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末强国梦 > 卷二:初露峥第76章 大战在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卷二:初露峥第76章 大战在即

十一月初一,后金的鞑子兵过了遵化北山的垭口出现在遵化小平原上。大战即将来临。

按照朱万化定下的战略方针,隐蔽在山中的北方支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等待出击了。

朱万杰给各侦查点的命令是,侦查后金大军各部人马驻扎地点,特别是敌军的粮草辎重和他的指挥首领所在位置,各部人数等基本情况。到达平原的后金军一定会洗劫各乡镇的百姓,各个侦查点要注意零散出动打劫的鞑子,及时汇报,以便及时出动部队进行打击。各侦查点做好隐蔽,一旦暴露,及时转移。

由于北方支队的特种兵都身穿迷彩服,在大山密林中很难发现他们,他们远距离使用望远镜观察,并且特种兵们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来到北方以后,大量的购入马匹,特种兵都是一人双马,运动极为迅速。因此,至今没有暴露。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中长期驻守在山林之中,其辛苦是难于想象的。朱万杰本是爱兵如子之人,也传令他们修建好自己的隐蔽休息的住所,也允许就近寻找猎人山民,寻求住所。他们的通信手段有三种,重要的侦察点,距离营地不是特别远的,都有电报线路,配有通信兵;第二种,距离较远或没有电报线路的,使用灯光通信。最后一种是,距离特别远,又没有灯光通信中继站的,就要靠马匹通报军情了。这种情况较少,例如冷口方向的侦查就是如此。

十一月初二,根据侦查的情况,后金军大部分已经进入遵化盆地,但是他的尾部在北山垭口中扎营,停了下来,从垭口到遵化平原绵延不绝的军营蔓延十多里,其中包括后金军的中枢指挥大营,和粮草辎重。这个情况与原来设想有所出入。看来后金不是无所顾忌的,毕竟是第一次入寇,他们心中也是害怕,这个扎营的姿态就表明了,他们随时准备后撤逃跑。

如果北方支队不顾及后果,全力出击的话,一个迎头痛击,就可以把后金打回去。但是,这样一来,朱家可就成了大明朝廷的头号对手,甚至是敌人。那就真的是帮忙帮成了仇敌。

十一月初二下午北方支队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分析军情,制定作战方略。参加会议的有队长朱万杰、参谋长孙和京、队教官朱顺、一营长李三省、四营长赵大柱、两个营教官朱家栋、朱明秋和部分连级军官。会议大帐中间摆放着遵化地区的沙盘。

朱万杰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军情,他说:

“后金军没有全部从垭口中出来,说明他们也是心中无底,随时做好后撤逃跑的准备。垭口中的敌军分布是:尾部还在深山之中,这一部分都是后金军,红色旗帜较多,应该是他们的正红旗”

正红旗旗主是代善,后金进攻大安口之前,他和莽古尔泰一起,曾经反对向大明朝的内地进攻。把他放在后面,可能与他反对这次入寇的行为有关。

这时的后金高层权力还处在所谓的四大贝勒(亲王)时期,四大贝勒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这个大汗并不能独裁,他要与其他三位贝勒一同主持朝政。四大贝勒按月*,“共议国政,各置官属”,皇太极名为大汗,也只是*的四大贝勒之一,只是比其他三人强悍一些。

有四大贝勒中的两个反对向大明内地进攻,这意见也是很有分量的,不得不坐下来议一议。代善和莽古尔泰二人要求班师回辽东,或者向察哈尔方向进军,彻底征服察哈尔。代善举出“劳师远袭”、“粮匮马疲”、“众寡不敌”、“恐无归路”等等理由反对进攻中原。但是岳讬、济尔哈朗等坚决支持皇太极的行动。最后,在济尔哈朗、岳讬、阿巴泰、阿济格等掌握着实权的少壮派将领的支持下,皇太极裁定,继续进军。这是皇太极在军政集权上的一次巨大胜利。并且这次入寇中原的胜利,奠定了皇太极消弱其他三个贝勒,走上独裁大汗的位置的坚实基础。

尽管朱万化小心翼翼,但是朱家军的强势亮相不可避免的在改变着历史。没有了丢失遵化、永宁等四城之罪,皇太极能不能杀二贝勒阿敏就是个疑问。入寇中原,无所收获,最终惨败而回,就完全应了代善和莽古尔泰的预言。皇太极将声望大损,代善、莽古尔泰的声望大增。其结果如何尚不可断言,但是皇太极失去独裁汗位的机会是肯定的了。没有了强势的皇太极,后金将一事无成。

站在女真族的立场上说,皇太极是女真贵族中少有的头脑尚属清醒的开明人士,其他女真贵族的人物大多是冥顽不化的原始森林里的蛮人。皇太极上台以后摈弃了不少努尔哈赤的*,使后金政权得以改良。

努尔哈赤纯粹是个暴君,举个简单的小例子:天命九年(1625年)努尔哈赤数次下汗谕,屠杀“无谷之人”,命令检查汉人的储藏米粮,凡是不足五斗的,杀!女真人本来就抢夺成性,借机大肆抢夺汉人米粮,结果,不管有粮无粮,统统杀之!有粮食的被抢光,变成没粮食的,然后就以令而杀!真是不可理喻,居然有这种愚昧冥顽的命令。

皇太极放弃了大批屠杀汉族人的政策,因为他看到了:女真人不善农桑生产,唯一擅长的就是杀戮和劫掠。一个政权没有了农业,没有了生产,最后只能是饿死和毁灭。起码他知道汉人生产的粮食需养活了女真人,汉人的布匹让女真人有衣服穿。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刚刚走出山林的女真族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他主张:少屠杀汉人,保护辽东本已十分脆弱的农耕;只要有真本领,汉人同样要重用。范文程、洪承畴等人都是皇太极提拔重用的。可以说没有了皇太极,女真人能不能夺天下,还真的有很大的疑问。

但是,请读者不要误会,以为皇太极对汉人有多好。完全不是的,皇太极只是把汉人当作可利用的工具,用他们的话说,汉人就是女真人养活的狗!他认为辽东的汉人就是女真人的奴隶,可以驱使的畜生,对辽东的汉人他也没少杀,一点也不手软。对中原的汉人,皇太极杀起来更是无所顾忌,屠城、屠村,抢夺女人、奴隶是他们的家常便饭。皇太极几次入寇中原都是这么干的。

没有了强势的皇太极,女真族或许会出现其他的英雄人物,带领女真族走向胜利,这也是不可知的事。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四大贝勒中其他三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任何一人当政,都将带领女真族走向灭亡!

遵化之战,朱家军轻轻的拨动了一下,历史的天平将顿时倾斜。

扯远了,拉回来,继续我们的故事。

......

“正红旗的战力还是比较强的,这明显是保存后路的意思。正红旗南面,就到了大山与较矮小的丘陵山地之间的交结之处,这里是后金的后勤辎重的营地,可能是为了便于运输,不好放在深山中。再往南,明显地势开阔,军营密布,皇太极的中军大帐就在这里。周边有后金军营也有蒙古的军营。最南边已经进入平原。入寇的大部分军队,都扎营在平原上。整个形势像个三角形的楔子,大头在外,尖头在深山。”

这里要解释一下后金部队中的辎重。后金是奴隶制的社会,后金的战兵(就是士兵)是带着自己的奴隶(包衣、跟役)参战的,奴隶随时随地侍候主子,所以这些主子、奴隶都混杂在一起。他们的马匹很多,主子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奴隶至少有一匹马。他们的军粮基本都是自己携带,自己做饭,抢劫来的金银粮食大部分也落入自己的腰包,上缴部分不多,除非有特别的命令。所以普通士兵对辎重的依赖很少,至多是补充一些箭矢。鞑子专门的辎重队还是有的,除了弓箭、煤炭之类的,大多是为后金各级首领服务的,当然特别情况下也会供应士兵粮草,所以他们的辎重队就比较小,粮草也不是很多。

朱万杰说:“敌军已经相对稳定驻扎下来,按计划我们的军事行动也要开始了。敌军的这个营地形势,重兵营寨聚集在山地边沿,我们不好下口,强攻就可能引发我们和后金的决战,为了避免决战,我们暂时不能攻击敌军的辎重粮草。但是我们应该盯紧他的粮草,待建奴行动起来之后,或许会有机会夺取或者焚毁他的粮草。所以,现在我们的作战重点就是打击鞑子劫掠百姓的小部队。具体应该怎么行动,请大家发表看法。”

李三省说道:“我们两个营轮换出击,每天出去一个营,按班、排小部队分散行动,统一指挥,打击鞑子分散的小股部队。”

朱顺说:“每次战斗力争全歼,避免鞑子过早的察觉我们的战力,尽量多的消灭敌人。”

赵大柱说:“对,轮番出击,也比一比各营的战绩。四爷,对鞑子的俘虏怎么办?我们要不要抓俘虏?”

朱万杰说:“俘虏还是不能杀的,战后把他们都交给官府处理,我们在营地建一个俘虏营,暂时统一看押。每日一碗粥,饿不死就行了。”

其实大家也知道,建奴的俘虏到了官府手里,除了砍头,没有其他出路。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把功劳送给王巡抚。

朱顺说:“我们的侦查和通信要发挥大作用,各级军官都要尽心尽力,分散行动,统一灵活的指挥战斗,充分利用我们的兵力、快速机动和通信能力。”

朱万杰说:“在实战中练兵是遵化战役的重要目的,对各级军官的指挥能力也是一个锻炼。遵化作战有四个主要任务:一是协助官军守住遵化城,不能让后金攻破。二是尽我们的能力保护遵化的百姓,减少他们的灾难。三是寻找机会破坏后金的粮草辎重。四是歼灭他的小股部队,每战力求全歼。

发给你们的这次作战的战术指导手册,各级军官都要仔细阅读遵照执行。这次分散作战的首要原则,就是有机会就打,并且力争全歼,吃亏的仗不能打。利用我们通信的优势,在运动中作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积累在平原战场上与骑兵作战的经验。

今天做好战斗准备,明天一营首先出击,目标是打击鞑子分散劫掠百姓的小股部队。首次出击,要试探着行动,不要走得太远,就在平原的东部活动,切记不要争功。”

......

遵化府的各乡镇虽然已经贴出要求百姓疏散的榜文,但是,百姓毕竟不是军人,有不相信的,有犹豫的,有无处可去的,总之各村镇百姓还有不少。这些人都成了鞑子兵抢劫杀戮的对象,一时间这个小平原变成了人间地狱,烽烟四起。到处是燃烧的房屋,被杀的尸体,仰天哀嚎的孤寡幼儿。

已经有零星的小队鞑子兵出现在遵化城下,骑马飞奔,还不时的向城上放箭,嚣张之极。城门已经完全关闭,禁止出入,城内巡哨依旧,后金奸细没有了任何活动空间。

北方支队也活跃起来。

---第7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