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末强国梦 > 卷五:纵横天第345章 要精于计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卷五:纵横天第345章 要精于计算

俄军的大炮引起了阚文明的注意,他是到过阚城的,城池很小,关键是哪个木制的城门,绝对抵挡不住炮轰。守城的蒙古兵手中也有大炮,并且射程不近。可是蒙古兵都是新炮手,他们未必能够击毁俄军的火炮。一旦城门被毁,攻城的俄军有三千人,守军只有两百人,那是十分危险的。城内为了防止破门,准备了多个拒马作为临时封堵城门之用,但是在大炮的面前其作用不大。

因此,阚文明立即给特务排复电,给杨荣下达了命令:设法摧毁俄军的火炮,最低限度要摧毁那两门重炮。同时告诉他们援军今日即出发,三日之内可以到达,让他们的电台保持联络。

已经做好准备的第五骑兵营带着临时组建的临时营立即出发,同时阚文明派出信使通知祖大寿和坎岱道尔吉。时间是崇祯七年九月十二日中午。

坎岱王爷对于老毛子出兵的速度、人数都感到吃惊,在他看来3000人的罗刹兵几乎是无敌的。同时他也吃惊花皮的通信速度,因为他的烽火台还没有消息。花皮出动还是让他稍安。

到了九月十四日上午,坎岱王爷设置的烽火台传来了消息:“阚城危急!”坎岱道尔吉亲自登上屋顶,观看远处的狼烟,那烟柱笔直冲天。这是他们规定的危机信号。

第五骑兵营有700多人,临时营1000人。他们的武器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两辆重机枪战车,重武器主要有10门82迫击炮、两门20直射炮和六挺轻机枪。

此外,他们还带着三辆马车的舟桥,因为到达阚城附近时有一条河流,名叫柳江。马匹和人可以涉水过河,车辆却是需要浮桥的。有了桥,人马就不必涉水了,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冰水之中难免造成非战斗减员。

位于阚城附近的特务排接到摧毁俄军火炮的命令之后,他们感到这个任务很棘手。原因就是这里的山地很少,在大草原上,骑兵的速度极快,俄军大部分是骑兵,从装束上看有2000人是哥萨克骑兵。在平原上开战极难应付。特务排对骑兵的有效装备只有三门掷弹筒可以射击散弹,但是其阵地必须提前构筑,此外还有一挺轻机枪。他们临时配置的一门82迫击炮,如果射击散弹,其阵地的设置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对付骑兵的能力不足。

特务排的远程打击力量只有这门82迫击炮,他们也只能依靠它来摧毁俄军的炮兵了。

有利的条件也不是没有,从地图上看,阚城的东南是山区,虽然山不高,但是森林茂密,山区的边沿树木也不少。山地和树林是对付骑兵的天然屏障,只要利用的好,因该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来到此地已经半个多月,周围的地形也都看过,心中还是有数的。

基于这种情况,排长杨荣打消了在俄军行军途中采取行动的想法,俄军行进的路线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这种地形上很难靠近突袭,勉强突袭也很难撤离,伤亡将是惨重的。

他们把行动定在了阚城的城下。阚城唯一的城门朝南,俄军若想炮击城门,就必须把炮兵阵地放在南边。因此特务排沿着山地边沿快速的来到阚城东南的山地做准备。

对照着实际的地形,特种兵们反复的计算着出击的位置、炮击的时间、完成炮击后迫击炮装到驮马上的时间、从炮击位置退回山地的时间;此外还要计算炮击后俄军的反应时间、骑兵出动的时间、追击的时间。哥萨克骑兵用的是顿河马,马匹高大、腿长,跑得快。因此,同样是骑在马上撤退的我方骑兵,速度远远低于俄军,那么,双方距离多少,在多大的距离上俄军能够追上我方?这些都是要计算的。

特种兵们在地面上按照比例,摆放着模型,反复的测试各种情况。

作战指挥,很多时候就是靠这样的计算,有时关键的一两分钟的差距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历史上解放军的着名统帅、常胜将军:*大将,就是以善于计算而闻名于世的。他计算的对象就太多了,从粮草辎重、弹药消耗到行军时间,什么样的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多少部队?行军的队伍能够拉到多少里的长度?所有这些都计算的十分精细。战场上敌军阵地的分布、战场上各个角落里,敌方打击的子弹密度,用什么样的队形、速度?冲击的效果如何?无一不进行准确的计算。

这些准确的计算才是指挥员的真功夫!站在高处,挥着手,高喊:“前进!”那只是指挥员的形象。

阚城东部距离山区最近,有十二里,越向西南,距离越大。所以出击和撤离的最好方向就是尽量的靠近正东方。

迫击炮的最大炮击距离是六里,为了保险就要前进到五里的距离,并且炮击之前,尽可能不被俄军发现,否则,撤退的时间就更少了。

他们比俄军早到达阚城半日,利用短暂的时间,他们又组织了一次出击的演练。

所有的计算和演习都说明:最理想的情况下,撤退的时间差了一分钟左右,按照他们乘骑的蒙古马计算,就是差了一里半(750米)的距离。这个结果就是出击的小组,在撤退到安全地带之前,将会被哥萨克骑兵赶上。对于四五名炮手的出击小组来说基本上就是为国捐躯了!

作为战士,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应该是基本的品质和要求,但是作为指挥员,要尽全力保全战士的生命。

最后,杨排长果断决定,带上所有的40发炮弹,力争两分钟内全部打出去(迫击炮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25发)。然后炮管里塞上两枚*炸毁它,人员上马撤回,选用用最好的马,速度最快的马。用丢弃火炮换取士兵的性命。

拆卸火炮装上驮马的时间是两分钟,丢弃火炮,换取这宝贵的两分钟!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未知因素,出击的危险性还是很大。但是军令如山!击毁俄军火炮的命令必须执行!

农历九月相当于公历的十一月初,贝加尔湖一带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但是冰面上还不能走人。国防军的特务排有方便携带的小帐篷可以御寒,否则夜间露宿在山中就能冻伤人。

九月十三日晚间,俄军到达阚城附近,他们离城20里处安营扎寨。阚城的蒙古兵并没有发现他们,但是国防军一直盯着他们,俄军也没有发现国防军,这一夜是平静的。

九月十四日早饭之后,俄军快速的向阚城进军,并且包围了阚城。直到这时,城上的蒙古兵才发现大队的俄军包围了城池。俄军是从西边过来的,他们包围了北、西、南三面,东面过了一片山地就是贝加尔湖,看来围三缺一的战法中外相同。东边空了出来,这倒是方便了国防军的出击行动。

国防军还在等待,等待什么呢?就是俄军炮兵的准确位置,要等待他们建立炮兵阵地,特别是重炮,那是特种兵们出击的目标。

通过电台,杨排长已经知道,第五骑兵营已经过了柳江,距离阚城还有100多里,按照行军速度,还有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战场。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胜局已定!这场战斗打的好不好,就全看眼下这两个小时了,关键就是能否摧毁俄军的炮兵。

正常情况下俄军的重炮应该放在南边,只有这里可以轰击城门。其他方位,城墙挨上几炮也无所谓,城墙还是坚固的。

杨荣抬头看看骑在树上的两名观察哨,他们紧盯着寻找俄军的炮兵,尽早地发现俄军炮兵阵地就是现在的关键,俄军把大炮移动到炮位上就是出击的时机。除了这里,在俄军的南边,俄军的背后还有两处观察哨,也在监视着,联络的手段就是灯光信号,这个时候也不能怕暴露了,几下闪亮,即便被俄军发现,他们也一时搞不明白。

要是现代的战争,这种侦查是无效的,现代的火炮射程远,炮兵都是隐藏在最难找到的地方。但是在明代,西方的大炮也打不了多远,炮兵都是一线炮火。

猛然间炮火轰鸣,最先开炮的是阚城守军,城墙上浓烟滚滚,率先开炮的有两门炮。*的火炮就是这样,烟雾很大,pm2.5估计会严重超标。

看看弹着点,还不错,都是俄军的人员密集处,这两炮已经造成俄军的伤亡。俄军纷纷后退。杨排长估计祖大寿派出的教官还在城里,新炮手打不了这么准。这可是大好事,阚城的防卫不弱。

硝烟还没有散开,阚城的城墙上出现了一股浓浓的烟,垂直向上直指天际,这就是报警的狼烟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南边的远处会出现同样的烟柱,那是传递稍息的墩台。

阚城中的大炮就是缴获俄军的,所以双方的炮击距离是一样的,俄军要想击毁城门可就有难度了。因为城上的大炮早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炮击,并且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俄军的大炮还没有进入阵地,建立阵地的过程就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伤亡。现在的优势在守方。

时间不长,俄军组织了一波冲击,两三百人的骑兵队伍散乱奔向了城堡,喊声一片,“乌拉!”之声震撼山野。看来俄军已经掌握了*作战的特点,散乱的队伍是避免被炮击的产生巨大伤亡。城上的大炮开火了,不断的有骑兵被连人带马被打飞了,成了碎肉快。

但是守军上当了,骑兵怎么能冲击城墙?那是在吸引守军的炮火!这种老式大炮,每打上一炮就要停顿三五分钟:清理炮膛、装药、装弹、捣实、推着大炮复位、瞄准、点火射击,动作非常复杂。整个骑兵的冲击过程,同一门炮至多能打两发炮弹,每打完十发炮弹还要用水冷却炮管。

乘着这个时机,俄军的大炮就位了,果然是两门重炮都在南面,另外还有两门小一点的火炮,因为射程不够被放到了一旁,南面的阵地上一共有四门炮。

等待多时的国防军出击小队立即出发,领队的是副排长,杨排长上前一一的拍肩握手,做最后的鼓励和祝福,此去的确凶险异常。一匹驮马驮着迫击炮、两匹马驮着炮弹、四名炮手每人乘一匹马,一共是七匹马快速奔出。这时候也不能怕暴露了,但是混战的战场却成了极好的掩护。

他们出击的位置距离阚城十二里,在这个距离上目视的视力是什么也看不到的,但是,如果俄军指挥官、或者观察哨使用望远镜是可以看到的。出击的小队要向前行进七里,什么时候俄军能够发现他们并作出反应,那就看双方的运气了。

俄军的大炮终于打出了第一批炮弹,炮弹没有击中,打近了,炮弹蹦蹦跳跳的就砸到了护城河的冰上,普通一声落入水中,旧式大炮没有多少准头,要试射一两发之后,才能找到感觉。

为什么城上蒙古人头一炮就打得那么准呢?因为,他们在那个炮位上不知道实验打过多少炮,周围的地形早就熟悉了,要是打不准,那纯属菜鸟!

第二炮至少要过三分钟,运气好的话,他们还可以打一炮。因为城上的大炮也是可以发言的。国防军只要到位,炮击的速度绝对快。

你来我往的炮击成了国防军一方最好的掩护,从出击开始计算,最多四分钟,国防军就能开炮。这四分钟真是煎熬人那!特务排的官兵们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还好,直到国防军开炮,俄军也没能发现东边出现了异常。五里之外看人和马就是一个小黑点,稍不注意就忽略过去,迷彩服也起到了一些隐蔽的作用。

“轰!”终于国防军的第一发炮弹打出去了,到此时俄军只是两发炮弹打到了城墙上,还没有击中城门。经过试射修正之后,在一片硝烟之中40发炮弹不间断的飞向了俄军的炮兵阵地,俄军的炮、人、弹药,全都被轰上了天。最后一声爆炸是自我破坏火炮,随后七匹马用最快的速度向东奔跑。东方的山地边沿,特务排的所有火力都做好了掩护的准备,迎接着自己的勇士归来。

---第34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