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七月初九,开封督军府的会议室中,联省的军政大员基本都到齐了,就连很少露面的联省议会议长朱万文、联省大法官史可法也到场了。从执政官洪承畴起,联省衙门的六房官员全部到齐,科道御史也来了不少,所以后排也坐满了人。
会议桌的一端坐着朱万化,他的左侧是大都督朱大典,右侧是执政官洪承畴。
会议首先由陆军总监朱万杰介绍情况,四川投靠联省的由来,以及四川省当前的实际状态,各个府县的大致情况。
然后就是朱万化的主旨讲话,定一个框架,就是说今天召集联省众多大员要议何事?
他说道:“今天的议题应该是四川官员加入联省提出的附带的条件,我联省应该如何答复,才能更好的解决四川的问题。这些条件今天需要议一下,但是我认为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议题是什么呢?
加入联省的省份,四川不是第一个,但是他的特殊情况却是第一个。什么特殊情况呢?是迫不得已,被逼到了绝路了!我们联省其他的省加入时都不是这种状态。我们的国防军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剿匪的行动,使得四川的官员无法向朝廷交代了,四川官员们个人的前途、安危不保,在这种局面之下,他们不得不选择加入联省。这就是说,四川的官员们现在想的不是宪政,不是改革,他们对于旧的制度,对于官府行政的弊端没有认识,对宪政也没有认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四川的改制,建立新的官府,建立议会,处理地方军,就应该有一些必要的办法,否则,就会出问题,就会有后遗症,也可能会出现打着联省的旗号,而不执行联省的行政政策,甚至更严重的事端。因此,官府改制、建立议会、整编地方军等改制的事务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实施?这就是今天的主要议题。
其次就是要派出一个使团到四川,这个使团的人选今天也要定一下。
这些内容议好了,对四川官员的答复也就有了。
今后还会有其他省,还会有其他的原因加入联省的,今天议论的好,也给明日之事指一条路。
各位官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解决好四川的问题。”
如果单纯议论四川官员的要求条件,是容易的,朱万化这么一说,题目就复杂了,各位官员都深思起来,一时就冷了场,只听到喝茶声。
在大明的朝堂上,是不能喝茶的,但是督军府的会议室中,每人面前一个大号的茶杯,开会之前,佣人已经倒好了茶,每人一杯。用大杯子,就是避免中间添茶水。这就是现代人的会议室习惯了,不过大明的官员们觉得蛮舒服,只是有点不敢喝茶,怕不恭敬。除了督军府,他们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茶杯,不过这个杯子大而不俗,它是明瓷(骨瓷)的,质地坚实细腻。
过了一会,洪承畴说话了,他说道:“督军大人,蜀地官员要求保留原品级,我们可以答应,但是要告诉他们,不能排除个别人的调整,第一,贪赃枉法者不能任用;第二,庸才,不能胜任者可能降级使用。我们可以给一些优厚的卸任返乡条件,不能胡乱的任用。对于督军大人的忧虑,在下提一个建议:在联省的范围内交换官员,特别是县级的官员,川蜀的官员调到其他省,四川县级官员大体上应该是其他省调换过来的。然后再辅助以学习、教育,就可以转化他们了,同时也可保四川的新政不走样。”
执政副官兼吏房侍郎孙元化说道:“督军大人,下官同意洪执政官的话,我们也有十来个省份了,每个省交换三五名官员足以,对于各省都不伤大体。川蜀的官员任职之前,还是要集中学习一下,特别是宪政,大政方针还是不能错的。”
吏房管官员,他把洪承畴的意见具体化了。
朱万化点头说道:“二位说的都是好办法。”
思路打开,会场就活跃了。
朱万文说道:“四川议会组建应该当先,我们联省议会可以派出一批专职的雇员,用两三名老资格的议员领衔,到四川协助他们把议会建好,特别是财政公署要尽快开始署理监督四川的财政,四川的官员首先应该懂得议会的作用。如此,大局稳矣。”
史可法也说话了:“督军大人,眼下基层法官多是指定的,然后由议会通过认可,在四川可否直接走上正规,议会建立之后,由上一级的法官推荐,并且由上一级议会投票通过,到最高法官处批准。比如县级的法官,就是省级推荐、省议会通过的。这就可保四川公正地执行联省的律法了。”
一位议长,一位大法官都很尽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朱大典说道:“军队乃社会安定之本,也是宪政之本,因此,四川原有的官军全部要遣散,取消卫所兵的军户籍,改为平民户籍。原有的军官大体上不能继续录用,也遣散为民籍,个别录用的要大都督府批准。对军官的财产、土地可以放宽尺度给予保护,对他们依然沿用民不举官不究之规。从官军的兵源中择其优者充实武警、警察、保安镖局。四川的私人武装很严重,要严厉的整治,强制解散,不服从的坚决镇压,绝不可手软,这是四川稳定的基本条件。”
新任的工部尚书周延儒说道:“督军大人,蜀地偏僻,与外界交通不便,唯有一条长江航路,通往湖广。下官以为,其北方的交通尚可有所作为。川北到汉中的交通并无大的险阻,可以修缮扩建为马车通行之路。汉中的汉水可以通往襄樊、南阳,褒斜道通往宝鸡关中。褒斜道的栈道也有修缮加固的必要。如此一来就使得川蜀北方通道畅通了,川蜀乃富足之地,他与西北各省的贸易定然丰厚,其中的商机不可不察。”
这老夫子还是有眼光,川蜀与西北的互补性极强,如果道路畅通,可是比江南货物的优势大多了,例如茶叶、丝绸、棉布、稻米。
执政副官兼兵房侍郎朱万武说道:“督军大人,周尚书之议下官赞同。川蜀向南到云贵同样有交通问题,向南的交通也要开始策划建设。但是向南的路都是崇山峻岭,修路艰难,眼下只有驮马之路。下官建议,我们也像修铁路那样,不怕慢,每年都有进度。对于云贵两省来说,我们的交通到了,影响也就到了。云南乃边疆之地,是必须要道路畅通的,否则,一旦有战事,我们调兵就艰难了。”
从保卫边疆的角度说朱万武的谋划意义巨大。
朱大典又说道:“以我之见,省一级的官员不要调离四川,首先宪政执行的好坏主要因于县乡级的官员。其次是省级官员在天下的名声大,巡抚、布政使等保留下来能够稳定天下之心。”
这个话是有见识的,四川巡抚刘汉儒、布政使樊福德全部留任。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这两个官职在联省是没有的,但是有的职位可以对应。例如,四川省武警总队的队长就相当于都指挥使;省警察总局的局长,或者省级法院的院长则对应着提刑按察使的职责。安排这种职位就可以了。
会议逐渐活跃起来,话题也就多了。
礼房侍郎孙和京说道:“督军大人,川蜀乃富庶之地,川蜀之富庶就得益于都江堰,由此可见水利工程之重要,川蜀的江河水量充沛,只要仔细的勘察,不少地方还可以建造很好的水利工程,可以造就出更多的像成都平原那样的富庶之地。可是,富庶之地就可以安享其成,止步不前了吗?非也,川蜀的农业应该追求更高的产量,进耕细作,耕作出上上等的农田来,以此牵动我大明的农业向高处走。例如,眼下川蜀的稻谷可以亩产两石五到三石(300斤左右),能不能亩产五石、七石甚至更高呢?川蜀、浙江、台湾的农业都要有这个追求。
川蜀的道路建设第一难点在于桥梁,那里的河流纵横,且大多数水量很大,目前过河的方式以渡口为主,我们要力争在小的河流上建桥梁,减少渡口、摆渡。”
孙和京是技术型的人才,他的话技术含量很大,他的建议也的确是建设性的。
都江堰是先秦工程,地点是岷江的中上游,成都以西,建设者是李冰父子,他们被尊为“川主”,并建有二王庙。这个古老的工程距离现代已经有两千两百七十年的历史了,直到现代它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让子孙后代享受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那是多么的伟大!辉煌!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为中华的千古文明而骄傲!
这种战国、秦代时期的大型工程,除了都江堰之外还有灵渠和大运河扬州附近的最古老的一段,我们前面都介绍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都江堰是一个分流的水利工程,它没有像后世的水库那样,建水坝截断水流,然后引水灌溉。而是利用地势巧妙的分流水源。它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都江堰知名度很高,很多人都知道,因此我们就不过细的描述了。
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富庶的成都平原,也就没有丰富多彩的蜀文化,它是川蜀文明的摇篮。
孙和京引用都江堰的故事,就是想说明,只要用心的勘测设计,可以造出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
他提出的要搞出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技术,其观点也是超前的,没有先进榜样的拉动,农业技术就会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在现代如果没有袁隆平的高产杂交稻,就不会有全国大幅度的提高产量的结果。
明代的农业技术太落后,亩产300斤就已经是全国的最高产量了,距离现代的亩产过千斤差距太大,因此改进的余地也就大。孙和京知道,现在台湾已经搞出了化肥,对于提高产量有巨大的作用,再辅助以其他的技术改进,农业生产会取得长足的进步的。
---第42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