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零八章 出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江镇节度府,管军民两政,军政如今紧锣密鼓的行动,牵扯了唐清安大部分的精力。

但是民政也不能放下。

“战事未雨绸缪,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抽空见了冯胜之,顾应时,唐清安慎重的交代,关于今年年初的屯田,以及播种事宜。

民政发展的好,唐清安就不怕今年的战事遇挫。

军队稳打稳扎,哪怕打不赢,也不至于大败。

而他背后有数百万辽民的支撑,不同于历史上的东北大帅入关。

战事上一次的失败,则万事皆空,军心低落,导致他灰熘熘的退回东北。

对于攻打蛮族。

金江镇民心旺盛。

哪怕今年战败,明年再战,明年战败,后年再战。

他有这个底气和蛮族来消耗。

倒是要看看,蛮族是否有这份元气,来跟他比拼如此的消耗。

比消耗,靠的就是民政。

民政做的好,才有实力来比拼潜力。

不然落得历史上毛文龙的东江镇的结局,空有辽民而无粮食,无力发挥力量,只能困顿于断粮之局。

目前金江镇的地盘不大,可是多年来的努力,做到养活数百万辽民,已经有了这个雏形。

可是如果今年战事不顺,他观朝廷的形势,明年是不可能如今年一般,还有这么多的积蓄来支持他的。

那么金江镇越往后,就越需要靠自己。

当然。

如果一战而胜之,以新收复的平原地带,则立马缓解金江镇的粮荒,并且能收拢福建沿海各地的无地之民。

不过这是最好的结局,唐清安也要考虑坏的结局。

“你们建议的,成立新的衙门,专门负责农事,收集全国的好的耕作,并且研究更好的耕作方式,这是值得肯定的。”

唐清安夸赞道。

耕作方式,是一直进步的,汉朝时的田亩产出,是一个顶峰,宋朝的田亩产出同样是一个顶峰。

而到了前明,田亩产出又到了一个顶峰。

朝鲜如今的耕作方式就很落后,原本的历史上,随着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大量的辽民涌入朝鲜。

为朝鲜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方式,让朝鲜各地官府学会了如何新修水利,学会了插秧法。

水利工程,促进了田亩的增加,先进的插秧法,则使得田亩产出增加,因此朝鲜的人口,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开始暴增。

前明为上朝天国,并不只是形势上的,文化上民生上,方方面面碾压周边的国家。

大周承袭大明,并无大的变化。

北方地区现在是麦粟复种,南方许多地区,原来是单一的一季晚稻。

初春播种,九月底十月出收。

优点是生长时间长,冬季田休闲,单产较高。

逐渐发展为芒种节,白露节收的中稻,变为麦类作物,与晚稻谷在水田内的轮作两熟制。

稻麦两熟,亩产量低,但是加起来的亩产,要比单一亩产还是要高的。

还有其他地方不一而定,例如有的地方虽然是两季,但晚稻或者中稻以前的作物,不是麦而是油菜,蚕豆,豌豆,大豆,绿豆等作物。

还有些地方,是中稻与其他作物轮作,如荞麦,绿肥,亚麻等等。

还有的地方消息闭塞,仍然还是一季晚稻。

田亩的产出,各地的情况也不同,高的很高,例如嘉兴湖州地区,亩产四五石,低的也很低等等。

高产和地产,都不能作为代表。

总之,大周国内的亩产,平均下来后。

南方一季的亩产为两石七斗二升,稻豆轮作,或麦稻轮作,田亩中稻两石,麦一石或豆一石。

北方地区,夏麦秋粟,合起来高于两石,如果只种一季,则将近两石。

“番米要大力推广。”

田亩以如今的耕作方式,已经达到了上限,唯有新的农作物,能提高亩产。

唐清安对于各种资料虽然有些认识,但是五谷不分,只能以自己知道的知识,交代众人。

对于将军引进来的番米,冯胜之和顾应时还是认可的。

“用番米来轮作,比原来的轮作方式,产量逐年在提高,的确值得大规模推广。”

小书亭

冯胜之建议道。

“未光复辽东前,番米仍然以海岛为主,如果今年大胜,则开始在金州推广番米。”

“将军的建议是稳重之言。”

顾应时点头。

番米乃利器,的确不能被敌人所得。

此物在各岛试种,到如今产量越来越大,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成为了当地百姓常用之物。

唐清安没有怀疑过番米。

他穿越前的时代,很多人对于这方面,没有看过史料和研究,只根据自媒体的言论而妄言。

他虽然也不懂,可是后世的研究者是确认过的,他信科学,不信民科。

在明清时期,各种轮作方式。

如果用玉米或者甘薯参加轮作复种,亩产量要比其余农作物,增产百分之二十三点七五。

在嘉庆十七年,玉米甘薯的增产出来的产量,对比原来的农作物产量。

人均在原来的收获上,多出了九十斤的口粮。

后世的学者,已经做了详细的定论。

这人均多出来的九十斤的口粮,才是清朝人口暴增,比前明还要多出一亿多人口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为任何政策,而是因为粮食的增加。

而番米,玉米都是明朝引进的。

番米引进的最晚,万历末年才在福建开始试种,玉米进入的时期虽然早,却是由西南从国外引进,在云南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种植。

两物都不是清朝引进的,不过是享受了前明的余荫。

连盟友蒙古,都向对方施行减丁政策,如何会愿意汉族人口暴增,岂不是自相矛盾。

“将军所言的还有一利物,为何不见动静?”

冯胜之急切的问道。

以前将军说言,有几样新物,能带来大利,冯胜之等人,并不以为意。

他们深知将军,从小在薛家做学徒,没有干过农活,说句不敬的话,就是五谷不分,如何懂田亩上的事务。

原本是以为,将军从小是商柜上的学徒,来往打交道的人多,将军可能听信了一些流言而已。

可是真见到了番米的好处,才晓得将军竟然不是虚言。

这就了不得了。

大周田亩的发展,已经陷入了瓶颈。

想要增加粮食,唯有开垦新田。

可是新田开垦不易,而如果有了这等利物,那还得了,可以说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听到冯胜之的言论,唐清安倒是不认同。

“再好的东西,也需要人来维护,如果制度不明,积弊日甚,犹如国内的形势。

哪怕有此两物,不过是为一些人提供了更多的奢靡罢了,好处也落不到百姓头上。”

强调了人的作用,唐清安才感叹道。

“前番李成梁在济州岛,询问过来贸易的占领吕宋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否认有此物。”

“真的没有吗?”

冯胜之怀疑的问道。

唐清安摇了摇头。

“肯定是有的,不过不想给罢了。”

西班牙从美洲带来番薯,在吕宋内城让人种植,以及历史上,陈振龙冒死,偷带回几根番薯藤回国。

同样是后世史料记载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各样的言论开始冒了出来,全部来自于自媒体。

什么甘薯,玉米产量没有这么高,作用没有那么大,什么番薯不是陈振龙从吕宋带回去等等。

前者不提,陈振龙带回番薯藤,是史料明确记载的,其余的途径,则是相传。

而且哪怕是相传,也说了互不影响,同时传入,并没有否认陈振龙带回番薯藤的事迹。

再论前者,问则不知来处,反正就是一张嘴。

不提后世学者的各种研究报告,不提史料的记载,只清朝的各地的地方志上。

就明确记载了甘薯如何有利,百姓如何耕种,如何以甘薯为粮云云。

一说就是没有化肥不可能高产。

清朝有化肥?

反正就是全力以赴的否认这些事务,功劳全部要归于清朝皇帝圣明的政策。

唐清安自问,遍观后世科学之下所出的政策,也做不到粮食不增加,而同样的田亩,养活近两倍的人口。

听到将军的说法,冯胜之皱起了眉头。

“此等利物,我金江镇应用尽方法,无论如何也要获得。”

如果真像将军所言,能达到增产近三成,哪怕只是增产五分,放在全国的亩产,也是不可计量的。

值得金江镇用尽所有的力气。

“我会想办法的。”

唐清安说道。

陈振龙一介商贾,文不成武不就,生意做得也不大,就因为此事,被后人熟知而尊敬。

如今的时空,没有陈振龙这等英雄,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破局之法,目前唯有海外汉民。

至于强迫吕宋的西班牙,以西班牙如今的狂傲,除非攻破吕宋西班牙修建的城池。

现在金江镇连身侧的蛮族都未解决,如何能派大军远赴海外。

且不先解决西班牙人的战舰,又如何能轻易的派运兵船,哪怕只沉没一艘,都是损失惨重。

“此物如今还指望不上,精力还是放在各地的屯田之事上吧。”

唐清安强调。

冯胜之和顾应时,两人领命而去。

将军并没有因为形势的发展,而放松开垦新田。

反而因为地盘的增加,百姓的暴增,对于开垦新田之事,要求的更多。

今年又是一百万亩新田的目标。

让金江镇的官员,才过了一个安逸年,就犹如陀螺一般,又忙碌了起来。

......

“金江镇各军调动严密,结合年前收集的讯息,可以肯定金江镇,一定会来攻打我国。”

沉阳。

大殿内。

皇台吉招来众贝勒,将领,以及断事官等。

一脸的严肃。

不光是他如此,众人都神情不定。

“他要战,那便战。”

资历最足的代善,坚定的回复皇台吉。

此事。

他绝对不会拖皇台吉的后腿。

皇台吉频繁的出招,变动蛮族的局面,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不少人围到了代善身旁,想要代善出头反对皇台吉。

代善从小跟随父亲征战八方,建立蛮国。

他既然放弃了争夺汗位,同样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参与建立的蛮国,落入败局。

看见代善的态度,皇台吉内心松了口气。

神色自如。

犹如老奴般的口谕,向众人宣示道。

“那么,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