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15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勐士兮守四方!”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八年,即公元前496年,农历六月。

吴秦少习山之会后,庆忌又折返郢都,祭祀祝融、太一神,以博取楚人的好感。

之后,庆忌终于班师回朝,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上,吟诵起了历史上汉太祖刘邦所作的《大风歌》。

站在身后的孙武、范蠡、伯噽等大臣,都能听得出来,庆忌的《大风歌》,是一首楚辞……

如齐、鲁、宋、卫等中原列国,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诗歌,而且体裁都是四言诗。

譬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譬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譬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诗经与楚辞的不同,在于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

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澹、自然与“写实”,因此《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

《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

这并不是说,楚辞的文化水平高!

吴楚文化相近,与中原文化有所不同,却都属于华夏文化圈。

因此,吴国想融合楚国,只能从文化方面打开突破口,而不是一味地迫使楚人为奴隶,为吴国付出……

一旦国破家亡,所有人都沦为奴隶、亡国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

不论是老吴人也好,新吴人也罢,在一定程度上,庆忌都是能做到一视同仁的。

此时,在楼船的甲板上,公子恒、公子鸿等吴国诸公子,看着正在吟诵《大风歌》的庆忌,都不由得心生钦佩,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吴王,吴国之君王,他们的父王!

一个继往开来,完成了古人未竟之事业的千古君王!

凭借一首《大风歌》,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庆忌的雄心壮志!

“父王,儿臣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个时候,公子熙忽然站了出来,朝着庆忌躬身作揖道。

“但说无妨。”

“父王,我吴国此番灭楚,一战成功,势如破竹。然,儿臣以为,有一事父王必须解决……”

“何事?”

公子熙缓声道:“楚国贵族甚多,且不说其原来的君臣,只是各地的封君、公卿大夫及其家卷,便有数万之众。”

“且楚国立国,迄今为止五百余年,早已深入人心。”

“楚国之腹地,包括江汉、南阳之楚民,可称之为‘老楚人’,对楚国的向心力极高。”

“再者说,楚国的腹地,距离我吴国本土甚远。”

“若故楚地之民叛乱,恐怕一时间当地的守令邑兵难以镇压。”

“是故,儿臣以为,父王当迁走楚国贵族数万人到吴郡,或是金陵,以充实王都,防止楚人横生枝节。”

顿了一下,公子熙又道:“老楚人数十万,不会对我吴国心悦诚服。”

“父王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将故楚国腹地之民,迁往岭南、西南数郡?”

“如此一来,既能为大吴免去后患,也可使岭南、西南人口充实,越、楚杂居,必不敢轻举妄动。”

“……”

闻言,庆忌深深地看了一眼公子熙。

站在身后的大司马孙武、御史大夫伍子胥、廷尉伯噽、治粟内史范蠡以及客卿阳虎,都不禁对公子熙高看一眼。

阳虎终于明白,虎父无犬子的道理。

难怪,天下列国都知道,庆忌诸公子,无一个庸碌之才。

哪怕是被流放在外多年的公子熙,都能有这般犀利的政治目光,高瞻远瞩。

试问,这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可以预见的吗?

当然,在其位,谋其政,说不定公子熙这是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

庆忌长舒一口气道:“熙儿,将楚国的数万贵族迁到金陵或吴郡,使其在那里安居乐业,无可厚非。”

“然,将故楚地之民,数十万黎庶迁往岭南、西南,恐怕会有变数。”

“楚地适才平定,为我吴国所兼并,现在寡人求稳,而非是一味地压迫,使楚地之民叛乱……”

现在的吴国,与历史上大一统时的秦王朝,何其之相似?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曾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

原因何在?

虽然经过长年的统一战争,已经实现天下归一,但很多六国遗民旧国情怀不断,日思夜想反秦复国之道。

这样的遗民中,贵族当占大半,而秦始皇将他们全部迁移到咸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便于监视他们。

天子脚下,离经叛道的勾当更容易及早发现,及早扑灭。

六国贵族的根基在六国旧地,如果他们有什么反叛之心,那么他们就需要依靠六国遗民来反抗。

反过来看,如果六地遗民有心反秦,他们也需要打着六国贵族的旗号,才能方便行事!

而六国贵族皆在秦地,他们与故土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如此一来,不管是咸阳的六国贵族还是旧地的六国遗民们,便有心无力,逐渐打消反叛的念头。

最重要的是,刚刚经历统一战争,国都咸阳的人口削减较为厉害。

如此规模的人口迁移可以有效缓解咸阳的人口问题。

而且,六国贵族及其亲属家卷的衣食住行,都将极大的刺激咸阳的经济,真金白银会源源不断地涌进咸阳,府库收益大增。

为其宫殿、陵寝、长城等大型工程的修建提供庞大的人力与财力……

庆忌在位十八年,扫灭了多个国家,多个部族,往往都会迁徙其贵族豪强到都城金陵,或者吴郡。

这就导致金陵得以迅速发展,吴郡得以迅速发展,人口众多,土地富庶,商业还十分的发达。

金陵,已经成了吴国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经济中心,名副其实。

楚国的贵族,毫无疑问富得流油,将他们一股脑儿的都迁徙到金陵,对于吴国而言是一举数得,大有裨益的事情。

但,原来楚国腹地的数十万黎庶,却不是那么好迁徙的。

迁徙到吴国本土还好说,要是迁徙岭南六郡,或是西南三郡那种不毛之地,穷山恶水之间,他们岂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