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来了?!”苏轼疑惑道,“端叔(注:李之仪,字端叔),此二人可是你邀请而来。”
李之仪摇头道,“学生不敢代老师邀请旁人,我与元长、元度虽是同年,但交往并不深。”
“仙游蔡家出了蔡君谟(注:蔡襄,字君谟),如今又出了元长、元度两兄弟,”苏轼沉吟道,“可惜今日苏某有正事要谈,却不方便招待此二子。李管家,你去回了他们,就说我有急事出府,改日再登门拜访。”苏轼想到沈方今日来必要讲一些关于昌国的事情,便邀请至交好友前来,在场之人不是朋友,便是学生,并不担心有人泄出秘密。但蔡京、蔡卞二人,并不知道底细,与自己也是普通交往,却不方便在今日相见。
“且慢!”沈方听到居然是蔡京、蔡卞两兄弟前来,连忙叫住李管家。
“子瞻兄,元长、元度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不如见上一见。”
苏轼见沈方并不介意,便吩咐管家去请蔡京兄弟二人。
蔡京、蔡卞虽未拜苏轼为师,但也是苏府常客,与苏氏门人与沈冲都比较熟悉,二人与厅内众人见礼之后,便由苏轼引见给沈方。
蔡京今年只有二十四岁,而蔡卞也只有二十三岁,二人风华正茂,居京待选,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华,从此时的蔡京身上又哪里能看出一代奸相的端倪。
“元长兄、元度兄,久仰大名,今日能见到二位蔡兄,实乃沈某荣幸。”
蔡京、蔡卞兄弟本来只是想在小年之前拜会一下苏轼,没想到却在苏府见到这么多熟人,更有最近名满京华的沈方在场。原本二人对沈方抱有成见,存着提防之心,不曾想,沈方与传说中的飞扬跋扈毫不相干,对他们两兄弟极为客气,让他们都有了受宠若惊的荒唐感觉。
“子矩兄客气了,我兄弟二人有什么名气,倒是子矩兄的《明月几时月》、《长亭外》如今早已传遍东京街头巷尾,可惜百姓无知,只晓得吟唱诗词,却不知作者沈子矩便是大名鼎鼎的当朝附马爷。”蔡京拍起马屁来,极为纯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沈方明知其多半言不由衷,但还是感到极为受用。
沈方谦让一番之后,便主动介绍道,“适才我等轮流书写《千字文》,每人四句,元长兄、元度兄既然到场,岂能空手而归,还请留下墨宝。”
蔡京、蔡卞兄弟早就注意到正堂临窗的书桌之上摆满了宣纸,如今才知道乃是这些人交流书艺。蔡京乃是书法名家,蔡卞的书法虽不及堂兄蔡襄、胞兄蔡京,但也小有名气,两人听了沈方之言,便欣然答应。
“元长,你的书法造诣极深,先不忙着下笔,苏某想请你从这些手书中选出一、二、三等,不知可否?”
众人一听,都觉得颇为有趣,纷纷叫好。
蔡京看到盛情难却,便点头道,“在苏学士、黄学士、元章(注:米芾,字元章)面前,蔡某实不敢班门弄斧,不过,长者有命,晚辈不得不从,今日蔡某便越俎代庖,姑且评点一下,不妥之处,请苏学士、黄学士指正。”
众人皆笑,表示理解。
蔡京踱着方步,从苏轼的字一路看了下去,不住地点头称赞,直到最后四句,才露出惊讶的神色。
“元长,如何?!”苏轼见蔡京惊奇于沈方的书法,便问道。
蔡京转过身来,笑道,“苏学士、黄学士的字,天下文人皆仰慕仿效,蔡某今日见到真迹,实分不出好坏,应并列为一等。”
“那最后一幅,元长驻足颇久,难道不是一等之作?”
“这四句草书,应是子矩兄的佳作吧。”蔡京沉思了片刻,“子矩兄的狂草,率性而为,若论功力,便说是七旬老翁,蔡某也不会怀疑,只是蔡某感觉这狂草似有应付之意,并未显出子矩兄的真实水平,故与元章的字同列二等。”
“元长果然好眼力!”苏轼赞道,“我府中珍藏有子矩的一副真迹,请稍候片刻。”
苏轼吩咐下去,不一会儿一位管事捧着一副卷轴走了进来,展开之后,正是沈方手书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蔡京一边欣赏着沈方书写的瘦筋体,一边低声吟诵。
“好词!好字!此为超品佳作!”蔡京赞叹道。
在场苏氏门人大部分没有见过沈方所书的瘦筋体,如今见了,都是一片赞叹,在他们心目中,沈方已经成为与苏轼一般的传奇人物,真可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元长兄,你的书法也是超等之作,还请留下墨宝。”沈方也没有故作谦逊,盛情邀请道。
“这众人联书的《千字文》,以苏学士始,以子矩终,珠玉在前,蔡某瓦石之作,实不敢狗尾续貂。”
沈方不依不饶,坚持要蔡京留下墨宝。
蔡京只好说道,“这《千字文》联书已成佳作,蔡某便书写子矩的《山一程》,还望子矩斧正。”这首|长相思乃是沈方即兴之作,并没有题写诗词名称,蔡京便以这首诗词的首句'山一程'来称谓。
片刻之后,蔡京手书的《长相思》落在纸上,只论功力、气势还在米芾之上,只是略比苏轼、黄庭坚差一分。沈方虽然能写出此时之文士叹为观止的佳作,但毕竟是有数千年书法艺术的积累,及脑海中无数佳作打底子,只需要控制好气息和力度便可以一挥而就。但苏、黄、米、蔡等人的书法艺术,却是自成风格,今日能看到苏、黄、米、蔡四人亲自书写,沈方也是大饱眼福。
苏轼见今日集会留下如此多墨宝,心知必定会传为士林佳话,连忙让管家将这些写满大字的纸张妥善保管,待明日有暇之时,亲自前往墨宝斋,监督墨宝斋最好的裱工装裱成卷轴。宾主分头落座,今日,沈氏父子乃是主宾,沈括因事未来,沈冲、沈方二兄弟便坐在上首苏轼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