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看出众将心思,道:“诸位无忧,若李奇与关羽封锁三道城门,只留一道城门,则是想要擒拿吾等。他现在留了三道城门,是有意要放我们走。”
众将问道:“都督何以知晓李奇的意图?”
周瑜道:“毕竟,益州大军在荆州与曹操对峙,李奇也不想长时间在这儿跟我们死瞌。”
周泰道:“那我们就偏在这儿跟他死瞌,看他奈我们如何。”
这家伙天天在城楼上看着李奇与关羽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和士兵却往稀粥里不断的盛水,以求果腹,着实可恨。
周瑜叹道:“城中粮草殆尽,不是我们想死磕,就能有资格跟人家死磕的。”
于是,周瑜整顿军马,从南门而退。
刚出城门时,一支弓箭从阴暗处射向周瑜,正中其下怀。
众将或追击射箭者,或询问周瑜伤势,俱无所获。
周瑜拿起箭矢,方知箭矢没有箭头,只是插了一封信函。
周瑜急拆信函来看,见其上写着:“奇素仰公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想今日背盟助贼,实在令人失望。吾知江东决策在于吴侯,望公瑾善言相劝,勿使曹贼坐大。即便不为吴侯,也想想尊夫人之处境,君不见张济、秦宜?之事乎?”
周瑜看完信函,用火烧之,乃下令还军庐江。
江东兵既退,关羽感李奇之恩,邀他至江夏城中共聚。
李奇道:“今当阳战事未休,实不敢久留。他日曹贼退还北方,皇叔、翼德回到江夏之日,再行拜谒。”
关羽送李奇西行三十里方还。
时建安十四年冬,气候苦寒,汉中险山峻岭皆飘洒着鹅毛大雪。
诚所谓“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
郭淮、孙礼带领残军穿梭于山涧,希望能够取道武都郡,往北而行,绕过诸葛亮大军的围追堵截。
武都郡多羌氐人,少汉人。
当年李奇攻打张鲁时,遣赵云绕道武都,从后方攻取阳安关。
汉中平定之后,李奇暂时没有空闲打理武都郡,便将武都郡的汉人悉数迁往汉中,使其在汉中平原屯田。故而武都郡基本上是一个被暂时遗弃了的地区。
郭淮、孙礼部经由武都时,天气逐渐转冷,直至大雪纷飞,士卒饥寒体乏,又屡屡被羌、氐部落袭击骚扰,死者过半。
郭淮令人拔下死者的衣服御寒,并将死者就地掩埋。
到了夜晚,气温骤降,郭淮又令人生火取暖。
至半夜时,忽闻有士卒嚎啕大哭,郭淮便出帐安抚。
那士卒道:“吾兄傍晚时伤重不治,他们竟然……竟然挖出吾兄尸体,烧着吃了。”
郭淮闻言大惊。
虽然郭淮绝非圣母婊,也知道当一个人饿到极限时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但是咱们可以吃敌人,绝不能吃自己人啊,否则军中人人自危,必生哗变。
故而,郭淮速将掘尸者擒拿斩杀,并告之众人道:“我们是兄弟,是战友,是那个可以在战场上替你分担敌军压力的人,你们怎么忍心下得去口?虽然前路艰险,但我郭淮保证带你们活着离开这里,回到长安。如果你们不相信郭某的,随时可以离开,但是留在这里的,必须相互扶持,走出这险恶的环境。若再有人心生歹意,休怪我刀下无情。”
至天明时,郭淮召集部属,脸上充满着自信与喜悦,他告诉众人道:“我今天早晨收到消息,西凉侯韩遂已从陇西郡派出援军前来接应咱们。只是他们携带了很多食物和衣服,在山路上行进缓慢,所以,大家想要早一点见到援军,可要加快步伐了。”
众将士听了之后,精神为之一振,阴霾尽去。
孙礼苦笑着低声问郭淮:“你骗他们的吧?”
郭淮道:“如果骗他们,能够让他们活下去,为什么不骗呢?”
与郭淮部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当阳城外的李奇大营。
众人听闻江东兵退,喜迎李奇凯旋,点起篝火,杀猪宰羊以示庆贺。
消息传至当阳城中,许褚请军出战,曹操道:“此乃李奇诱敌之计也,不可轻动。”
其实现在曹操也不好受的,虽然他破了李奇四路军马:杀马腾、败刘备、策反孙权、逼退诸葛亮,但是李奇也破了他两路军马:败夏侯,退周瑜。
现在唯一还活跃在战场上的就是李奇亲率的江陵部和曹操亲率的襄阳部。
胜败只在一念之间,故而不得不谨慎行事。
李奇大营中,法正送来诸葛亮的书函。
诸葛亮自责出兵无功,西城得而复失,没有完成此番战略目的,请李奇对自己贬官治罪。又言马超来投,此人英勇无敌,有大将之材,但是其心桀骜,其性鲁莽,不可独当一面。
李奇对此一一作了回复,让诸葛亮对马超量才而用,又言放弃西城,回援汉中乃上上策,就算换了自己也会这么做。所以请诸葛亮不要有心理压力,凡事可遵从自己的意愿而行。
诸葛亮得书大为感动,誓要为李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说周瑜回到江东,向孙权汇报江夏战况。
孙权忧心忡忡的说道:“今江夏未得,又与李奇结怨,他日曹操退兵北方之后,李奇必来攻伐,如之奈何?”
周瑜道:“愚有上、中、下三策,望吴侯定夺。”
孙权喜道:“公瑾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周瑜道:“一是重新与李奇修好,趁曹操长安兵败,主力大军又俱在荆州时,攻打合淝。不过我方未必能尽获李奇的信任,故为下策;二是趁着李奇与曹操相持于当阳,我们即刻从豫章郡出兵,攻打长沙、桂阳等郡。不过从李奇分兵救江夏来说,他同样有余力分兵来救长沙和桂阳,而且战事一开,再无挽回的余地了。故而此乃中策。”
孙权身体前倾,急问:“上策又是如何?”
周瑜道:“派人迁交州刺史,吸纳士燮的力量。此计既不与李奇正面为敌,又能在他的益州大后方埋下一根隐刺,是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