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碣石总兵府议事厅内,苏利看着麾下心腹干将纷纷言反,脸色阴晴不定。

永历十二年明军东征时,他曾暗中派亲信带着绫书前往粤南,准备向李定国表明反正之意。

没想到信件被清军参将截获,还一路送到了京师。

顺治派遣大学士岳思泰前往碣石告诉苏利,朝廷相信他是忠臣,又赐他碣石总兵官之职,全权统领甲子所、靖海所等地。

清廷给予这样的恩宠,苏利只好矢口否认此事,当场焚烧绫书,誓言效忠大清。他觉得自己没有当大明忠臣的命,从此投向平南王,当起了尚藩的藩下臣。如果不是禁海迁界,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反清的念头。

面对麾下干将的激愤之情,他心中犹豫良久,最终还是举手制止了左右部将的“狂悖之言”。

“大明恐怕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啊!郑成功已被封为闽王,他……他会放过我们吗?”

此话一出,顿时犹如一盆冷水从众将头顶泼下,议事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当年郑军入潮,“潮汕五虎”中黄海如、朱阿尧向郑成功投降,眼看就要拿下整个潮汕。偏偏吴六奇和苏利不肯降,导致郑军南下广东的战略失败。

此后,苏利凭借碣石卫的坚固城池,多次击退郑军进攻。又屡次派兵袭劫掠郑军的招兵征粮队,被郑成功公开痛骂为逆贼。

苏、郑两家可以说仇隙极深。而且大家都知道郑成功脾气大,又最记仇。如果此时碣石镇降明,恐怕有被闽王往死里整的危险。

“大哥说得对,投明也落不着好。听说吴总兵在安南也降了,却被天子扒了衣服,绑在船头……”

苏利和吴六奇都是潮汕人,有一起降清的“同降之谊”,这两年相处得还不错。

想起吴六奇像一只死狗般被大明天子羞辱,他估计自己的待遇也好不了多少。

“反正之事……暂缓……暂缓吧,吴之举,你亲自跑一趟广州,向平南王禀明我们碣石的难处。”

……

五千明军如尖刀一样插入阳江、阳春,粤南的千里界线便于溃堤一般被冲得支离破碎。

与阳江地区相临的七八个县都没什么绿营精锐,对王国冲派出去的使者唯唯诺诺,唯恐得罪了这个大魔神。各地巡检司乐得收油水,对走私犯睁只眼闭只眼。

王国冲左手狠抓矿山生产,右手大搞盐铁走私,很快将两县治理得欣欣向荣。

不但肇庆府的百姓向两县聚集,连高州府、罗定直隶州,以及广州府的新会、新宁等县都开始有人翻山越岭前来投奔。

一些行商也走山路来到阳江做生意——既然珠江八大出海口都被清军铁链锁江,只好退而求其次,通过漠阳江寻求赚钱的机会。

阳江城意外地繁荣起来,城外码头五六个还嫌不够用,还要继续再修。长长一排的货仓堆满了食盐、铁料、粮食和各种山货、木料。

面对这种形势,尚可喜大为火光,然而始终找不到好的应对之策。

阳江地区的位置太刁钻,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如果有优势水师,自然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然后发起猛攻。

可如今广州水师连珠江口都不敢出,自然不能用这个方案。

剩下的备选路线里,无论怎么走,都要翻过数不尽的山。那些山路狭小,行商可以走,走私犯可以走,百姓也可以走,唯独大股军队很难走。

征集二三十万民夫,把两三万精兵“抬”进阳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明军有海运优势,支援极快。也许清军还没出发,同样数量的明军已经在山口守株待兔了。

两军就在低烈度的对峙中度过永历十六年,双方都在默默积攒实力,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永历十七年初,尚可喜破格提拔姚启圣为广东按察司罗定道佥事,让他以道员的身份前往罗定主持军民事务,特别是严查走私。

罗定道全称为钦差整饬罗定兵备道,佥事一职为正五品,距离知府还有一步之遥。但加上“主持军民事务”的差遣,权力反倒比一般知府要大一些。

姚启圣出仕还不到一年,就从七品知县升到五品道员,升迁速度令人咋舌。

他一接到命令,立即带着一千精兵沿西江逆流而上,在德庆州转入罗定江,直入粤西南山区。

一到罗定,他就召集所有巡检官到衙门听令,一口气杀了个干干净净,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

接着,又把罗定最大的盐商抓了起来,以囤积居奇之罪斩之,强令所有盐商开仓平价卖官盐。

面对罗定满地都是铁矿山,姚启圣也早有准备,由州衙门以成本价收购铁料,统一运往佛山和广州的军器厂。

几板斧下来,罗定州的走私势头立即被遏制大半,过境的水客也因为惧怕巡检司抓捕而大大减少。

明军使者前去恐吓威胁,他就好吃好喝地招待一番,还亲自说了一通“各为其主,井水不犯河水”的大道理,把使者说的心悦诚服。

王国冲见使者复命时,竟然还给敌人说好话,气得七窍生烟,下令一个山地营向罗定方向渗透。

姚启圣似乎早有准备,在最前线的几个巡检司都布下防御阵线,用澳门总督送给他的火铳御敌。

一番交战下来,两军各有损伤。明军的五百精兵始终不能攻破敌人阵地,粮草又用尽,只好垂头丧气地败退回阳春。

“这个姚启圣很难缠啊!什么来头?什么?就是之前的哪个香江知县?气煞我也。”

王国冲很想集齐兵力进攻罗定,把这个幸进小人抓来惩治一番。不过,他也面临清军一样的困境——山路太难走,人去少了不顶用,去多了又要大量民夫保障后勤。

考虑到西面的栗养志手里还有几万兵马,无论如何都要留兵防备,只好派使者回香江岛向天子求援兵。

朱由榔看到姚启圣的名号也感觉头大,他深知此人至少也是个督抚之才,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就王国冲那些野路子,能在姚启圣手底下不吃亏就很不错了。

至于重兵出击,打穿罗定、肇庆防线的冒进方案,他连想都没想就否决了。

“就让他在罗定州的山窝里呆着吧,我们先掏了他的香山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