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俩一个白天教书授课,一个晚上传武练枪。
一段时间后,大丘集里已经对爷俩非常尊敬,家家娃儿都拜老夫子为师识字读书,年轻男子们则都跟着赵忠义练枪。
赵忠义不仅教大家练红缨枪,还教大家军阵战法,旗号金鼓这些。
不久后,有一伙捻子来袭,赵忠义聚集村中百姓,带着跟他练枪的青壮们迎战捻子,先是诱敌放他们进村,然后三伍成群的组成小队拦截阻杀这些捻贼。
那一战,三十多个来袭的捻贼骑着骡马来,结果一个都没走出大丘集,被他们杀光。而赵忠义带着的村民们,居然一个没死,只有几个受了点伤。
这件事后,让村民们大受鼓舞,于是之后练枪的更多了。
甚至附近村落的村民们,也赶来这里拜师求教。
于是乎,水到渠成的,爷俩正式在大丘集开坛立会,打出了忠义红枪会的旗号来,他们从大丘集的练枪村民中,挑选一些勇敢忠厚的,收为门徒,将他们正式纳入会中。
赵夫子被称为红枪会的老夫子,也是会长。
而赵忠义被称为传功大师兄,兼总教头。
赵忠义挑选了一批信的过的入会,授予他们二师兄、三师兄等,然后让他们再去其它村开坛传功。
由一个村子迅速扩张到了多个村子,老夫子也用乡民们捐献的钱粮,招了一些读书人,在其它村子建立了红枪会学校。
这些学校不仅免费招收学生教书识字,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忠义红枪会打入其它村的重要工具,还成为各地的秘密联络据点等,负责收集传递情报等。
总会统领各地分坛,各坛有老师、师兄、教头们负责,分管情报、训练等,对入会的会众,不仅要传授枪法武艺,还要组织他们学习战阵、旗令等,完全就是按照明军营伍之法来编设。
比如队、哨、营等,一个村的会众编为一队或几队,几个坛的可能就编为一哨或一营。
开分坛的地方,必然会设学校。
甚至为示区别,还分系不同的腰带,比如红黄蓝黑白青紫等色,明面上称学区学员,暗里实际上就是分坛会众。
今天是端午,一个不错的日子。
老夫子让赵忠义去准备,今晚要开坛。
开坛一般有两件事,一是开坛入会收人,一是开坛聚众传教。
红枪会有外围成员,也有内部成员。
外围成员就是普通练枪的村民,而内部成员,就是必须经过观察和考核,最终入选并经过开坛入会仪式的。
经过开坛入会仪式后,他们会被授予腰带、缨枪,以及一块忠义红枪会的牌子,名字也会列入花名册中。
现如今,忠义红枪会已经不局限于永城,而是传播到了归德府其它县,甚至进入了徐州、毫州、兖州、颍州等地,遍地开花。
加入红枪会的各村子人口加起来得有数万人,外围练枪的也有上万,内部会员也很多。
赵忠义去了村里的大晒场,这曾是个很大的村子,曾经还有热闹的集市,不过这两年,整个淮河两岸,都被兵灾饥荒给摧残的不行。
大丘集曾有大丘神社,以在大丘之上所立神社而得名.
据说周朝初期,太丘神社社主,从殷墟南朝歌回迁太丘神社后,因变身为宋国神社而被司马迁称为宋太丘社。
太丘神社被称为华夏民族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丘本是原始自然的高大土丘,人们将神社建于其上,而社在远古,是替代图腾的东西,神社即是祭祀图腾的圣地。
社稷之神,便是天地之神。
从神社到古城,再到渐渐变成一个村集,岁月流逝,许多东西都变的面目全非,就如这些年的兵灾饥荒,也在慢慢的毁掉这里。
若不是之前赵忠义率领村民提枪击溃捻匪,也许这里就跟其它许多地方一样,早就成了一片无人烟的废墟了。
曾经和九鼎一样是华夏国宝的太丘神社,如今也湮灭了。
大丘集只剩下了一个大土丘,不见神社。
如今,在这个大土丘上,立起了忠义旗。
初夏。
自从有忠义红枪会在此建立,大丘集也变的安稳了起来,那次他们杀了三十多个捻子后,一时震动四方,小股的捻子、汤将根本不敢来,一些大股的一开始也没注意这边。
等注意到这里时,红枪会已经发展的很迅速了,各处分坛立起,到处都是扛红缨枪的,也就不愿意轻易来碰这硬刺头。
“大师兄!”
“总教头!”
赵忠义一出现在晒场上,便是无数声问好,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尊敬称呼,更有人直接把手上的饼子等食物递给了。
“刚吃过,今个天气不错啊。”
“是啊,正好抢收小麦,趁天气好赶紧晒了碾了收了。”
谷巓
端午时节,却也正是归德这一带小麦收获季节,从数天前,他们就已经开始陆续开镰收割小麦,现在正在紧张忙碌之中,得赶天气好尽快收完。
整个小麦夏收,大约能持续半个月左右。
“收获如何?”
“今年小麦一般,长的不太好,这几年天时不好,而且兵荒马乱,这水利也失修,又没多少时间打理,能收些已经不错了。”几个老汉望着场上刚挑回来的麦子道。
虽然麦穗不够饱满,但看着这些金黄的麦杆,大家还是满脸欣喜。
熬过了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又经过了青黄不接饥肠辘辘的春天,终于在这个暖和的夏天收获了。
眼看着新麦收获,大家也终于能够感觉安心些了。
“新麦下来,一会给老夫子和教头送二斗去。”一个老汉满心感激的道,这年头世道太乱,普通的百姓很难生存,就算抱团,可没有个有能力的人指挥带领,也很能敌的过那些乱匪以及官兵。
大丘集能有如今这份安定,非常不易,他们很清楚是谁的功劳。
“新麦下来,大家先把粮藏好了先,我和老夫子就两人,能吃的了多少粮,不用不用。”
他笑着跟大家打招呼,遇到会众就会上前交待一声,晚上开坛。
大丘集因为是红枪会的总坛所在,每天都有不少人过来,甚至这里隐隐还成为各个开了分坛的村子的集市中心。
大家也会带些东西来这里互通有无,因为红枪会负责维持这里的治安,而且保证交易公平,不会乱收税费等,不仅村民们愿意来这里互通有无,甚至还有一些商贩也前来。
慢慢的,也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手工行业,打铁、制银、造纸、扎编、酿酒,印染,甚至磨豆腐,酿醋,酿酱油,榨油、裁缝,石匠、船匠、萝匠、去势阉割,烧窑、木工等等,居然每隔几天都会有一个新开的铺子。
就因为这里日渐安稳,因为这里每天都有一支红枪队在站岗,没有乱七八糟的摊派,没有各种索要卡拿。
这使的如今的大丘集,其实反而比永城县城还要热闹几分。
其实在红枪会控制下的大丘集,也是会收钱的,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不管是来开铺子开作坊的,还是来贩卖东西的,统一都是抽厘,也就是值百抽一。
而一些普通百姓们的一些小交易,都是不收钱的。
此外,没有其它。
安全、公平,这些都是吸引附近商贩百姓来此交易的重要原因,甚至不少人地主乡绅,都因为这里安稳,跑到这里来暂住。
赵忠义以前是江阴城外黄田港的一个孤儿,以打零工为生,但急公好义,为人慷慨。江阴举义,那时还叫赵三的他号召村民们响应江阴城中义士,却为村民嘲讽奚落,甚至被地主赵四老爷的仆人打。
可他仍然向老夫子讨要了忠义二字,请隔壁寡妇为他缝了面忠义旗,一人举着床单缝成的旗要去支持江阴义军。
老夫子感动,带剑同往,二人入江阴城加入义军,抗击鞑虏。
去年随御营北上到山东,最后决定留下来,被派来永城建立地下组织,他们打出忠义红枪会的旗号,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有了如今成绩。
现在的赵忠义是乡民们尊重的传功大师兄,是会中总教头,没人知道他其实是大明朝的团练把总,视正七品。
他所到之处,人人跟他打招呼。
“今晚开坛,有重要事情宣布!”
“好的,一定到。”
“晚上开坛!”
“准时到。”
·······
转了一圈,便与村里的核心会员们打了一圈招呼,让他们再分头传递消息下去。
然后他又去了村口。
那里有一队红枪会员提着红缨枪在站岗,虽然眼下是收麦农忙时节,但大丘集仍然有红枪队在守村巡逻。
这支红枪队,属于红枪会下的直属应急机动部队,也叫护卫队,人员不多,总共是五百人,但分为四哨加护法队,也就是一个标准战营的编制。
平时四哨轮流当值。
这五百人,是从整个红枪会的核心会员中抽调上来的,轮流当班。
他们抽调当班,还能有额外的口粮补贴。
正是因为有这支红枪队的存在,所以大丘集如今越来越安定,不仅附近十里八乡的汤将、捻子不敢来惹,就是永城县里的那个鞑子绿营守备下的那个营头的清兵,都轻易不敢招惹。
名义上,赵忠义是给永城县令送了银子,甚至给归德知府都送过礼,报备过的,所以在官府那边他们属于官府领导下的乡团。
这世道就是如此奇妙,明明是秘密结社的反清组织,但就因为送了银子,他们竟然就还能得到官府承认,是为乡绅义民们组织的乡勇组织了。
而赵忠义给永城绿营守备王胖子送了银子后,还直接就从他那里得到了一批‘破损淘汰’的刀枪盾盔。
双方还以兄弟相称,约定如果老汤、捻子等贼匪犯境,赵忠义的大丘乡勇集结协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