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老九来到中军大帐外时已是深夜,朱由榔的御帐依旧灯火通明,给他增加了一点求见的勇气。

如果此时朱由榔已经入睡,他也许会回自己的营地继续考虑,考虑是否要为自己的一点猜测而冒生命危险。

营外的卫士看了好几眼胡老九,确认是朱由榔特地从元江请来的“千里眼”,答应找机会为他通报。

“陛下正在和诸位将军议事,也许议完事会见你。”

“军爷辛苦了……”

胡老九用卑微的语气回应,然后独自蹲在中军大帐外等待。

野外的空气比帐内冷,胡老九紧了紧自己的棉布衣服,让身体暖和一些。

这种又密又软的棉布越来越便宜了,收割几担青蒿草,晒干卖官府,赚到的银子就能买半匹印度棉布,做一身新衣服。

胡老九觉得这样的日子过下去,明年,最多后年,肯定能攒够银子娶个媳妇。

前提是今晚不会触怒天子,不会被刚才那几个军爷拉出去砍头。

“老孙头说的没错,清贼拿刀剑逼我们去冲壕沟,还踩老子的头。陛下可从来没有这样对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呐……”

怀着这样的心情,胡老九一进到军帐,就扑倒在御前,鼓起勇气高呼:“陛下,小的有军情……禀告……”

朱由榔正和诸将议事议不出头绪,听到哨兵传话时,还皱了皱眉头,问了句“他为什么不先报告给上官”?

知道是“编外人士”后才决定立即召见,看能不能提供一些新思路。

“你不是胡老九吗?有什么军情,说来听听。”

胡老九对自己“简在帝心”受宠若惊,立即忘掉了所有顾虑,将自己的猜测全说了出来。

“陛下,小人说不清清贼多了多少,可确实比之前多了呀!”

“每天都在增多,朕的意思是,不是有多有少,而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小人……”

胡老九犹豫了一下,终于作出自己的判断:“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多。”

“好!这个军情很有用,拉下去……哦不,请胡先生下去,赐酒一壶,赏银十两。”

朱由榔听完胡老九的汇报,感觉找到了一些灵感,只是这道灵感太微弱,一下子无法形成明确的想法。

“陛下,这个胡…胡老九,没什么经验,说的话不知做不做得准……”

很多将领都在怀疑胡老九报告的真实性。

如果胡老九的报告是开远城外的清军越来越少,他们肯定会毫不迟疑地相信,并且马上作出“吴三桂要逃”的判断。

现在清军越来越多,显然违背了常理。

在李定国席卷云南的形势下,哪里还有部队敢来滇南这个角落,这不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吗?

朱由榔竖起一根手指,提醒所有的部下一系列事实。

“我们所有的推断都只是猜测,包括洪承畴要跑,吴三桂想要率部投降这些事,都是不可靠的。只要吴三桂还没真正放下武器,自缚在这个大帐内,他都还是我们的敌人。

也许吴三桂这个奸贼一直在利用投降来拖延时间,也许他还有什么其他奸计还没被我们察觉。”

“可胡老九也是猜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对面有多少人。”

“可他是自己人,他说的话可信,”朱由榔想了一下,用一个更好理解的说法来解释第六感这种很玄妙的东西,“大家有没有试过,和别人交手第一招就预感到输赢,第一次看到姑娘就预感到自己能不能娶回家……这种感觉很准的,非常准。

胡老九天天都在监视清军,听说每天数几十遍,他的感觉也会非常准。”

朱由榔仔细回忆自己亲眼看到的清军营地景象和各种细枝末节的报告,进一步确认了胡老九的判断。

“开远城外最少有四万人,两座丘陵最少一万。开远城内呢,难道城内一个人都没有?”

“怎么可能,开远城内房子一间都没烧,住房子总比住帐篷舒服……”

阎惟龙大声提出抗议,觉得这种猜测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

开远城这两年百姓过得都很不错,房子不说都是新盖的吧,至少都好好修缮了。

当初他可说了不少求情的话,包括“房子是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之类的大道理都搬出来了,才劝得朱由榔放弃焚城的打算。

现在说清军宁愿住在城外,也不霸占城内的官衙民舍住,简直岂有此理。

“城里至少还有两万,不,至少还有三万清贼。”阎惟龙信誓旦旦,确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朱由榔也赞同这个观点,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队只存在于戏文里。

几百年后的人民子弟兵也能做得到,不过那已经是世界上军纪最好的军队了。

“还有南盘江渡口两岸,周围的村寨、路口,林子里都要安排大量的人,对面清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可能超过了十万……”

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连朱由榔自己差点都不敢相信。

“最重要的是,开远城外的人数是越来越多的,就算其他地方一个人都没有,吴三桂聚拢这么多兵在一起想干什么?”

“可是吴三桂不可能有这么多兵马,他是孙悟空吗,能拔毛变出部队来?”

张国用实在不能接受对面人数越来越多的事实。

朱由榔叹了一口气,终于作出最有可能的一个设想。

“除去所有的不可能,真相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开远城外,包括前线的清兵,都不是绿营精锐,甚至可能都不是军人……”

“那是什么……”

“很有可能是民夫,十几万为他们运送粮草的民夫。”

朱由榔说出这话时,忍不住露出了苦笑。

所有明军将领都太自信了,认为吴三桂除了逃跑和投降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所有才会坐等清军溃散,沉沦于招降中不能自拔。

而吴三桂则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重整了军心,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一步步把主力替换到安全的地方。

“陛下,末将今天晚上还远远看到胡国柱和夏国相出现在对面的山上,不是只有旗帜,是真的看到了人。”

“我们多久没有猛攻他们的阵地了?得有五六天了吧,也许只有第一道防线是精锐,山上的全是民夫。”

说到这里,朱由榔马上向密使下达了命令:“马上再去清营一趟,告诉吴三桂,每年十万两朕给了,明日卯时我军去受降。胆敢还拿着武器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