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六十三章 辞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外头传来禀告声。

乾清宫来了人。

不是别人,正是魏珠,是来赏一品锅与吉祥盘的。

一品锅是飞龙汤锅。

热气腾腾的,是从御膳上赐下来的。

吉祥盘里是五个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取其“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之意。

魏珠进了屋子,有些意外。

堂屋空荡荡的,没有膳桌,可屋子里的饭菜味还没有散尽。

魏珠晓得这是来赏菜晚了,只做不知,道:“估摸皇上与娘娘们二更前去宁寿宫‘辞岁’……”

舒舒明白,这是提醒他们。

九阿哥是成年皇子,除了生母之外,宫妃都要按制规避。

要不然的话,就是冲撞,坏了规矩。

他们需要在帝妃“辞岁”前去宁寿宫。

九阿哥笑着拍了拍魏珠的肩膀,领了他的人情,想起一件事,道:“乾清宫的炮仗什么时候开始放?”

因为宫里防火,平日不允许放炮竹。

过年期间除外,从腊月十七开始,到正月二十日,允许在宫里放炮仗。

不过也有各种规矩限着。

魏珠躬身道:“照例要子初二刻开始,放到子正二刻,只放响炮,花炮要元宵节一起放……”

九阿哥点头,低头看了看身上,今天没有挂荷包。

舒舒早已示意核桃取了荷包,塞给九阿哥。

九阿哥觉得沉甸甸的压手,捏了捏,心里有了大概,里面是两枚金如意,是外头孝敬进来的年礼。

跟那些几钱、一两的金锞子不同,这一对金如意加起来四两。

这可不是寻常赏封。

不过想着大过年的,九阿哥也就不心疼了,就痛快的丢到魏珠怀里道:“今年得了不少孝敬,这是分润你的!爷前头还留了两箱坐地小花炮,现下也用不上了,你要是得闲,可以拿去放了……”

魏珠再稳重也只有十四岁,得了赏高兴,听说要放炮更欢喜,道:“奴才正好那个时候交班,到时候要是九爷不嫌闹腾,奴才就带两人在花园门口放了……”

阿哥所这边的甬道出去,就是御花园门口。

九阿哥点点头,那样的话,他可以带了舒舒在旁边看着。

虽然不能自己放花炮玩,也能过个眼瘾。

魏珠刚走,宁寿宫的赏到了。

一个珠宝盒。

是个三层的圆木盒,外头镶嵌着珍珠、宝石,看着很是华丽。

这个名为珠宝盒,实际上是消夜盒,守岁用的。

第一层是糖,松子糖、酥糖、八宝糖、核桃沾等。

第二层是各色奶点心,有奶饼、奶豆、奶卷、奶条等。

第三层是干果蜜饯,松子、榛子、山核桃、葡萄干、柿饼、蜜枣等。

舒舒与九阿哥也没有耽搁,先打发何玉柱去几个阿哥所催催,随后两人也穿戴起来。

大家要去宁寿宫“辞岁”。

至于宜妃那里,这两天是宫里团圆宴,跟着嫔妃陪皇上,暂时没时间搭理儿子儿媳。

两口子初一上午过去磕头就行。

等到何玉柱回来,晓得几个阿哥都准备好了,出来了,夫妻俩也从二所出来。

整个阿哥所的甬道,都是灯火通明。

今晚各处悬挂的宫灯要点通宵,也比平常日子挂的稠密。

舒舒回头看了眼二所门口。

白底彩画的门神,白底黑字的对联。

这不是因为夫妻俩孝期什么的,而是满人在关外尚白忌红的缘故。

也可能因为宫里都是红彤彤的,各个宫殿都是红色大门门框,贴了红对子也不显,就自然而然将关外的习俗融合进宫中,挂的是白色对联。

大家都穿的严严实实的,随行太监挑着灯笼,一路熘达到宁寿宫。

宁寿宫里十分热闹。

原来是搭建了戏台。

有教坊司的小太监们在演猴戏,金猴闹春。

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旧俗,也设了教坊司,用于节庆大典活动时的献戏。

只是从顺治朝开始,停止了教坊司妇女入宫奏乐,改用太监承应。

太后这边的年夜饭还在进行中。

太后在太妃与格格们陪伴下,没有几个动快子的,都在兴致勃勃的看戏。

老人家不爱听那些伊伊呀呀带台词的,就喜欢这种看着欢快的。

“赏!”

随着老太太的放赏声,有太监将准备好的新钱放在托盘里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哗啦哗啦”的铜钱落地声,小猴子都对着太后作揖。

眼见着孙子、孙媳妇到了,太后笑着对他们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着的格格们早已经起了。

有人铺了锦垫,大家都跪了。

太后笑着叫起,道:“压岁钱早准备好了!”

白嬷嬷在旁,端了个托盘,上面是几个金色宁缎荷包。

其中一对鸳鸯样式的是舒舒与九阿哥的,其他几个绣着蝙蝠的,是几个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晓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边,腰上也挂着蝙蝠荷包。

原来他早就过来了,刚才去后台看热闹去了。

这会儿功夫,外头就有太监进来禀告。

太子、太子妃带着皇孙来“辞岁”。

太后连忙叫进。

随后,太子与太子妃进来,后头跟着两个嬷嬷,牵着两位年长的皇孙。

太子与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后的皇孙穿着宝蓝色彩褂。

为首的小阿哥已经八、九岁年纪,就是太子长子,被称为“毓庆宫大阿哥”。

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着比十五阿哥还小些。

见到那小阿哥时候,舒舒多看了几眼,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嫡长孙弘皙。

现在还只是个奶娃娃的。

他自诩嫡皇孙也不算错,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后来为太子侧福晋。

按照满洲旧俗,在胞兄殇了后,他确实算上嫡长孙。

太子妃的嫡长女,还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应该是年岁小的缘故,没有带出来。

因为要避让宫妃,太子一家来的匆匆,去的匆匆,也是磕了头,领了压岁荷包。

而后,是太子妃给诸位小叔子、小姑子准备的荷包。

舒舒这个小嫂子,从了太子妃的例,也派了一圈荷包出去。

她还多预备了几个,就是给毓庆宫四位小阿哥、小格格的。

等到大家从宁寿宫出来,就听到乾清宫方向传来炮仗声。

这是年节期间圣驾出行,过一道门,就要放一次炮仗。

相当于用炮仗取代了响鞭。

舒舒一行就没有耽搁,直接回到阿哥所这边了。

大家要回各所守岁,九阿哥提醒几个弟弟道:“我那先头收着两筐花炮,一会儿魏珠过来放炮,你们吃完饺子记得出来……”

十阿哥与十三阿哥听了,都带了兴趣。

十二阿哥也点头应了。

夫妻两个回了二所,去了外头衣裳,外头响起了二更鼓声。

今晚要守岁。

到了半夜,还要吃一顿长寿菜馅的素饺子。

东次间炕桌上,摆着两份吉祥盘与消夜盒。

一份是乾清宫与宁寿宫赐的,一份是二所自己预备的。

夫妻俩对坐,都有些无聊。

九阿哥掐着手指头道:“还有一个半时辰才吃饺子、看放炮,然后就要熬到天亮……”

既是守岁,自然是守到五更毕才算完。

次日正旦有朝贺,随后跟着皇上去宁寿宫磕头,中午的时候就是乾清宫的宗亲宴。

九阿哥都要跟着,中间还要抽空回来一趟,带舒舒去翊坤宫磕头。

舒舒这里,只需要去翊坤宫,然后就没事了。

小椿进来了,是崔公公带了何玉柱他们要来给主子们“辞岁”。

九阿哥点头叫见。

崔总管进来就要磕头,九阿哥直接叫何玉柱扶了,道:“谙达就别动胳膊腿了,让崔百岁那小子代磕吧!”

之前舒舒吩咐李银,要补几个太监,最后定了两个。

其中一个是崔公公的同乡,还是同姓晚辈,就是这个崔百岁。

年岁与何玉柱他们相彷,看着老实木讷,现在负责二所门禁。

虽没有认什么干爹、师傅之类的,可是崔百岁也待崔公公极恭敬。

九阿哥见了,也是乐见其成。

崔总管没有坚持,就由崔百岁代他给主子们行礼。

除了崔百岁,还有个御膳房调来的太监,是孙金同年入宫的小伙伴,叫周松,看着胖乎乎的,长了个好脾气的模样。

九阿哥觉得两人的名字不错,就没有改名,依旧让他们用了原名。

舒舒在银钱上从不小气,尤其是手下人。

不过今年二所定了新的奖赏制度,那就不好破例。

因此几位太监的赏就分了三等。

头一等是何玉柱、孙金两个,两人跟着主子出门,操劳辛苦,年赏就是双倍,一人四个荷包。

崔总管与李银这里,看家有功,本来也应该是双倍赏,可是因门户不严,出了纰漏,年赏就减成了单份,一人两个荷包。

崔百岁与周松初来乍到,没有什么功劳,就只有半份年赏,一人一个荷包。

舒舒之前就发过话,改了之前的赏赐规矩,今天也没有啰嗦去解释什么。

只是在众人退出去前,将几桉上的吉祥盒赐了崔总管。

早在除夕前,给齐嬷嬷预备衣裳的时候,舒舒也叫人给崔总管预备了一份。

至今为止,主仆还算默契,也不担心他会为赏银减半心生不满。

从崔总管这个大头头执行新规矩,下边小的也都跟着老实了。

等到太监们下去,齐嬷嬷带着八个丫头来了。

有崔总管的例在前,舒舒也没有让齐嬷嬷跪拜,让小棠替了。

而后,核桃、小榆、小棠、小松都是四个荷包。

齐嬷嬷与小椿、花生、桂圆、榛子是两个。

等到众人下去,小椿与核桃想要留着服侍茶水。

舒舒指了指炕几上二所预备的消夜盒,道:“不用你们守着,去陪嬷嬷守岁吧……”

*

上一章有个BUG,初一是乾清宫宗亲宴,初二才是朝臣宴,已修改。

明天开始第一更改成早上九点。

下一章会在9月14号早9点更新,本书首发起点,欢迎大家来起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