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万历佑明 > 第四百七十一章 谁是忠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申时行笑了笑:“自古许多帝王将相皆是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圣人之教,不乏名师宿儒指导,结果还是有贤愚忠奸之分,可见很多事,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但或许是会好一些吧。”

王家屏颔首,且怅然若失地看向了外面。

时值万历十四年秋,天高气爽,但只是许久未雨,窗前绿叶也就越发枯萎,而如被火烘过一般,黝黑干瘪。

王家屏因此不禁拧眉。

而一想到按照申时行的说法,得让天子有自己的主张,让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王家屏更是有些怅然若失之感。

“旱情如此严重,陛下总的做些什么吧?”

所以,王家屏这时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不是让潘乌程去治河治水以解旱情了嘛?”

申时行笑着回道。

王家屏说:“我的意思是,陛下总该亲自祈求一下上天降雨,而令百官自省,以使天下人看见陛下心存社稷。”

申时行颔首:“有理!可以就此上奏进言,且看天子愿意不愿意;但是,天子若不愿意,我们也不要强逼,那终究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王家屏:“……”

而王家屏在沉思片刻后,还是不由得对申时行言道:“公的说法,我还是不敢苟同,祖宗的江山社稷不是陛下一人之责!我们受国恩,自当要忠于陛下的社稷,而不是唯陛下命是从!所以,陛下若不愿祈雨,使天下人知其诚,我们就应该劝谏,直到天子愿意为止!”

“公也不问问,陛下是否要你忠于社稷还是忠于陛下自己。”

申时行听后一愣,随即呵呵一笑道。

王家屏直接站起身来,背对着申时行说:“我们不是陛下家奴,也不必考虑陛下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公说是忠于陛下社稷,只怕真正的原因还是忠于能否让自己家族长久安稳富贵这事吧?”

申时行这时冷声问道。

王家屏回头看向申时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家国太平,忠于陛下社稷,而不逢迎君上,难道不对吗?!”

王家屏说着就再次别过头去:“总比某些人不在乎改朝换代,只知谁为中华主就忠于谁,而觉得大明亡了与自己没关系,反正自己家族子弟还能继续在新朝为官要好!”

申时行红了脸,透着寒意的两眼看着王家屏。

过了半晌。

申时行才道:“你说的社稷、家国,他都只是嘴上的东西!”

“而陛下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的君父,我们要想让他以仁待天下人,我们就得先待之以敬,真的把他当君父,在乎他的感受,知道他的想法!”

“哪怕他不听我们的谏言,我们也得尊重他的意见,如果连天子都不能有自己的主张,那这天下安危看上去是人人都在负责,但实际上只会变成人人都不能为其负责!”

“既承天命,当受其重!”

“陛下没有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天子生杀他人就不忠其社稷,天子也不能因为我们不逢迎他就觉得我们是奸臣贼子!”

王家屏说后就挥袖离开了申时行这里。

申时行喟叹一声,然后就摇了摇头。

……

朱翊钧在散朝后就于花园内散起步来,申时行在早朝上的话,让他很受用,有种自己的主张真的有被尊重有被当成皇帝的感觉。

所以,朱翊钧在早朝上选择了保住申时行,没有滥用皇权,不管证据是否确凿,就罢免申时行。

因为这种能在乎他皇帝个人想法的大臣太少了。

哪怕是张居正其实更多的也只是忠于他的江山,对他个人感受没有那么在乎,不然,朱翊钧也不至于在张居正时代会有掀桌子的场面。

当然,朱翊钧也知道在乎他个人感受的大臣不一定是好人。

俗话说,忠言逆耳,人是需要保持一些理智才能成事的,不然就会被谄媚的人蒙蔽。

朱翊钧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也在想申时行会不会对自己这个皇帝更体谅,但相对而言,对整个国家和社稷的长远利益就没那么在乎。

但朱翊钧目前还没察觉出来,申时行在国家长远利益上有什么不够上心的地方存在。

朱翊钧觉得或许是因为申时行这一世已经因为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而发生了改变,所以才没表现得虽然在意皇帝的看法,但对整个国家和社稷的长远利益没有那么上心。

无论如何,朱翊钧都是没打算轻易换首辅的,他答应给申时行十年,那就得给申时行十年,让申时行用时间去证明自己到底对不对得起皇帝对他的信任。

至少目前来看,朱翊钧觉得申时行还是对得起自己和整个大明江山的。

首先濠镜和大宁收复了。

其次全民的确得到了来自对外开矿与对外贸易上的实惠,然后因为灾情产生的大量流民也总算是以迁移的方式得到了解决,而不是之前的时代需要用剿杀的方式去解决。

总之,朱翊钧对申时行还是很满意的,而没有受眼下天灾的影响。

谁让朱翊钧来自后世呢,他所受的教育让他不会相信天灾真的是跟一个人失德有关。

所以,他不会和许多大臣们一样,真的觉得天灾频发是有奸臣在朝。

但这个时代的确有很多人是相信“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也的确广有人信。

各种天灾的确会让这个时代的许多想到人事上的问题,许多大儒也总是相信圣人教义真的能影响物质,物质与道理是一体一元的,所以王阳明也有过对着竹子格物以求能悟出道理的行为。

故而,朱翊钧知道很多人因为天灾频发质疑申时行诽谤朝廷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眼下京畿的旱情的确在加剧。

连紫禁城御花园内的水潭都裸露出了水底里的全部石头,朱翊钧也不禁因此皱眉。

虽然他知道按照原历史的发展,从万历十年后,气候只会越来越糟糕,到崇祯年间加剧到直接年年有大灾,而被史学家称为“崇祯深渊”,但在设身处地地处于一个许久没下雨的环境,通过锦衣卫得知有京师百姓已经争水到杀人灭门的地步的情况下,朱翊钧还是很希望旱情能早些得到缓解的。

而恰在这时,内阁学士王家屏还是上了疏,请他这个皇帝亲自出城祭天祈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