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使命 > 第1576章 热河战役(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根据周大福所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所有部队除了已经渗透到丰宁、喀喇沁等地的几个团外,剩余的主力部队兵分两路,一路则是出兵围场,然后南下进攻隆化,这一路大概有五个团的兵力。

而另一路则是由喀喇沁旗南下,直逼重镇七家镇,然后由这里直插承德城。

这路部队则是有八个团,另外还有大量的精锐部队,甚至于还包括一支实力不弱的装甲部队。

围场镇是围场县的县城所在地,是一个建立时间不长的小县,其人口只有不到一万人。

但是由于这里是承德北上赤峰、通辽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距离承德北门户隆化县城只有八十余公里,所以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而且围场当年还是满清皇室打猎的地方,尽管大清已经亡了,但是每年来这里打猎度假的日伪军高层就有不少,比如说关东军原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在任期间每年至少来两次,甚至于伪满政府的执政也曾来过这里。

正因为如此,所以日军在这里驻扎了不少军队,平时驻军一般不会少于一个步兵大队。

眼下这里就成了国军夺取热河的第一道防线,也成了此次战役最先交火的地方。

9月1日夜9点十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急行军,第七纵队总指挥尤克勇指挥部队抵达了围场镇外围。

部队稍事休息,尤克勇就命令前线的部队做好准备,二十分钟后发动对围场镇日军的进攻。

由于国军已经在朝阳、阜新一线发动了强悍而又凌厉的进攻,而且这些地方距离承德并不是很远,尽管日军并不知道国军有意夺取承德,但是加强戒备是必然的。

要知道山田乙三大将虽然魄力不是很足,但却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战术指挥方面颇有造诣,他不会不命令热河境内的守军戒备的。

而且这一路下来,尤克勇等人已经察觉围场外围的据点已经全部撤掉了,炮楼和阵地全部放弃,守军消失无踪,显然是已经收缩到了城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克勇等人只能将进攻的时间定在晚上,趁着日军将外围据点撤掉的有利时机,突然将主力部队运动到围城城下,并突然发动进攻。

9点半,总攻开始了!

由于围城城不是很大,根本就摆不开五个团的重兵,所以尤克勇一边命令两个团的部队南下围场,剩下三个团则是将围场团团围住,展开全面进攻。

三个团部分主攻佯攻,几个方向上全都是主攻,谁先进城首功就是谁的。

“轰轰轰...”

在大炮的轰鸣下,此次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十分钟的炮击过后,国军的战士们熟练地靠近了日军阵地,此时的日军的外围阵地上已经是是硝烟弥漫,根本看不清敌人战壕里的鬼子。

但是很有经验的战士却知道,这点炮击对于有坚固工事的鬼子来说威胁并不大,尤其是眼下不管是日军还是国军都有挖防炮洞的习惯,所以第一轮进攻很谨慎。

果不其然,当国军的士兵靠近到距离日军阵地不足八十米的距离时,日军的阵地上顿时热闹起来,所有的轻重火力同时向一营开火,而日军的炮兵也在这时开始反击。

十分钟的报复性炮击给国军的进攻部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随即就被7纵的炮兵团给压制住了,围场城里区区一个中队的炮兵很快就哑火了。

想想也是,七纵的炮兵可是一个装备有25门山炮和8门野炮的加强团,就算是对上日军的炮兵联队也一点都不差,而小鬼子的炮兵中队一般只是装备8门小口径的迫击炮,至多再加两门步兵炮,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

在秒杀掉日军的炮兵部队之后,炮团继续发威,再次对日军的前沿阵地发动进攻。

然而围场可是当年满清帝国为皇家准备的围猎场,为了皇室的安全,这里的城池虽说不大,但是修建的却非常的坚固。

而且日军在进占了围场之后,也对这里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尤其是近段时间,在赤峰失守后,关东军司令部已经预料到热河迟早会成为中国军队眼里的猎物,因此命令热河的守军征集了大量的老百姓修建工事。

此时的围场城不但有战壕和炮楼,甚至于在城外还修建了不少钢筋水泥铸就的碉堡,加上轻重机枪等自动火力,仿佛在城外弄了一个乌龟壳。

而面对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即便是敌军只有千余人,但是尤克勇等人依旧感觉到了压力。

此外,外围的日伪军的战斗意志也很顽强,在察觉被包围之后非但没有投降或者是突围,反而立即投入战斗,进行反击。

在日军的反击下,尤克勇所部连续两次进攻都失利了,所部伤亡不小。

外围的部队联系两次进攻失利,这让负责指挥的前线指挥官感觉到了压力,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仗的意义。

总部为了这一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他们首战失利的话,这对于接下来的战斗而言是多大的打击啊!

有鉴于此,一纵一团的团长林建强亲自到一线督战,对北门主阵地的日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轰、轰、轰!”

在炮兵的掩护下,一团的攻击开始了!

不同于之前的试探性进攻那样温柔,第三次进攻显然是动了真格了,异常的狂暴。

这次一团直接投入的兵力超过了500人,但分成两个批次,一个批次的部队手里扛着自制掩体,紧随其后的机枪部队,第二个批次的才是普通步兵。

所谓的自制掩体其实就是将战场上缴获的坦克或者是装甲车的正面装甲拆下来,然后配上木头架子并在外面蒙上湿棉被。

这玩意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盾牌一样,往阵地前面一放,不管是机枪还是步枪,打上去都没啥卵用,甚至于连叮叮当当的声音都不会发出。

有了这玩意儿当掩体,部队的伤亡就小多了。

其实进攻作战最害怕的便是对方有完善且坚固的工事,而作为进攻的一方却只能靠血肉之躯硬拼,就比如说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在关家脑和日军打的那一仗,两万八路军对战五百日军,最后自身伤亡两千人,却未能全歼区区五百鬼子兵。

这不是说八路军的战斗真的差到和小鬼子能达到20比1的差距,虽说八路军确实战斗力不如日军,但是也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差距,之所以打成那个样子,主要还是因为日军当时占据了绝对的地形优势,而八路军却没有克制对方的办法,只能强攻。

而强攻也就算了,八路军还没有火炮压制对方的自动火力,最终造成了关家脑战役的失利。

而在整个进攻的过程中,部队在靠近关家脑主阵地的时候伤亡最大,大部分部队都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最后拼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伤亡。

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所以李国耀命令各部队都或多或少要准备一些这样的掩体,为部队攻坚作战提供掩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