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丫这话落在郑家人眼中,那就是郑二姐为了自己的利益搅和得亲弟弟结不成婚,自私又恶毒。
看到郑宇皓看向她的眼光充满不善,郑二姐朝着郑父郑母喊道:“爸、妈,这还没过门就挑拨得我们姐弟失和。这样的女人进了家门,以后兄弟姐妹都要反目成仇了。”
郑父气得骂道:“滚,滚出去,以后也不要再回来了。”
郑二姐听到这话,不仅没走反而坐了下来:“我不走,这儿是我的家我凭什么走。”
四丫看到她开始耍赖皮,有些遗憾没有瓜子,不然可以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她演戏。
郑宇皓却不惯着她,说道:“你要再不走,我就将你拖出去。”
不仅郑二姐,郑父郑母他们也都一脸震惊地看着小儿子。要知道小儿子以前是不管家里的事,闹得凶了他就上楼去。
郑二姐尖叫道:“人家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你这媳妇还没娶进门就这么对我。郑宇皓,你的良心都让狗给吃了。”
郑宇皓神色很冷,说道:“这话应该是我问你。你这些年拿家里的钱贴补宁家,然后还埋怨爸妈只看重儿子不管女儿死活,你的心是不是黑的?”
在来之前,郑宇皓有跟四丫介绍过家庭成员。所以四丫知道他二姐难缠。不过郑宇皓拎得清,他二姐不好也无所谓。
“那是爸妈的钱,凭什么只给你跟大哥,我不能用?”
郑父骂道:“凭你哥哥跟弟弟以后生的孩子姓郑,而你生的孩子姓宁。老大媳妇,将她给我拉出去。”
郑二姐恶狠狠地盯着四丫骂道:“你这个搅家精,搅和得我们家不得安宁你就满意了?”
四丫见郑宇皓准备说话,拉住了他,然后说道:“我们家六姐妹,我大姐是高考恢复那年江省的文科状元,去了京大念书。我六妹是天才,十三岁就以全省理科第一考进航空大学,后去麻省理工大学硕博连读,拿到博士后学位回国,一进航空研究所,国家就分了大三居的房子。我五妹,跟我同一年高考,考上了江省财经大学。”
顿了下,她又说道:“我二姐,跟我大姐做运输,如今手中三十多辆大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三姐,被我大姐送去学刺绣,现在开了十几家服装店日进斗金。”
说完,四丫面露讥笑地看着她:“我跟我五妹虽然赚得没我几个姐姐多,但一年也有十多万。你觉得,我们会稀罕别人家的三瓜两枣?”
饶是郑父见多识广,听了他的话也是一惊。他之前只说田家条件很好,其他没细问。再没想到田家是姐妹六人,其中四个人还考上大学。这要放在古代,那就是书香门第了。
郑母听了却是满脸喜色。田露姐妹都这么有出息,以后儿子有事也有帮衬的了。
郑宇皓冷笑一声说道:“别搭理她。她自己吸娘家的血,就以为别的出嫁女都跟她一样想方设法回娘吸血。”
郑父对这个女儿耐心告馨,起身走到郑二姐面前问道:“是我将你赶出去,还是你自己走?”
郑二姐知道再不回去也讨不到好了,拿着包灰溜溜地走了。
郑大嫂拉着四丫的手,笑着问道:“小露,叔叔阿姨是怎么教孩子的?竟将你们一个个教得这般出色。等我见了他们一定要好好请教。”
郑母也很震惊。她生了两儿两女,却只有老幺考上大学,就这还觉得郑家的祖坟冒青烟呢!毕竟郑家往上数五代,没一个念书的料。
四丫觉得郑家除郑二姐讨人厌外,其他人都很好。她也不会因为郑二姐就退缩,就如大姐所说,这谁家都有点糟心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反正郑家父母拎得清,郑宇皓对她也没感情了,不会影响到自家。
四丫说道:“阿姨,我们姐妹五个人能有今天都是我大姐的功劳。我爹娘啊,当年还觉得读书没用,不许我大姐读书呢!”
她将大丫自学的事详细说了一遍,说完后道:“我以前其实不喜欢念书,觉得太辛苦。但我大姐说我们农家子弟只有读书一条路,想过上好日子就得好好念书。自那以后,我头悬梁锥刺股,终于考上大学了。”
郑母夸赞道:“小露,你大姐待你们是真好。”
四丫骄傲地表示:“我大姐,那绝对是全天下最好的大姐。”
要没有大姐,她们不会念书,肯定跟村里其他姑娘一样早早嫁人生子,然后浑浑噩噩过完一辈子。
郑大哥白天在酒楼忙活,晚上回家才知道这件事。
郑大嫂说完这事后感慨道:“三十多辆大货车,那一年得赚多少钱啊?还有十多家服装店,那至少也得有几十万了。没想到弟媳妇的两个姐姐,竟这么有钱。”
家里酒楼生意是不错,但这是公爹开的,以后兄弟姐妹四个人分。不像田家两个姐姐,人家都是自己的生意。
郑大哥纠正她的话:“田家大姐供妹妹念书学手艺,还有钱拿出给给他们做生意。弟妹家里最厉害的,应该是这位大姐儿。”
虽然还没结婚,但能带上门来那就是认定了。再者今日这般袒护田露,这门亲事板上钉钉了。
“那也不一定,可能两个妹妹运气好就赚了大钱。”
郑大哥觉得妻子太天真了,他说道:“三十多辆大货车啊?没有靠山你当这个生意做得起来?咱家酒楼刚开起来的时候,闹出多少事啊?”
真没想到自己那腼腆胆小的弟弟,竟闷声不响找了这么好的对象。
郑大嫂听到这话,笑着道:“若真如你所猜测的那样,那对咱们家来说是好事。”
开酒楼要打点好各方面的关系,不然有人眼红弄出点事来,这酒楼就开不下去了。不过跟田家结亲,以后真有事也多了个路子。
郑大哥说道:“宇皓带人上门,若不出意外,爸妈很快就会去田家提亲了,到时你也跟着去。”
他要管着酒楼脱不开身,只能让妻子跟着母亲去了,也显得他们看重这门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