不了评点几句,柴勐见过沈方的表演,自然对童贯等生角的表演看不上眼,挑出的几处倒也在情理之中,让听到柴勐之言的人,更加有拍马屁的藉口。沈方陪着柴勐说了几句话,柴勐才把他放走,让他跟着李德远面见邵太后。
此时除了沈方之外,包括李师师在内的其它演员全部在幕布之后收拾行头,准备一会儿宴会结束之后,乘坐密闭好的马车离开大内。里面扮演旦角的歌姬们此时便成了达官显贵嘴上的肥肉,只待宴席过后,便会有人露出獠牙。对于这些歌姬而言,通过表演歌剧而上位,未尝不是她们的心愿,所以沈方也没有为这些人的前途担心过,过了这几日,如果京剧在京城反馈良好,他倒是不介意再招收一批年轻的少女从小进行培养,这时的沈氏戏班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支宣传力量。沈方一边陪着邵太后随意聊着京剧,一边用心留意着柴勐那边的动静,他想知道此时那些达官显贵们对京剧的反应,虽然在官家面前他们只会说好,但京剧是否打动了他们,还是很容易听的出来。
陈皇后和申贵妃已年过五十,她们两个从《一剪梅》里面看到不少青春时的影子,在柴勐面前进言,想把这支戏班招入宫中。出乎沈方意料的是,柴勐居然没有同意,而且还是以沈方做借口,说什么沈方培养一支戏班不容易,皇后与贵妃若是想看戏,可以让沈方专门为她们培养一支宫廷戏班,这才让两位娘娘顺了心意。
沈方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柴勐的心意,他必然是看上了某个旦角,只是碍于情面不好在皇后、贵妃面前提起。至于是天音阁的美琦、文菊,还是矾楼的云娟、香君,甚至是妙香楼的田燕儿,便不好猜测。虽然从戏份来讲,美琦所扮演的王妃最多,但从扮相上来看,文菊、云娟、香君各有所长,便是田燕儿做生角打扮,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三影先生”张先念念不忘。
正在沈方胡思乱想间,听到齐王柴濮的声音,“父皇,刚才台上沈方旁边那个小娘子,父皇可曾留意。”
“很俊俏的小姑娘,怕只有十来岁吧。”柴勐的声音听不出喜乐。
“父皇圣明,那是孩儿在矾楼训练的一名歌姬,艺名唤做李师师。”
“她便是李师师?”柴勐来了兴趣,“这个名字倒是听过几次。”
“师师姑娘,乃是矾楼花魁,论歌艺还在美琦、文菊、云娟、香君之上。乃是孩儿专为父皇调教之人,不如便传唤入宫,侍奉左右?!”
沈方听到柴濮与柴勐的对话,在心里面便判了柴濮鞭刑,受邵太后所托,他答应会给柴勐近支以富贵,但是并不表示他是一个不记仇的人,相反,对于这些仇怨,他会写到一个小本子上,到时候好好地算算帐,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也是人生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