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臣 > 第三百三十九章 钦州归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在李光度伏诛之时,高冲便千快马往长安报捷,并上书请封,那个时候冯盎业已上表归附。

当高冲来到高州仅仅三日后,便是收到长安圣旨。

冯盎极其郑重的沐浴焚香,设桉迎接旨意。

这是大唐对于岭南冯氏的第一封册封旨意。

李渊先是高度赞扬冯盎忠君爱民的行为,而后对他安定岭南的功绩给予高度肯定。

于高州设置高州总管府,治所高州高凉城,辖高、罗、春、白、崖、儋、林、振等八州。

拜冯盎为高州总管、授勋上柱国、爵封吴国公。

并任命冯盎长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次子冯智或为东合州刺史,以示荣宠。

冯盎接旨后感恩戴德,拜谢天恩。

至于桂州李光略,亦因其归附有功,受封桂州总管,治所桂州始安城,辖桂、象、静等九州,爵封始安郡公,仍旧统领桂州四十八垌寨僚人,任命卢德用为桂州长史,辅左李光略。

高州总管府衙内,酒过三巡后,谈及岭南局势,不待高冲开口,冯盎便是主动说起。

“某与钦州宁长真略有交情,可否容某修书一封,劝说宁长真归附朝廷,以免去一场兵戈”。

高冲摇晃着手中酒杯,闻言当即笑道:“若能如此,最好不过,明达公当立一大功”。

冯盎闻言直点头含笑。

或许他当真以为平定钦州必须借助高州冯家之力,殊不知此时,钦州的信使正在前来高州的路上。

当晚,钦州信使到来,钦州宁家上表归附,以宁越、合浦等地降唐。

来使之人更是分量十足,乃是宁长真堂弟宁纯,宁长真之父乃前任俚人酋帅宁勐力,宁纯之父便是宁勐力的胞弟宁宣。

宁宣乃是如今钦州宁家的二号人物,执掌合浦之地,仅次于家主宁长真,而宁纯便是宁宣独子,因此宁纯在宁家的地位亦是母庸置疑,乃是核心人物。

总管府衙,灯火通明,宁纯一袭白衣,尽管年过三旬,依旧是气质卓然,好似汉家的士人名士,全然不像是岭南俚人。

当然,宁纯向来是以临淄宁氏自居,从不认为自己是俚人,毕竟他的先祖可是春秋时辅左齐桓公称霸的大夫宁戚,乃是名门望族。

“攸之,数年不见,不想你已名动天下,当真是羡煞我也”,一见高冲,宁纯便是朗声大笑,大步上前,拱手见礼道。

“宁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高冲亦是下座还礼笑道。

一旁作陪的冯盎一脸惊愕,“这、你们认识?”

高冲闻言摆手笑道:“当年同在国子监进学,那时的宁兄乃是风云人物啊,我不过一垂髫孩童罢了”。

宁纯这时亦是好奇的看着高冲,“当年攸之虽是年幼,但性子冷峻,一心向武,如今已是名震天下的名将了,变化何其之大啊”。

高冲一愣,继而仰头大笑,“世事无常,人生如戏啊,那个时候谁能想到当今天下之变局呢?来,宁兄上座”。

宁纯忙是摆手,“攸之贵为安抚大使,自当上座,某前来归附,诚惶诚恐,岂敢上座”。

高冲见状一笑,当即挥袖上座,他身为天子使者,自当上座,方才不过表面客气罢了,当不得真。

“某收到大使来信后,便即刻劝说家父归附朝廷,家父心怀忠义,自是认同,随后同往宁越,劝说家主,家主亦是深明大义,当即同意归附。

本欲一同前来拜会大使,以表诚意,只是临行前家父身体欠安,未能成行,家父命某向大使致以歉意”。

各自落座后,宁纯便是微微俯身,拱手说道,态度甚是恭谨,口中亦以大使相称,足见其诚意。

“宁氏高义,以百姓为念,以家国为重,实乃忠君爱民之典范,攸之佩服”,高冲很是认真的倾听着,继而关怀问道:“令尊贵体可无恙?”

冯盎听得一怔,这言辞似曾相熟啊。

“谢大使关切,些许小疾,安养即可”,宁纯忙是表示感谢,一言一行甚是得体,当时世家公子风范,说他是山中愚昧粗鲁的俚人,定是无人相信。

高冲点点头,看着身旁的姜宝谊,“宝谊,代劳,宣旨吧”。

姜宝谊应声起身,从匣子里取出圣旨,看向宁纯,“宁纯接旨”。

高冲率先起身,整理衣襟,躬身敬听,其余人等,如冯盎等人,亦是急忙下座,恭谨敬听。

宁纯更是极其正式,行礼拜倒:“臣宁纯接旨”。

这里说一下,在场并无人下跪,只需躬身以表敬意便可。

姜宝谊铿锵有力的宣读圣旨,宁纯听完心底一松,面色带喜,朗声拜谢。

李渊下旨在钦州设置钦州总管府,辖钦州一州,领钦江、安京、南宾等五县,拜宁长真为钦州总管。

虽然钦州总管府仅辖一州之地,全部为原宁越郡故地,这一州五县,地广人稀,面积甚大,更何况封赏并未结束。

分原合浦郡之地置南合州、姜州和越州,拜宁宣为南合州刺史,宁纯为姜州刺史,宁长真之弟宁道明为越州刺史。

如此一来,原宁越、合浦两郡之地,如今成为钦州、南合州、姜州、越州四州之地,并且四州刺史皆由宁家嫡系担任,岭南西部的广袤地区依旧是由宁家执掌。

这时的冯盎已经反应过来,原来早在高冲前往高州的时候,便已经派人往合浦给昔日的同窗学长宁纯送信,同时上奏朝廷,桂州、高州以及钦州,一并封赏。

宁纯之品性秉性冯盎亦是深知,宁纯从来都是临淄宁氏的出身自居,以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的后人而自傲,甚至颇为鄙夷他现在的俚人身份,视为禁忌。

若是高冲以朝廷大义相劝,以世家公子的同窗身份相劝,宁纯绝无拒绝的理由,至于其父宁宣,据冯盎所知,那可不是些许小疾。

宁宣之兄宁勐力都死二十多年了,宁宣已年过七旬,没几年好活了,自然是没有什么野心,也拗不过独子宁纯,自然是统一归附。

作为前俚人酋帅宁勐力的胞弟,现任俚人酋帅宁长真的叔父,宁宣尽管年纪大,但在合浦、宁越(钦州)二地的俚人当中,颇有威望,至于宁纯,在俚人当中,亦是视作文曲星的存在,尽管宁纯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俚人。

宁宣父子既然决定归附了,宁长真即便是心有想法,亦是难以当众独裁,唯有一同归附。

那宁长真,可并非善茬,宁纯言其“深明大义”,对此,冯盎只能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