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冤种御史:“……”
有一说一这位江小世子还真难伺候。
他的那位小世子妃,大家是夸也不行骂也不行,一整个真就是让人无语的状态。
他到底是想听别人夸奖他的世子妃,还是想听别人骂他的世子妃,好歹也给个准话呀,搞得他们这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跟无头苍蝇似的。
见江离这个人软硬不吃之后,众人又将目光放在了沈清宜的父亲沈瀚身上。
诸位大臣的神情也说不上究竟是追捧还是在讥嘲。
“丞相大人教女有方,这才养出了世子妃这样的女儿,如此看来倒真是我朝之福。”
“若我们家那丫头能有世子妃这样的本事,只怕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瞎了。”
沈瀚不过淡淡的看这几人一眼,那对于这些人浪费口舌。
不管他们是真心羡慕也好,是挖苦讽刺也罢,总归清宜这孩子如何,他们沈家如何,从来就跟这些人没有任何关系
不能说他们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只能说这些人确实是十分会审时度势,十分会见风使舵。
见沈瀚是这个态度,他们便讪讪地笑了笑,不好再多言。
而高坐在那把龙椅上的九五至尊崇文帝,脸色却是十分之阴沉。
按理来说,出了这样扬东楚国威的国之利器,做皇上的哪怕是个傻子,也会为此觉得十分之高兴,会大肆犒赏发明出这东西的人。
可崇文帝眼下却是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不为别的,就是他为了算计江离,为了算计江媛媛,特意下旨让江媛媛率兵出征。
这场仗原本无论如何看,江媛媛都是必输无疑的。
谁曾想,半路杀出了个沈清宜,在这个时候来了这么一出。
这样便显得原本只有一成胜算的仗,变得五五开。
崇文帝是想要将江家人推到绝路上去,而不是真的想要看他们打胜仗,也不是真的想要给江媛媛加官进爵。
他什么都不希望,又怎么会对于沈清宜弄出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呢?
若弄出这东西的人是旁人也就罢了。
偏偏弄出这东西的人是沈清宜。
沈清宜,可是江离的人,亦是从沈家出来的人。
既是如此,崇文帝又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有几个大臣约莫是看出了君王的心思,眼珠子转了一圈以后,一撩袍角直接跪了下来。
他们对着上头的君王磕了一个头,而后做出十分为江山社稷着想的模样,“陛下,天下咱们东楚手里有了这样的神物,何以还需要派江家姑娘出征?”
“先前只是没法子,如今既然有法子了,何不如将这些事交给该做的人去做呢?”
大部分人碍于江离的淫威,不敢再说什么,但他们的神情显然已经泄露了他们此刻的心思。
然而崇文帝却一直眸光深邃,他就这么面无表情地看着龙椅的一角,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是江离的目光懒洋洋的往这里打量了一瞬,随后慢悠悠的道:“君无戏言,这是自古以来便流传着的一句话,诸位眼下这么说是想看陛下朝令夕改,那日后还有谁会将圣旨当回事。”
“便是手里有剑,可这把剑也不是人人都能使的,别到时候糟蹋了我东楚的宝物。”
这姿态,这架势,这眼神,这表情,简直是狂到没边,简直是嚣张至极。
莫说是崇文帝想要弄死他,就是朝中的那些同僚,也想把这位如此嚣张的家伙大卸八块。
但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骨感的,任凭他们心里头再如何咬牙切齿,面上依旧得对江离这位世子毕恭毕敬。
崇文帝不过干笑了两声,随后才抬起一双浑浊至极的眼睛,一面咳嗽一面道:“江爱卿所言极是,朕身为九五之尊,又岂能朝令夕改,那江姑娘既然是江爱卿引荐的人,朕先前为她破的例,自然也不会因此收回,咱们该多给江姑娘一些信心,既然江爱卿都相信他,咱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信她呢!”
若抛开他眼眸深处的阴沉,只看他笑眯眯的样子,只怕众人还真以为他是个慈眉善目开明贤德的君主。
可惜乌鸦就是乌鸦,再如何也装不成凤凰。
于是江离只是面无表情地瞥了他一眼,并没有接这个话茬,他要笑不笑的盯着时不时就咳嗽一声的皇帝老儿,既不顺势应下崇文帝的夸奖,也不开口替江媛媛反驳。
崇文帝当然不希望江媛媛打胜仗,不想让什么女子封侯拜相。
这是十分不合规矩,也是十分不不像话的。
他眉目里闪出阴冷的光,宛若一条伏在暗处,会随时冷不丁冒出来,伺机咬上人一口的毒蛇。
江离他们若只是以为有了这样的国之利器,这场与北狄人的仗就一定能够打赢的话,未免高兴的太早,也未免太过天真。
一直以来不知道出了多少个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仗役,便是这东西再如何厉害,战争也不一定百分百就能顺利的,不是吗?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若他在粮草上给江媛媛做一点文章,这场仗,江媛媛还打得赢吗?
崇文帝的眼神,在这一瞬间露出几分讥嘲和怜悯,他摇了摇,心道这些人到底还是太年轻,太沉不住气。
但崇文帝作为这个君主是不会提醒他们的,他只会亲自给他们上一课,要让他们用写的代价记住,有些错绝对不能犯。
战场上的事,从来不是会打仗的人,就一定能赢。
崇文帝嘴角一扯,隔得远,众人其实看不清,他究竟是在笑还是在在做什么。
君王的心思从不是他们可以猜的。
若是猜错了,只怕日后就没有再往上走的机会。
可若是猜对了——
众人纷纷打了个韩静,若是猜对了猜对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是事不过三,若是猜对三次以上,只怕便要被皇帝作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身边若是占了一个时时刻刻能看穿你心思的人,那该有多可怕,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崇文帝一直对身边内侍李公公有着超乎旁人的耐心。
而此刻,崇文帝正盯着自己的这一把龙椅。
且看吧,好戏还站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