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烧连营(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烧连营(一)

杨仪轻笑道:“呵呵,文长将军是不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曹真大军再是疲惫不堪,却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且曹真、张合等人并非易与之辈,一旦我们逼迫太甚,他们定会做困兽斗,到那时我军就算能胜,恐怕也是伤亡惨重,更有甚者还有战败的风险。”

顿了一顿,又转过身子朝诸葛亮拱手道:“丞相,此计太险,还是多做围困,等魏军断粮之后再发起攻击,如此方为万全之策。”

“哼,汝懂得什么?我军虽然占据优势,但关东魏军不日就来,彼辈钱粮充足、兵多将广,一旦全力来援,就算我军有潼关在手,恐怕也有抵挡不住的时候。

所以此次北伐利在速战速决,若是迁延下去,必会为敌所乘。”魏延神态轻蔑地瞧着杨仪道。

杨仪闻言不服,继续反驳道:“哼,文长将军这番话怕是有些危言耸听吧。曹真大军困在子午谷内进退不能,最多还有半月就会陷入粮草断绝的境地,难道我们连这半个月都等不起吗?”

“呵呵,你说得轻巧,曹洪率领的三万大军距潼关已不足二百里,轻骑最快一日就能到达,半个月的时间已足够曹睿等人做很多事了。”魏延冷笑着说道。

杨仪仍针锋相对:“哼,就算曹洪大军即将杀到潼关城下又如何?难道元雄将军会立即丢失关隘么?嘿嘿,文长将军这番话似乎有不放心元雄将军的意思呀?”

“杨仪你这个......”

魏延见杨仪话中有挑拨自己和吴班关系的意味,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正欲开口大骂,却听得帅位上的诸葛亮沉声打断:“好了,汝二人说的俱有道理,却都有失偏颇。其他人可有别的想法?”

“丞相,清以为歼灭曹真大军自当速战速决,但对方兵力确实太多,我们亦不能贸然地大举压上。眼下曹真大军在子口关外连营数十里,虽处处设防,但处处都是破绽,我军宜从侧翼击破。

时下正值初冬时节,天气干燥,草木枯疏,最适合发起火攻。清以为可再遣无当飞军分从小道绕至曹真大军的侧翼,相约发起火攻,彼依山傍林下寨,或可火烧连营、大败贼兵。”杨清道。

诸葛亮听了此计心下顿时五味杂陈,眉毛一挑,语气莫名:“明之是说效当年陆逊于夷陵破先帝之故计?”

“额......正是。”杨清有些迟疑地回道。

他这个火攻之计确实是从汉军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军火烧连营击败而获得的灵感,子午谷内山岭起伏连绵,大军难以展开,曹真大军从北往南连营扎寨,恰如当年汉军深入夷陵、猇亭山区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一般。

此时的汉军亦和当年的吴军一样,不仅占据着有利的地形,而且还有着能够分割战场的快速反应部队。

只不过当年东吴的快速反应部队是天下无双的水师,而现在的季汉靠的是擅长翻山越岭的无当飞军。

二者情势如此相似,杨清很快地就想到了火烧连营之计,然而夷陵之战败的是季汉一方,是刘备这个先帝的污点,杨清自然不好当众挑明,免得被有心之人抓住话头诬陷他在阴阳怪气、指责先帝。

当然诸葛亮就没有这个顾忌,大大方方地指出这是在效仿陆逊的计策,毕竟此时的曹真大军与当年的汉军的确境遇相近,只要能破敌,用对手的智略亦无不可。

诸葛亮道:“明之此计与我不谋而合,只是顾虑当年陆逊之所以火攻奏效除了我军依山傍林、连营下寨的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有着天气的因素,此时虽是草木萧疏、气候干燥的初冬,却不一定能燃起连绵的大火啊。”

“云记得先帝当年为陆逊火攻所败,是发生在炎热的夏天。”赵云带着遗憾的口吻插话道。

诸葛亮的眼中同样浮现出些许懊悔之色,微微点头:“是啊,此时天已寒冷,大火怕是不好起啊。”

“丞相说的极是,所以清才说或能破敌。眼下既然有此良机,我们不妨一试,就算不能大破魏军,至少也能起到骚扰疲敌的作用。”

诸葛亮看向其他人问道:“汝等以为明之说的火攻之计可行否?”

“丞相,不妨一试。”众人别无良策,自然没有什么可反对的。

诸葛亮道:“好,那我们就用此计。明之,无当飞军归你辖制,火攻的具体细节就由你向王平部署,我也会命令已在谷中的袁子善配合无当飞军行事。”

顿了一顿,又对刘琰说道:“威硕,汝麾下的江州军同样擅长走山路,故而命汝率本部一万人马前出子口关外,随时做好入谷增援的准备。”

“谨遵丞相之命。”杨清和刘琰齐声答应。

诸葛亮又问道:“还有人献计否?”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回应。

“也罢,既然你们没话说了,那我再献一计。”

诸葛亮微微一笑,又朝宗预说道:“德艳,汝即刻去建业走一遭,面见吴主孙权请他率兵攻魏,以分魏贼军势,叫关东魏军不敢全力西向。”

“是,卑职领命。”

诸葛亮道:“好了,今天的军议就到这里,众将各自回去准备,依计而行。”

众人起身答应,施礼告退。诸葛亮留下杨清、魏延、宗预三人,又挨个面授机宜、详加叮嘱。

离开诸葛亮亲自驻扎的西寨,杨清和关兴一起返回南寨,当即把王平、张嶷、柳隐等将唤来部署军机。

“伯歧,丞相已命魏彰将军所部撤出子口关,此关所有防务交由我等全权接手,汝立即率麾下三千天水郡兵赶去子口关与魏彰将军换防,剩余郡兵则交给休然统领。”

张嶷抱拳应道:“诺。”

“子均将军。”

“末将在。”

杨清道:“丞相决意遣无当飞军由小道进入子午谷中施行火攻之计,汝立即率本部五千人马携带茅草、硫黄、焰硝等一应引火之物,分从子口关外的小道进入谷中与镇南将军袁綝配合火烧魏军连营。”

“得令。”

王平答应一声,随即略有疑惑地问道:“使君,军报上说曹真这几日也在派出人马进入子口关附近的山道寻找破关的小径,我部再从子口关附近的山道入谷会不会被魏军发现?”

“兵贵神速,已顾不得这些。能避则避,不能则灭,尽量做到悄无声息吧。”

王平点了点头:“是,末将明白了。”

“安国,文长将军即将率部北上,刚才丞相说让你接替他攻打南门,你准备一下,尽快率本部人马移驻南寨吧。”

关兴抱拳道:“没问题,散帐之后我就过去和文长将军换防。”

“嗯,如此甚好。”

杨清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与众人交代一番,方才散了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