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八十六章 议迎堡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

朝会。

心思各异的群臣们,再一次站到了一起。

礼部侍郎胡濙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为正统奸臣录总撰,初步编订正统年间谄媚王振、孙氏一党等臣八十一人,请陛下御览。”

八十一个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还只是初版!

很多人顿时交头议论,这个胡濙作为多朝老臣,办事还真是会替景泰着想,尽心尽力的去编撰这份奸臣录。

初版就涉及京官八十一人,真等他编完,岂不是我们这些在朝为官的,大部分都成正统一朝的奸臣了吗?

胡濙仿佛没有听到其余臣子对他的指指点点,在他看来,这帮人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更加高尚的想法。

王诚上前,将初版接来,随后交到在龙椅上坐着的朱棣手中。

底下的臣子很是疑惑,因为这次上前来的宦官是个生面孔。

或许王诚最近在内廷窜起来的很快,可这些眼比天高的朝臣们是不会去怎么关注内廷某个太监的起落的。

当王诚第一次站在奉天殿上,许多人都是懵了。

这家伙是谁?

兴安呢?

金英呢?

这二位大裆,才是众所周知的内廷扛把子啊!

正常情况下,的确该是兴安或是金英来做这件事。

此前,王诚不过才是个司礼监的第三秉笔,就算有乾清宫之便,如此重大的事,也不该由他这个内廷中的小辈来做。

但问题是,金英已经被拿下了。

金英在上次政变中,以勾结孙氏一族,蛊惑太后之罪被京营千总胡立率领京营兵士捉拿,虽然还没死,但是也正在被关押在南海子。

除非天神下凡来救,否则一辈子是出不来了。

所以作为第三秉笔的王诚,顺理成章地接任成为了当下司礼监的次笔。

兴安依旧是司礼监的掌印,可相比于杨善之流,在内廷供职数十年的老裆兴安却是十分清楚当下的局势。

对他而言,现在是该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兴安最近皆以告病为由拒绝出席朝会,借机澹出朝堂视野,就连司礼监的事务也逐渐移交次笔王诚办理。

对于这些,朱棣看在眼里,却是一直沉默。

所以皇帝的态度很明确,是有让王诚执掌司礼监的意思。

虽然兴安目前还是司礼监的掌印,可真正掌权的到底是谁,内廷的诸多宫娥、太监以及妃嫔们,全然明白。

王诚背靠景泰皇帝,打掉金英,压住兴安,俨然成为内廷如今唯一的大裆,也是从现在开始,继王振之后,内廷又出现了一位老祖宗。

这个老祖宗,正是朱棣一手提拔起来的王诚。

王诚的发家事迹和王振有些许相似之处,都是背靠皇帝的信任,才得以能在内廷呼风唤雨。

至于说王诚能打掉金英,压制兴安,则完全是因为他依附的朱棣掌握了大权,与他个人的能耐关系不大。

就算王诚本事再大,朱棣没有实权,他在内廷也完全不能和金英、兴安这两个老牌的大裆相抗衡。

这样看来,太监跟了一个好主子,是有多么重要。

但是相比于王振的祸国乱政,王诚就显得精明许多,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楚,做事很让朱棣放心。

兴安的明哲保身,为他避免了血光之灾,即便是王诚有心清算,碍于朱棣还没发话,也只好作罢。

朱棣不会滥杀,只会杀该杀的人。

兴安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老实,之前朱棣也大有招揽他的意思,兴安虽然没有完全靠过来,却也自此和孙若微断了联系。

要是再动手杀了他的全家,势必会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不分好赖一刀切,那就没有道理了。

对于王诚几次暗示想要除掉兴安的态度,朱棣一直都是比较暧昧,既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的意思。

所以,王诚一直都没敢去进一步对兴安下手。

他明白,如果这位皇帝真的有意除掉兴安,他会明说的,这种不清不楚的态度,其实就是还不想动手。

将名录接到手里,朱棣微蹙眉头,问道:“这里怎么还有王骥?把他的名字去掉!”

“王骥从朕有功,当加封,而不是论为奸臣。”

“你是怎么办事的?”

胡濙一副十分惊惧的样子,连忙说道:“陛下恕罪,是臣昏了头了,臣散朝便去带领编撰名录的臣工们连夜核对。”

“至于从前朝议王骥谄媚王振之事,也当重新核实再说了。”

“如此甚好,起来吧。”朱棣微微一笑,对底下说道:“王骥,这次你有大功,你放心,朕会封赏你的。”

王骥有些受宠若惊。

实在是没想到,这位新皇帝如此的圣明。

想他为朝廷征战沙场数十载,战功不敢说比宁阳候陈懋要高,但也绝对少不了多少,却因陷入王振阉党之祸晚节不保。

王骥之所以如今六十好几,还带着儿子亲自披挂上阵,就是连脸也不要了,彻底摒弃了自己的一声荣辱,所图的是子孙后世的福祉。

朱棣明白这一点,所以满足他,也是拉拢勋贵的手段。

王骥老泪纵横,只觉得再遇明主,恨不得一下子年轻三十岁,为眼前的皇帝继续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臣王骥谢陛下隆恩!”

“这些年,你受委屈了,朕如今给你平反,是你应得的。”朱棣示意他起来,随后转头问道:

“诸卿还有何事启奏?”

早等待多时的太常寺正卿许彬立即站出来,恭敬说道:“启奏陛下,臣提议迎回太上皇!”

“太上皇北狩多日,太后如今疯癫成症,想必就是思念恳切所致,如今孙氏一族造反被诛,概因咎由自取。”

“为太后所计,还请迎回太上皇!”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寂静下去。

迎回太上皇。

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实在太过敏感了。

景泰皇帝刚刚通过政变夺取大权,正在进行清算和封赏,如此短促的提及接回太上皇之事,明显是对皇帝宣战的举动。

许彬的话,就连王直和陈循这种老古董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这么大的事,你自己就提出来了?

这不是不把我们这些内阁的老臣放在眼里吗,迎回太上皇与否,该向皇帝建议的是内阁,而不是你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