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直壳鹦鹉螺的螺壳,实际上是完全不具备研究价值的。
关于直壳鹦鹉螺为什么能够成为海洋霸主,也有生物学家们认为,直壳鹦鹉螺只能在猎物接近后,依托触手,将猎物抓住,面对别的海洋掠食者,直壳鹦鹉螺是凭借自己庞大的体型,以及坚硬的外壳,使得很少有其它类别的猎手能够威胁到它们,进而成为海洋霸主的。
总之就是胜之不武,直壳鹦鹉螺的实际战力远远低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战绩。
但没有将直壳鹦鹉螺的螺壳真正研究透前,任何海洋生物学的专家,都不会放弃任何可研究直壳鹦鹉螺的机会。
李从文现在就是这样。
直壳鹦鹉螺是非常不幸的,遭遇到了奥陶纪时期的物种大灭绝。
这场物种大灭绝对于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直壳鹦鹉螺来说影响巨大。
在大灾难灭前,过去许多体型庞大的种群,因为需要大量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机能,而未能渡过食物贵乏的年代,同时它们沉重庞大的外壳,也使得它们无法进行长距离迁徙或者是进入深海躲避灾难。
最终虽然一些直壳鹦鹉螺躲过了这场物种大灭绝,但是直壳鹦鹉螺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同时一个更为关键的是,幸存下来的直壳鹦鹉螺,大多是一些体型较小的种群。
因此直壳鹦鹉螺从食物链顶端跌下,成为了曾经是它们猎物的板足鲎的食物。
时至今日,直壳鹦鹉螺已经彻底灭绝,要想在海洋内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直壳鹦鹉螺的螺壳,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李从文起身,朝前走到一个放在书柜下的大号保险柜蹲下身去,输入密码,将保险柜打开,然后又从里边拿出一个小号的保险柜,将其打开后,他从里边取出来一个首饰盒大小的钢制盒子。
那个盒子上竟然还有密码。
李轩心底滴咕,这里边到底藏的是个啥,保护这么严格,偏偏又放在这间办公室里。
等那个小刚壳被打开后,里边躺着的,竟然是一张内存卡。
最普通的那种,储量也很小。
李从文捏起那张内存卡,将其放入一个读卡器内,然后插在电脑的主机上。
他先是关闭了几个文件,然后才点卡那张内存卡,在里边找到一份文件打开。
“李轩,你过来。”李从文扭头看向李轩。
李轩连忙走过去。
李从文指了指电脑,“这是我收集到的有关直壳鹦鹉螺的资料,你仔细看看,再仔细回想一下,你看到的那个海螺,到底是不是直壳鹦鹉螺。”
“我看看。”李轩弯下腰,就要朝电脑上看去。
李从文这时候却站起身,“你坐下看吧。”
“是,谢谢老师。”
说真的,李轩其实对这所谓的直壳鹦鹉螺,也是非常好奇的。
奥陶纪,是海生无嵴椎动物真正达到繁盛的时期,也是这些生物发生明显的生态分异的时期。
众所周知,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
很是熟悉鲨鱼、鲸鱼、巨型章鱼的李轩一直到现在,都很难能想象出,鹦鹉螺它曾经也是海洋霸主。
李从文让李轩看的这份资料,先是介绍了当时的环境。
这点李轩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就直接跳过了。
奥陶纪是历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
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海相地层。
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这些李轩都是知道的。
看完这些环境资料,才是真正介绍直壳鹦鹉螺的资料。
在奥陶纪的海洋里,直壳鹦鹉螺身体无比巨大,堪称顶级掠食者。
直壳鹦鹉螺能够成为海洋霸主,有着属于它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部分直壳鹦鹉螺长可达十一米,它是鹦鹉螺、章鱼等头足类软体动物的祖先。
这种奥陶纪肉食性动物胃口非常不错。
它们在大海中横行无敌,经常袭击或吞食大量的三叶虫、海蝎子等节肢类动物,有时候也会攻击鱼类。
直壳鹦鹉螺的软体居住在一个很长且薄的圆锥型壳里。
这份资料虽然不长,但非常的详细。
李从文甚至确定,直壳鹦鹉螺它没有鳍和尾巴,沿着它的下腹部有一根柔韧的圆锥型的肉质管子。
直壳鹦鹉螺利用这个管子吸进海水,再施加压力从反方向排出海水从而到达它想去的任何地方,并调节壳中小室中的水量来控制其垂直位置。
另外,李从文还标注出,当直壳鹦鹉螺进食时,可能直壳鹦鹉螺的嘴和长触手会从壳粗大的一端伸缩出来,用它的触手和鸟嘴一样的嘴将捕获物撕裂。
李从文还猜测,在那个海洋无嵴椎动物鼎盛的时代,直壳鹦鹉螺就是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勐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
那时候,直壳鹦鹉螺遇到的最强竞争对手是板足鲎,两者在寒武纪中期展开过进化赛,直到寒武纪末期,直壳鹦鹉螺都处于上风。
待到寒武纪大爆炸,直壳鹦鹉螺元气大伤,最终输给了板足鲎,但在海洋里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地位。
到了泥盆纪,由于邓氏鱼的出现,海中的板足鲎被迫迁到陆地,直壳鹦鹉螺无法上岸,遭到邓氏鱼的压迫,彻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再由二叠纪的旋齿鲨的出现,使得直壳鹦鹉螺家族奄奄一息,到了三叠纪,鱼龙统治海洋,直壳鹦鹉螺彻底灭绝。
但其中的一部分躲入深海,退化成了今天的曲壳鹦鹉螺。
“退化?”李轩抬起头,很是惊讶的看着李从文。
李从文身材很高,腿很长,此刻他正坐在办公桌上,脚踩着地面剥着一个砂糖桔。
见李轩问话,他很是自然的点点头,“对的,没错,就是退化,我始终认为,经过数亿年的演变,鹦鹉螺这种生物,非但没有进化,反而是在不断的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