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拾2006 > 第810章 团建(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应波采了一大袋麦穗,可在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人顶多也就分两三个麦穗。而带着麦香的烤麦穗实在是太香了……

然后,正在跟应波常宁聊天的周岩,就发现有几个员工,骑上自行车,悄悄地溜了出去。

“偷麦穗,被逮着,别说自己是星瀚集团的,我丢不起那人……”

“周总,”某个正打算开溜的员工,回过头,满脸悬念,“我们是打算去买点……”

“行了,去吧……”

等几个员工走远了,应波悻悻地问了一句:“岩哥,要不我再回家采点?”

“算了,让他们自己去买吧,不过,估计人家也不会要他们的钱……”

出去“采麦”的员工离开了,其他员工也没闲下来,掏出了扑克和麻将。

周岩伸头?了一眼,发现“彩头”只有樱桃和饮料之后,就懒得再搭理。

“周岩……”

听到常宁叫自己,周岩回过头,发现常宁笑嘻嘻地盯着自己,有点意外。

“老常,怎么了?”

“你打算在老家呆多久?”

这下,就连应波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说不准,最起码得等孩子生下来,”周岩想了想,“要是情况允许,最好是能在老家呆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前……”

“不过……”周岩迟疑了一下。

“不过什么?”

“那也只是理想状况,估计孩子生下来之后,就得返回首都了,”周岩叹了口气,“硕士阶段,混就混了,博士再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且导师那边似乎也有点想法……”

“站着说话不腰疼……”常宁翻了翻白眼,“早点回去吧,首都不比家里强多了?”

“首都?”周岩微微叹了口气,“首都又何尝不是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说着,周岩回头瞅了瞅玩得开心的员工们:“你别看他们现在玩得挺开心的,一回到宿舍,不是查资料,就是看书充实自己……”

“这我倒见过……”常宁似乎想起了什么,“住我对门那俩小伙子,宿舍里书堆了一大堆,晚上十点多,还在查资料,老周,不是我说你,你这当老板的……”

“这可真不怪我……”周岩苦笑,“星瀚的员工,不像首都其他公司的员工,还得担心在首都混不下去,我们的员工,只要能熬过试用期,基本不存在在首都混不下去的说法……”

“那……”

“还不是因为大环境……”一旁吃完烤麦穗,嘴边沾上了黑渍的秦若舒,拍了拍手,“你到首都做过地铁和公交就知道了,很多人出门都带着书籍和资料,有人上进,就会形成鲶鱼效应,给其他人带来恐慌。

老周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内卷。”

“这不是好事儿吗?”常宁有点不解。

“我们公司刚成立的星瀚电子终端,你应该知道吧?”周岩笑着解释道,“这家新分离出来的公司,研发部门的很多员工都是喜欢上班摸鱼的主儿……”

“这样的员工,不开除了,还留着过年呀!”常宁大感意外。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周岩笑着摇了摇头,“公司内部做过一个统计,公司所属发明专利中,有相当一部分发明人,业务生活都很清闲,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小爱好……”

“为什么?”这下,连应波都有点意外。

“整天沉浸在专业知识里的人,很少有心思去考虑专业之外的东西,”周岩微微一笑,“而专利的实质,却是创新。

虽然说温故而知新,可当你接触专业知识的时间长了,认知固化,想要创新,就难上加难……”

“可是……”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常宁,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周岩。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周岩低下了头,“每年有很多专利,都是由硕士、博士这些高级研究人员创造的,对吧?”

常宁点了点头:“是真么回事。”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创新,只是研究过程中的必然,即便他们没有发现,短时间内也会有别人发现?”周岩透过树叶的空隙,看了一眼湛蓝的天空,“个人看来,只有那些颠覆性的专利,才能算是创新,创造新的东西。而有些创新跟自然规律类似,它是通往真理的必备工具,只不过是被发现得早晚不同而已……”

“所以……”常宁瞅了一眼正在玩纸牌和麻将的员工们,“你给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只是不想将他们局限在固有的知识体系里。换个说法,是想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四个老同学谈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地避着一群玩游戏的员工。

虽然有人玩得很投入,可也有心思没放在玩上,就连出游也带着资料的。

只是,当这些人听到周岩关于创新的评价,全都有点蒙圈,有几分误入歧途的懊悔。

更有甚者,壮着胆子凑到周岩跟前。

“周总,讲一讲创新呗?!”

“听我讲课,可是得花钱的,前一阵子,五道口叫我去做个演讲,一个小时给十万,我都没去……”

“行了,别吹了……”秦若舒从一旁拿起一罐饮料,打开递了过去,“可以开始了吧?”

“创新,”周岩接过饮料喝了一小口,刚想放下,发现员工全都放下了手里的伙计,抱着小板凳凑了过来,“抓紧时间……”

“创新,追根溯源,还是得从温故而知新。这个‘故’,这里理解成已有、现有的知识体系。

因此,创新的第一个前提,是你对现有、已有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说是见地。

在这里友情提醒你们一下,除了某些天才,或者心思灵活之辈,一般人最少也得到高级职称阶段,才能说是了解现有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见地。

其二,你了解知识体系的同时,并没有受到知识体系的局限,或者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重复工作,形成固有思维。

具有跳出体系,观察原知识体系的思维。或者说是,见贤思齐,见到好的方式方法,能想到引用到自己所熟悉的体系中。

又或者,在工作中遇到难点,并不只是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解决办法……”

“那你这要求也太高了,要求学得精,而且还得会活学活用……”常宁翻了翻白眼,“哪有那么多天才?”

“未必……”周岩神秘地摇了摇头,“现有的应试教育知识体系,培养的都是按部就班的人才,可没有通过应试教育选拔的,未必就没有,你说的那种,能够跳出框架的天才……”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三观也有点颠覆:能通过应试教育重重考核的,有谁不是从“照葫芦画瓢”开始,一直在模仿,从未有能力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