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衍的引领下,罗幼度从西华门的侧门进了大周皇宫。
这大周皇宫并没有想象中的庄严豪华,反而有些简陋,处处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罗幼度暗自琢磨,看来郭威、郭荣两位皇帝过得都比较节俭,自己以后发达了也不能太过豪奢,这在人家手上混,得向人家看齐。
从另外一方面罗幼度也看出大周的经济确实不怎么样。
不然就算郭威、郭荣再如何节俭,这门面功夫也得粉饰一下。
毕竟这里不是寻常的地方,是大周的颜面所在。
穿过回廊,罗幼度居然听到了“刺”、“杀”、“刺”、“杀”的喊杀声,声音还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
罗幼度心下一凉,惊疑不定,这啥情况,不会是逼宫吧?
崔衍见状一笑,解释说道:“这是禁卫军在练兵呢!罗从事应当听过唐太宗武德殿练兵的事例吧。”
罗幼度心底恍然。
那段历史他是知道的。
唐太宗李世民凭借玄武门之变取得了天下,尽管凭借各种操作将影响力减至最小,还是没有避免动荡的发生。
突厥颉利可汗抓住机会直接率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兵锋直指长安城。
李世民设疑兵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与突厥签订渭水之盟。
突厥退兵之后,李世民将此视为奇耻大辱,在皇宫武德殿内设置练兵场,日夜操练兵士,以求雪耻。
郭荣效仿此例,显然是给高平之战中那些临阵倒戈的兵士逼急眼了,要训练出一支真正的铁血劲旅。
罗幼度目光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在这皇宫里,皇帝眼皮子底下练出来的兵,又能差到哪去?
他依稀记得当年宋太宗赵老二北伐,那宋军的战斗力强悍的可怕。
赵老二这个混蛋玩意,带着宋兵五个月灭了北汉。
然后赵老二出尔反尔,他在战前说灭北汉后,犒赏三军。结果灭了北汉,来了一句打下幽州之后,再行犒赏。
一个皇帝说话跟放屁一样。
这打仗,不是旅游,兵卒也不是傻子。
灭了北汉,兵士侥幸活下来。再去打幽州能不能活,谁都不知道。
哪怕打赢了,自己战死了,难不成还将军饷发到阎王殿?
赵老二这一句话,直接让宋军崩溃,兵无战心。
即便是这样,长途跋涉一个月,宋军依旧将辽国布在幽州外围的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萧讨古、乙室王撒合、耶律斜轸通通通一顿乱锤,打的他们找不到北。
韩德让更是吓得龟缩幽州城动都不敢动。
耶律斜轸、韩德让可都是难得的大将。
宋军接下来开始围攻幽州,赵老二又出昏招。
本来宋军有一支部队是绕过幽州去围点打援的,结果赵老二见幽州城一时攻不克,将这支军队招了回来,一并攻城。
这下玩蛋了。
宋军这边围困幽州,外围还没有兵马护卫,辽国的援兵直接对着宋军来了一记千年杀,将宋军的菊花捅了。
不吹不黑,这个时候宋军是真的强悍,以步对骑,在如此劣势下,硬生生扛住了辽国援兵骑兵的冲杀,将辽兵打退。
只是宋军有猛人,辽军一样有。
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领着骑军绕到宋军背后,夜里奇袭宋军,直接杀到了赵老二的指挥部,还给他屁股大腿上来了两箭。
赵老二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抛弃了三军跑了。
这家伙屁股上有箭伤,骑不了马,就上了驴车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往南跑,留下了高粱河车神的神话。
罗幼度耳中听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心中不由暗忖:想必那支宋军的精气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只可惜,遇到了赵老二。
在路经练兵场的时候,罗幼度突然看到了一人,他一身铁甲,高大威武,在巡视着兵卒的训练。
赵匡胤!
赵匡胤忽的望着殿外,看到一眼熟的人影。
罗幼度!
两人相互望着,一个殿外一个殿内,视野不广,很快人影在彼此眼中消失了。
赵匡胤收回目光,若有所思。
罗幼度也不在胡思乱想,老老实实的跟在崔衍的身后,来到了郭荣下朝后的理政之所,延和殿。
在殿外等了一会儿,罗幼度收到了太监传来的消息:郭荣要见他!
罗幼度整理了一下衣着,大步走进殿内。
“臣法曹从事拜见陛下。”
罗幼度躬着腰,比平时作揖要低一点。
崔衍已经跟他细说了规矩。
如果是在正式的朝会上,文武百官都要恭恭敬敬的行大礼问好。
这种私下的场合只需长揖即可。
郭荣饶有兴趣的看着堂下,说道:“免礼,赐坐。”
这个时代凳、椅已经盛行。
赐坐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赐坐,那就是上席子蒲团如古法跪坐。还有一种是特地强调上椅子,那就是正常的坐在椅子上。
罗幼度显然还未达到那个程度。
郭荣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知罗幼度年岁不大,也就二十出头,可此刻瞧对方神态沉稳,双目有神,全无半点惧色,不免有些欣喜。
就罗幼度这气度便在这位大周天子就心底加了不少的分。
郭荣哪里知道罗幼度的灵魂是一个四十多的老江湖。
何况罗幼度后世是个成功的商人,见过不少的大世面,心里抗压能力一流。
郭荣对于罗幼度是否藏拙,只是一个猜想。对与否于他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他还有一个意思,是点一点崔衍,骂他一通,让他知道张岳、吕斌之争,并不是因为两人说的皆有道理,而是他这个开封府的第一把手过于优柔寡断,缺乏一锤定音的魄力,纵容了彼此的争斗。
但从第一面的印象来看,郭荣觉得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崔待制召开了三次会议,你皆旁听了。今日朕招你来,是想问问对于张岳、吕斌两人之间关于用刑的态度,有何想法?老实说,朕从不以言论问罪。”
罗幼度直起身子,微微一拜,说道:“臣认可两位上官的理念,他们说的皆有道理。但臣不认同他们的用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