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赵各终究要失望了。

时间不长。

左将军府的大门,便‘吱吱扭扭’地开了一条门缝。

接着,一位二十多岁,身形高瘦的年轻文士,从里面走了出来。

几十步外,就是李横军杀气腾腾的一众将官、军卒。

可是,此人却恍若未见。

出门之后,他先是坦然自若地四下打量了一番。

就仿佛,他很好奇,府门外此时是什么样子。

之后,他才背着双手,朝张毅所在的方向,缓步踱了过来。

没办法!

张毅本身的形象,便很是威风、霸气。

再加上,一众体格壮硕的亲卫武将,在周围拱卫着他。

只要不是眼瞎的人,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他就是这里的主事人!

很明显,这位文士眼不瞎。

所以,人家直接朝着他来了。

年轻文士虽然神态自若,但并不倨傲。

他于十步开外,便双手抱拳,躬身行礼道:“大汉左将军刘皇叔帐下,曲阿县县令--潘浚拜见将军。”

“哦!...,县令?”张毅楞了一下,“曲阿城中做主之人,便是先生?”

“正是。”潘浚应道。

张毅微微一笑,看着年轻文士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意味深长之色。

“先生此等大才,却只屈居一小小的县令?

看来,刘备虽仁义之名远播,但却无识人之明啊!”

“哈哈...”潘浚仰天大笑后,略显嘲弄地回击道:“将军此言,可是要离间浚与我主刘皇叔?

将军真真是小视潘浚啦!

此等浅薄小技,连三岁小儿都不能欺,又怎能诱我?

我主刘皇叔仁厚广德,礼贤下士。

如我这般避祸于江东的无名小辈,都能简拔任用为一县之令。

又怎能说是无识人之明?”

说到这里,他突然感觉不对。

这么说话,岂不是自吹自擂地说,自己是大才之人。

紧接着,他便面色涨红,羞恼地怒瞪着张毅,“将军,何故戏耍于浚?”

“非是戏耍,非是戏耍!”张毅笑道:“某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曲阿城内,兵卒不过千余。

丁壮,也只有两千。

先生却能以之同我周旋这么久...

这不是大才,又是什么?”

见潘浚还要再说些什么,张毅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好吧。我们不说这些了。

先生此来,可是要请降?”

“不错!”潘浚应道:“浚正是来向将军请降的。

不过,却有一个条件,万望将军俯允。”

“条件?什么条件?”

“请将军莫要伤害府内众人性命!”说着,他朝南方拱了拱手,一脸愧色道:“皇叔南去前,将曲阿托付于浚。

浚却有负皇叔重托。

今唯有保全皇叔及众人家小,才能以报皇叔简拔之恩。”

“好!”张毅点了点头,“我答应你。”

“这...”潘浚狐疑地看着张毅。

“怎么?先生不信我。”

潘浚没有吱声,但脸上的疑色,却是一点都没有消减。

“那先生要如何信我?”张毅耐着性子,接着问道

“这...”潘浚犹豫了一下,迟疑着说道:“将军如能起誓,浚...?”

“起誓?”一丝怒意闪现在张毅的脸上。

不过,沉吟了片刻后,他还是发了一个毒誓。

“呼...”潘浚长出了一口气。

接着,他冲张毅拱手,深深地鞠了一躬,“浚谢过将军。”

......

以张毅的性格,除了自家主公外,原本是不会这么迁就别人的。

他之所以如此做,原因很简单。

对于他,对于他的主公--李横来说,左将军府内的人实在太重要了。

攻入曲阿之后,他为什么要把所有事情都放了下来,先跑去审问俘虏啊?

还不是为了,从俘虏口中得知曲阿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为了了解曲阿城内文官、武将的情况。

武将不用说了。

不仅是刘备的死忠,还都是一些能力不突出的小杂鱼。

而且,在攻城战中,刘备军的伤亡这么重,这些人也应该大部分都战殁了。

让张毅感兴趣的是,曲阿城内的文官。

作为李横麾下的第一人,他很清楚自家势力的短板。

那就是,文官系统极其简陋。

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文官系统。

李横军的行政、后勤体系,一直都是阎象领着五十个袁术旧吏,在苦撑着。

虽然后来补充了五十多个文官胚子和上百的童子营。

可是,这些人现阶段也只是以学习为主,堪不得大用。

等他们成长起来,至少也得一、两年之后。

那么,问题就来了。

李横在庐江郡只有两县地盘的时候,还能这么凑合。

可是,渡江东进之后,尤其是他张毅拿下曲阿之后,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丹阳郡马上就会落入李横之手。

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就算把阎象和那五十个文吏劈成两半,也是管不过来的。

......

其实,李横势力文官系统简陋的问题,很好解决。

只要李横的态度稍微软化下,接受一些世家、豪族的投诚就可以了。

事实上,天下各路诸侯都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一路诸侯占下一块地盘之后,立刻就能消化掉。

还不是因为,有一群世家豪门在背后支持他们。

打下一块地盘,后面的事情,根本就不用主公再操心。

世家豪门们,就会把安定地方,征粮、征税、征丁这些事,都给料理得清清楚楚。

可是...

李横这里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他虽然没有明确地说过:不用世家豪门子弟。

但是,他的态度,却从三件事上,表现得明明白白。

首先,到现在为止,李横从来没有主动同那些豪门接触过。

其次,在皖县投降的两家豪门,被李横远远地打发走了。

最后,李横治下唯一的豪门--安家,即便把自家女儿送进了他的后宅,其家的田亩、丁口,也依然被撸得干干净净。

甚至,连安家的长子--安助,在出使完荆州后,也没有得到其他的任用。

连他身上挂着的官职,李横都没有给他换。

还是松兹县的主簿。

李横的态度如此明确。

除了阎象偶尔抱怨外,其他的人,自然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可是,不敢说话,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了。

相反,随着地盘的扩大,文官系统羸弱的问题,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为此!

上上下下,都把目光投到了,那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