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
赵贤才笑了笑说道。
“一区?
你要说二区,我还勉强能相信,一区这谁信啊?”
听赵贤才说完,季兴磊这次可不信了。
“嘿嘿,和你开玩笑呢,确实是二区。”
“还真是二区啊?”
“对。期刊名我刚才都已经说了,你可以去查嘛。”
“算了,懒得查了。
暑假的时候聚聚吗?和郑文仪、张景强他们一起,吃个饭就行。
正好大家一起聊聊这一年的大学生活,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季兴磊没再纠结赵贤才发论文的事情了,而是又对赵贤才询问道。
“看情况,你要是能把人凑齐,郑文仪和张景强他们有时间,就吃个饭吧,要是他们没时间,那就算了。”赵贤才道。
虽然他暑假的时候也挺忙,并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玩耍,但聚个餐的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
“放心吧,我保证只要你有时间,他们就都有时间。
到时候吃饭时,我正好把你的事情一说,嘿嘿,真想早点看到他们脸上那震惊的表情了。”
……
赵贤才回到成贤一段时间之后,他便收到了季兴磊的消息。
这餐是聚不了了,因为郑文仪这个暑假参加了她学校的一个什么活动,现在根本就没回来,没时间,所以他们今年暑假的这聚餐算是泡汤了。
不过,在七月末的时候,赵贤才还是有一个聚餐的,这个聚餐是周以直邀请的,人也不多,也就程志均他们几个。
参加完这个聚餐后,对于成贤一中和七班今年的高考成绩,赵贤才也知道了一些。
成贤一中今年的高考成绩可比往年要好多了,就算是去年赵贤才毕业的那年也没今年好。
今年成贤一中除了有一个上京大的之外,还有两个水木的,而且这两个上水木的学生中,有一位便是赵贤才之前所在的七班的。
赵贤才他们班上水木大学的,正是他曾经的同桌程志均。
程志均去水木学的是计算机,另外王一松则是去了位于庐州的科大,他是去学物理去了,不愧是物理课代表。
班长周以直去了首都航空航天大学,就连李余也去了金陵大学,虞淑君则是去了农大。
去掉去年已经毕业了的赵贤才,七班这就有五个上“985”院校的了,今年七班不管是一本率还是本科率,都是整个成贤一中所有高三班级里最高的了。
听周以直他们说,方遒今年拿了好几万的奖金呢,也不知是真是假。
暑假的这两个月,除了聚餐和老同学吃个饭外,其他时间赵贤才差不多都花在了数学上。
由于本科的数学专业必修课已经完成,赵贤才也开始思考他下一篇论文的方向了。
经过一个月的思考,最终赵贤才决定,把下一个研究方向定在数论方面。
前年张益唐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质数间的有界间隔》,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时,不管是在国内数学界还是国外数学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是孪生素数猜想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赵贤才也是在想到张益唐的事情之后,才想到可以研究数论方向的。
数论这玩意看起来挺简单的,不少数论难题就是高中,甚至是初中数学水平的人也都能理解,但实际上不少看起来挺简单的数论难题却是难倒了一大片的大老。
就比如费马大定理,在它还没被证明的时候,人们将其称之为费马假设,它大概是在1637年的时候由法国学者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拉丁文译本时,曾提出来的。
“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这是他当时那本书的第11卷第8命题旁写的,尤其是他最后那那一句特别装逼的话,使得在三个世纪之后的互联网时代里,许多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并运用到了他们自己的身上。
而且费马当初提出的这个假设,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所解决,该问题这才由费马假设变为了费马大定理。
费马大定理的内容用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说“当整数n>2时,关于x,y,z的方程x^n+y^n=z^n没有正整数解”。
这样一个看起来挺简单,至少初中数学水平的人都能看懂的题目,愣是困扰了全世界数学家们三个世纪之久。
而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突破,距离孪生素数猜想被证明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孪生素数猜想被提出来也有一个多世纪了,问题普通人理解起来同样不难,但赵贤才并不觉得自己现在就有能力解决它。
就算是利用系统,他估计自己现在的这点积分恐怕也不够用。
所以,赵贤才虽然选择数论作为下一篇论文的研究方向,但他现在暂时还不会选孪生素数猜想。
在了解了一段时间当今数学界还没有解开的难题之后,赵贤才最后选择埃尔德什等差数列猜想(erd?s jeetic progressions)作为他下一个研究的方向。
该猜想又被成为埃尔德什-图兰猜想(erd?s-turaure),它是由匈牙利数学家、沃尔夫数学奖得主保罗·埃尔德什与保罗·图兰(pál turán)共同提出的关于调和发散数列的等差子序列的数论猜想。
这个猜想的内容是:
对正整数数列{1,2,3,……,n,n+1,……}的任意子序列{an},偌其所有元素的倒数和发散,即∑(上∞下n=1)(1\/an)=∞,则{an}含有任意长度的等差子序列。
这个猜想是说,不管数列是怎么样定义的,只要其中数字倒数和发散,其中就有任意长的等差数列。
通常越稠密的数列越有可能包含等差数列,因此埃尔德什才提出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数列稠密度测试:求数列中所有数字的倒数和。
这样一个猜想,都不用大学生,就是学过等差数列的高一学生也能听懂,甚至就连那些做过找规律数学题的小学生可能都听能明白这个问题。
但想要证明,却并不简单。
所有问题,似乎一旦涉及到质数,就会变得困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