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踏枝 > 第102章 谁的儿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晖似火。

秦鸾走到祠堂外时,看到的就是火烧云一般的天色。

毫无年节气氛的元月里,突然看到这么大片大片的红,一时之间,说不上是喜庆多些,还是刺目多些。

顿住脚步,秦鸾定定看了会儿,才又往前,入了祠堂。

相较外头的晚霞,祠堂里昏暗许多。

秦鸾看到了祖父的背影。

秦胤站在那儿,立得很直,高大的身形在一层层的牌位前,显得低了、矮了。

许是气氛使然,秦鸾猛地觉得,祖父很沉重。

“您找我?”她问。

“是,进来就把门关上。”秦胤答了,却未转身看孙女,视线依旧凝在一块牌位上。

秦鸾依言,关上大门。

祠堂里越发暗了,只那点儿供奉的烛光,映亮一小片地方。

这时,永宁侯才收回目光,看向秦鸾:“定国公是什么时候,怀疑自己的身世的?”

秦鸾呼吸一凝。

年前,她曾向祖父询问林繁的出身。

祖父没有问林繁为何得知、何时得知、又打算做什么,他只是把秦鸾的问题都堵了。

时机未至。

说太多,不是好事。

不止不让秦鸾问,也让她提醒林繁万事谨慎。

秦鸾能够明白祖父的苦心,祖父自有他自己的判断。

那么,现在祖父突然主动提及,是他认为时机到了?

“您……”秦鸾想问,而后,她在祖父的眼中看到了坚毅。

乌黑的眸子映着燃烧的烛光,很沉,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与犹豫。

这让她突然想起了林繁。

林繁下棋,想得细、出手快、杀招狠。

祖父和林繁都说过,下棋与运兵,是有共通在其中的。

排兵极力周全,出兵雷厉风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

她的祖父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定决心了,且步步向前。

思及此处,秦鸾答道:“他意外偷听到了先定国公与文定乡君的话,那时他们才从慈宁宫回来……”

听秦鸾说完,永宁侯道:“林宣西征之前?庆元八年?”

“是。”

“八年啊,”秦胤呵地笑了声,似无奈,似感慨,“难怪了,难怪顺妃会突然提出来,老夫当时品着,皇上那时候挺不以为然的,要不然,老夫那么拒绝,皇上不会轻易作罢。原来,那其实是皇太后的想法。”

“我的婚事?”秦鸾抿了下唇,“皇太后疑心定国公身世,与我有什么关系?国公爷到底是谁的儿子?”

秦胤压低了声音:“他应该是吴王的儿子。”

“吴王?”秦鸾愣了下,她想到了吴王的另一个身份,“先太子?”

秦胤缓缓颔首:“先太子赵临。”

对秦鸾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连他的事迹,一时间都想不出太多,只能听祖父回忆解释。

“你应当知道,皇太后是先帝的继妻。”秦胤道。

先帝赵挥的原配闻氏,死于前朝乱世。

她过世时,幼女赵瑰才三岁而已。

赵挥当时已经起兵,忙于征战,很少有时间亲自看顾孩子。

“你祖母帮忙看过,”秦胤道,“还有其他下属的女眷,但大人有大人的事儿,顾不得周全,多数时候,长公主跟在几个哥哥们身后。”

正是因此,赵瑰尚武,她从三四岁起,哥哥学什么,她也学什么,只是更基础些而已。

赵瑰与赵临感情最好,比起其他两个更年长些的哥哥,赵临与她年纪更接近,也带她最多。

几年间,不停有人战死,也有人加入。

赵挥的两个大些的儿子死了,秦胤也失去了三个孩子,活下来的就是赵临与赵瑰。

同时,赵挥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多了,少不得粮草、军资支持。

这时候站出来的就是颜家。

颜家主人以厚实的家产资助赵挥,更把女儿颜润茗嫁给鳏夫赵挥做填房。

这种利益交换,在乱世之中太常见了。

“就是现在的皇太后,那时她还年轻,对吴王与长公主很是关心,继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极其融洽,”永宁侯叹道,“就算她生下了儿子,依旧很公正。”

再之后,赵挥建朝大周,追原配闻氏为后,也立了颜氏。

同时,太子之位落在了赵临身上。

皇后、太子、长公主、二皇子赵隶,几人的亲近关系依然如旧。

起码在那个时候,他们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

“吴王善战,且身先士卒,回回亲征,”回忆起先太子彼时风采,秦胤感慨万千,“你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行,他和林宣,拜把子兄弟,朝廷现在南面的两州六府,就是他们两人,一年时间打下来的。”

会打仗,这在乱世是本事,可彼时建朝了,太子长时间不在京中,出征在外,朝堂上难免有话要说。

太危险了。

那可是太子殿下,若在战场上出了什么状况,如何是好?

赵临不听这些,他说人有长处、亦有短处,他擅长进攻杀敌,却不擅长内政开拓,京中有父皇在、有太傅等精通此道的大臣在,就足够了。

“徐太傅劝过吴王很多次,劝不进,也就随他了,”秦胤摇了摇头,“徐太傅后来说过,吴王有自知之明,在内政上,他确实不如他的弟弟有天分。这也造成了臣子之间分了两派……”

这一点,不用祖父细说,秦鸾自能体会。

一众战场上厮杀过来的武将信任太子,强者为尊。

而文臣们更推崇赵隶。

“建隆五年,先帝病重,”秦胤深吸了一口气,“吴王与皇上往泰山祈福,吴王在山道上坠马,伤重不治。”

“吴王坠马,是意外还是……”秦鸾问。

永宁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往下说。

“林宣当时并未上山,知道上头出了事,才急匆匆赶去,”秦胤道,“他抵达时,吴王还剩一口气,这一点,随行之人都能证明。消息传回来后,朝中有人质疑吴王坠马缘由,但从泰山回来的人都说,吴王临终前并未提过,且林宣一力支持皇上。”

因着林宣的身份,以及与先太子的交情,那些质疑声才散了。

只是,没有人知道太子妃的下落。

身怀六甲的太子妃,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