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军令,百夷族的战帖大酆朝接了。
回战书告诉他们,我大酆朝举全国之力,与他们不死不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众人纵使心中对秦淮不满,可事已至此,文人也好,武人也罢,都打起了精神。
下了朝,秦淮急匆匆的回到秦府。
“晓良,赶紧去书局,把我们新一期的报纸拦下来,我要换掉上面的内容,最新版的报纸样稿,半刻钟之后给你!”
这次战争,必须要全国上下一致对外,他要激起大酆朝百姓骨子里的血性。
传令兵入城的时候,大家知道大酆朝胜利了,但是屠城的消息捂不住,秦淮必须第一时间掌握住舆论走向。
书局之内,诸多工人疯狂忙碌了起来,今日是报纸新一期发表的日子,可是秦淮却临时改了内容,现在外面大排长龙,万人空巷,
大家都在等新一期报纸。
“好没好?怎么这么慢!”马秋月急的直跺脚。
“小姐,你别急,快好了,就快好了!”掌柜的擦着额头上的汗,使劲儿安慰道。
“不行了,顶不住了,外面的人要冲进来了……”
“好了,前五千份印出来了!”
随着以后叫喊,护卫们也再也拦不住汹涌的冲进来的人群。
五千份,两刻钟都没挡住,就售罄了。
“报纸呢,给我们报纸!”
“再等等,等等,后面还有心新印出来的。”
掌柜的擦了擦汗,有些害怕的往后退了退,生怕被汹涌的人群冲倒。
书局之外,卖到报纸的百姓开始看报。
“妈的,该死的日升国,该死的百夷!”一个书生不顾形象破口大骂。
“兄台,这是出什么事儿了?我身体弱没能挤进去,还没买到报纸。”
“先借你看看吧!”书生擦了擦眼睛。
他一说完,瞬间围过来十来个人。
头版头条改版了,上面是一首诗。
满江红·写怀(秦淮)
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北疆耻,犹未雪。……壮志饥餐蛮族肉,笑谈渴饮百夷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是秦大人的诗!”
“文采斐然,可称得上当世诗仙。”
“快看下面,日升国竟然冒充百夷铁骑,劫掠村庄,屠戮我们大酆朝的子民。”
“这帮畜生,猪狗不如!”
“哎,难怪秦大人要打仗。”
“赢了,日升国这场仗我们赢了!”
“杀的好,秦大人说得对,血债血偿,妈的,只恨我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上战场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很多人红了眼睛,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屠城反倒没什么讨伐。
就算还有一些清醒理智的人有反对的声音,也很快被这些主流浪潮压制了下去。
“秦大人,当真是我大酆朝中流砥柱!”
“什么,百夷宣战了?!妈的,这不是欺负人吗?现在说我们不正义了,日升国杀人放火,屠戮我们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战,我们跟他们打,怕什么!这帮混蛋,以前就欺负我们大酆无人,现在秦大人敢站出来应战,我们就跟他们战!”
“对,怕什么,人死鸟朝天,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活!”
此刻,所有看到报纸的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有人出人,有力使力,绝不让百夷踏进大酆国土一步。
“捐款,我要捐款!上一期报纸,不是说王植大人为国库空虚都愁的脱发秃头了吗?鄙人不才做些小生意,家中还算富裕,我要去户部捐银子。”
“对,我也去。我只是区区一介书生,无法去战场为国战死,但我家里还算有点积蓄,我要捐给前线的战士!”
这样的话语,像是打开了百姓们的新思路,一时之间浩浩荡荡的队伍居然开始有秩序的向着户部衙门移动。
王植此刻正在衙门之中拽着头发到处找钱,缺银子非常缺。
“大人,外面来了好多百姓,他们吵着要给国库捐钱!”
什么?王植震惊了!不小心拽下一缕白发。
“这是最新一期的报纸,不得不说,秦大人真是鬼才。”
童侍郎浑身都是鞋印,这是抢报纸的时候被人踩的。
王植虽然对报纸也有关注,但是今天还没抽出时间去买,结果童侍郎手中的报纸从头到尾迅速浏览了一遍,心头也是热血翻滚。
“秦怀北,当真是下了一手好棋。”王植感叹了一声,快速安排道:“去,把本官的桌案搬到外面。”
户部众人应了一声,齐齐走出衙门。
“本官王植,谢谢诸位拳拳爱国之心。所有捐赠者的名字,本官会亲自书写,来日大酆挺过难关,捐赠者的名字必刻碑文立于古城之外,捐赠的金额,必双倍偿还!”
“我不要你们还,我是自愿的,我捐十五两银子。”一个商人站了出来。
“对,我也要捐,我们排好队,别给尚书大老爷添麻烦。”
众人闻言,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人排到了王植面前,从一只缺口的碗中,倒出了十五文钱。
“老丈,您……”
“我叫李三金,就是个要饭的,这是我这个月攒下来的所有积蓄。”
老丈平静的说道:“我早年好赌,万贯家财全都赌没了,后沦为乞丐。媳妇跑了,儿子不认我,听说他去参军了,也不知道在不在南疆。现在大酆有难,我想尽一份力,以后若是儿子能在您说的石碑上看到我的名字,还能叫我一声爹,我就是死都能瞑目了。”
王植心有触动,郑重的接过十五文钱。
“老丈,我替大酆朝感谢你,也感谢你们。”
老丈被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慌忙摆手,“这可使不得,我虽认得字不多,早年也混蛋,但是刚才听到有个书生说,报纸上写了,秦大人说的是什么来着。赳赳,赳赳……”
老丈抓了抓耳朵,有些忘了那句话怎么说的。
“赳赳大酆,共赴国难!”书生大声喊道。
众人闻言眼眶湿润,是了,他们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共赴国难!
“对,就是这句,写的真好。”老丈叹了一句,然后赶紧让的远远地,生怕弄脏了别人的衣裳,“浪费大人时间了,我这就让路。”
老丈走了,越来越多的人一语不发的站在队列之中,一股凝聚力悄然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