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587章 万国来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年后。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七年,即公元前497年,农历六月。

天下的格局,已经相对而言趋于稳定。

自从庆忌让田穰苴、范蠡率兵从周郑之地撤回国内,与晋人订立弭兵之盟后,吴国的势力就从中原撤出,至此晋国成了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

齐、鲁、卫、宋等北方列国,都相继遣使,臣服于晋,甚至是原本属于吴国的附庸国。

徐、蔡、钟吾等淮泗之地的小国,迫于晋人的强势,都不得不改弦更张,向晋国称臣纳贡。

就连庆忌,都已经遣使跟晋国修好,摆出一副与世无争,和平发展的架势。

吴军不敢北上,晋军也不敢南下。

天下新的格局由此形成。

在这个时候,吴国得以投入所有经历,在国内大兴土木,修建官道。

从吴国本土通往岭南六郡的新道、灵渠全部竣工。

从吴国本土通往西南三郡的新道、桥梁,全部竣工。

甚至于,吴国为了方便北上争霸,同时方便与中原列国的交流,互通有无,也是开凿邗沟,一年内竣工……

三年之间,前前后后,吴国投入了百万人力,迅速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吴人是如何办到的?

众多的劳役,除了一定的戍卒、徭役、囚犯,更多的则是来自东nan亚一带的土着。

如马来、倭人、夷洲人等等,有几十万的土着,被迫抓到吴国,成了免费的劳动力。

他们有一个全新的名字——

昆仑奴(庆忌命名)!

正是这几十万的“昆仑奴”,才帮助吴国,披荆斩棘,修桥铺路,完成了三年之内,官道在吴国各个郡县大行其道的奇迹。

不过,这都是拿人命堆出来的。

在修建官道、桥梁,开凿水渠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劳役死在了那里,被埋葬在那里。

所以,宽阔的官道之下,实则是皑皑白骨……

但是在庆忌看来,在吴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些年吴国的南方地区,即岭南六郡和西南三郡的叛乱,是日趋减少。

这都得益于官道的兴建,以及吴国所做出各项举措,才得以让那些桀骜不驯的”新吴人”不敢轻举妄动。

持续三年的和平发展,让吴国的国力,也是更上一层楼。

民生有所恢复的同时,吴国的人口,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爆发。

根据今年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统计,庆忌得出。

此时吴国有十六郡,二百一十六座城邑。

十六郡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闽中郡、庐江郡、苍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阳郡、豫章郡、交趾郡、滇郡和黔中郡。

有一百四十二万户,民七百一十六万口!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整个华夏,诸侯国加起来的人口总数,不过一千多万,而吴国差不多占据了一半。

当然,这还得益于吴国的各项惠民举措,吸引了许多中原列国的黎庶迁移到吴地定居。

再者,便是三年前开拓的西南三郡,还有不断的搜山检海,鼓励生育得出的人口。

现在是吴国的和平发展时期,所以新生儿格外的多。

话虽如此,但是能被吴国真正运用起来的资源,其实不多。

吴国跟当年的楚国一般,地大物博,同时地广人稀。

若是一味地专注于南方九郡的开发,吴国势必没有余力,北上与晋国争锋。

若是庆忌图谋称霸,则是可能丧失掉南方九郡的一些控制权……

值得一提的是,由朱蒂夫人率领的吴国商队,已经安全返回金陵,受到了吴国臣民的夹道欢迎。

商队为吴国带来了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等土特产,同时,将纸张、茶叶、丝绸、陶瓷等珍贵的商品兜售出去,赚得盆满钵满。

原本五千人的商队,回到吴国只有一千多人。

这其中,除了路上被盗贼所杀的人,绝大多数的士子都留在当地,学习当地的语言,教化众人。

在多年后,他们都会返回自己的故土……

朱蒂一行人,可谓是劳苦功高,为吴国,为华夏开辟出了一条东西方文化、经济上交流的丝绸之路。

而且,这一次跟随朱蒂前来吴国的,还有不少番邦小国的使者。

在这其中,就包括了波斯帝国的使者!

……

此时,在奉天殿上,庆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朝会。

庆忌穿着一袭玄色赤纹的冕服,头戴平天冠,手上按着一柄龙渊剑,在属于自己的御座上,正襟危坐。

一副不怒自威的态势。

通过十二冕旒,众人依稀可见庆忌折射出来的那种锐利的光,让人不敢直视。

称孤道寡多年的庆忌,隐约之间,便有了这种唯我独尊的气势。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华夏诸国当中,那一位国君,比庆忌更有权势?

没有!

庆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此刻在朝堂之上,凡是吴国朝中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大臣,都已经全部到位。

二百多人一起端坐在陛台之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以一种肃穆的神色和姿势,坐在那里。

“呜——呜——呜——呜——”

奉天殿外,广场之上,戈矛如林,旌旗蔽空。

上百名膀大腰圆的宿卫,两人扛着一支号角,一人吹奏。

肃穆而又不失嘹亮的号角声,响彻云霄,让人的精神为之抖擞!

“宣,西方列国使臣觐见——”

陛台之上,伴随着中车府令胶滑的一声尖叫宣号。

早就等候在奉天殿外边的西方番邦小国的使者,便都整齐有序,低眉顺眼的进入大殿当中。

显然,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受过了一些关于华夏礼仪上的训练,故而有了这样协调的动作。

“参见大吴王!王上万年!大吴万年!”

所有的使臣,都操着一口蹩脚的吴语,异口同声的山呼道。

为了表示对吴王庆忌的尊敬,他们是一起下跪,大礼参拜……

这让庆忌很是满意。

万国来朝!

不外如是!

“免礼,平身!”

“谢王上!”

得到庆忌的回应后,列国的使臣这才敢缓缓的站起身。

说真的,若不是吴国的这一座奉天殿足够宽敞,占地极广,还真的无法容纳那么多人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