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第231章 水患担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队操练有难度,一是将领与士卒同心,二是律令要明确,令行禁止,这样的部队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刘琮说道,贺齐是刘琮看中的人,有些思维该灌输的还是要说,况且也没说错,历史上但凡能战无不胜的军队,如孙武,吴起,韩信,周亚夫,强军都是军令严明!

“齐明白,听闻公子练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令行禁止,公子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也多次被罚。”

这一点贺齐是佩服的,刘琮被罚大多是公务原因,比如接待时间过长,导致被罚!但是刘琮不会为自己找借口,在军营就得按照军营的规矩来。

“学习也是非常重要,法家喜欢愚民,但是琮不喜欢,在琮看来,越是正确的道理,正确的道路,百姓不管聪明与否,都会争相跟随!而且百姓知识越高,越不容易被野心家所蒙蔽!

军士与我等一同操练,出生入死,在军营能学习一些工匠或者文化都是很好的,战场生死难料,如果因伤退伍,日后也有生计!”

刘琮继续说道,让士兵每日抽出时间来学习是会耽误一些操练的,虽然每日仅仅抽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但也是会影响到一些操练,一些统兵将领是不理解的。

刘琮也有私心,普及文化,这些士兵学会识字之后,他们退伍之后便会回到家乡教自己的儿女或者亲属,同时也会增加对刘琮的归属感。

贺齐没想到刘琮是为了这点,有些事不能明说的,军士出生入死,真正能荣归故里的几乎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结局都不好,战场上落下了一身病,自身又没有手艺,退伍之后只能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公子远虑!”

“夫将者,腹心也;兵者,手足也。”

刘琮拍了拍贺齐,刘琮观察了贺齐部操练情况,基本与新军操练已经相同,其指导员,军法官大多是从蒋琬部调用,因此操练起来入手很快。

贺齐操练的强度尚可,不如王越所部,这是有原因的,贺齐部参战不多,若是一开始就操练强度过高,很容易引起军士不满。

这是一种心里,等他们的伙食将身体调整好之后,而且有战功了,看到了战功的录入,心里便会发生改变!

强军说起来很简单,恩威并用,赏罚分明!但是做起来难!赏罚分明,就意味着一定要公正严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历史能做到的不多,如岳家军,戚家军!岳飞为了保证军法,跪在母亲身边诉说自己亲舅的违法乱纪,最后还是杀了自己的舅舅以正军法!杨素虽然嗜杀,但是他能做到微功必录!

在杨素的部队里面,哪怕士兵再小的功劳,杨素都会将其录入,并且为其请赏,后世的戚继光也是如此!军士都愿意跟随杨素,跟随杨素虽然有被杀的危险,但是跟着他更容易封侯获得赏赐!

戚继光虽然军法严酷,同样也是一样的道理!和管理公司一样,我跟着你虽然更累,但是钱多且公正,依然会有大量的人愿意!

从军营出来,刘琮心里也是有些底了,虽然贺齐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名气,还是要自己亲自见识一下,如今是放心了。

“派人去丹阳,调祖郎来此地,归于蒋琬麾下统辖!”

刘琮吩咐王越,刘琮准备回吴县,太史慈,周瑜等人还在吴县,会稽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这也是刘琮希望拆分会稽的原因,一旦拆分之后,会稽北部可以慢慢来,而南部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同庐陵郡一般。

“公子,江夏已经送来六百户,原先皆是黄巾,还请公子安排!”

刘琮过去看了看,乌泱泱的一大片,许多人眼睛里都没有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刘琮知道他们是原先盘踞在江夏,汝南,庐江交界处的黄巾。

“公瑾,麻烦你安排吃食给到他们,主要是粥为主,可以添加一些肉糜!先让他们在此地休息五天!”

“诺!”

动乱是残酷的,特别是许多黄巾,他们只是随波逐流,黄巾平定之后,他们不是良民,被官府一直追杀,只能是东逃西躲,生活不忍直视!

眼神之中满是死气,如果只有一二十户,刘琮交代一下即可,但是六百户,数千人,这便不一样,首先要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

“高宠,你负责维持秩序,每人依次发放,王越,你带着狼卫协助后勤多做馒头,太史慈,注意巡逻以及安顿好晚上的值班人员!”

先让他们吃个五分饱或者七分饱,养养胃!你现在去和他们说教,他们听不见,也听不到!他们现在只知道饿,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来这里,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通知于吉,这三天为这些百姓看病,陈冲,去一趟桐梓,将信件给到桐梓县长!”

安排在吴县是肯定不行的,吴县的这些世家都不会同意,再说吴县人口本来就偏多,刘琮还想从吴县迁移一些到会稽南部去开荒。

黄巾之乱对大汉朝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黄巾之乱开启了天下大乱的格局,同时使得在编人口大幅减少,国力大幅下降!

黄巾虽号称百万,兵士有没有百万不说,但是数百万的黄巾农民是有的,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部分有潜力的黄巾就各个世家吸收为死士,或者被收为私兵!

这些都变成了不在编的百姓,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够的大汉朝进一步衰减,而地方诸侯,不少有野心的世家实力都得到增长,土地兼并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

刘琮之所以不太愿意去涉足中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中间实在过于复杂,还不如等他们混战之后,再破而后立,那时候更为简单。

吴县的土地兼并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刘琮也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上,如何能让世家愿意让出土地也是刘琮需要想法的。

刘琮的想法是官府出资从这些世家手中收购土地,官府占有一定量的土地,佃农可以在官府这边租种,租金与税收等同,这样极大的降低农民的压力。

不过这些要有先决条件,吏治清明,任何的制度或者决策,某些程度上都是好的,但是吏治决定了其好坏。

其次是官府的税收必须足够,不需要依赖田地的税收,或者说田地税收只需要占到一小部分比例。

目前来说,盐铁茶煤皆是专营,书局也是专营,这些是官府的来源,荆州还有油,棉花等税收的来源。

豫章目前也在推广种植花生,花生榨油是趋势,但是收益并没有想的那么大,主要还是各项成本太高,如运输成本。

扬州的优势的靠海,海产的优势还是要适当的开发,但是虽然靠海,却有问题,吴郡不适合打渔,渔船容易触礁!

东汉的水灾过于凶猛,海水倒灌,整个山东半岛有近半被淹,吴郡等沿海地带也是一样,不少地方还在海水里面泡着,后世的上海,启东,南通,泰州等地不少都还在海水里面泡着。

这些地方水位低,极容易发生渔船碰撞,因此渔业发展刘琮还是盯着句章县,也就是舟山群岛那边。

“二公子为何叹气?”

周瑜看到的刘琮一直都充满信心,第一次见到刘琮叹气。

“思量今后该如何发展,思量如何治理长江以及各地水患之事!”

刘琮说道,江河湖海,除了大海,刘琮是无能为力,其他都要想办法,否则日后也会出大问题,东汉实际上亡于天灾。

延平元年才是东汉的转折点,那一年,暴雨在六月袭击了大汉十三州,史书记载六月,三十七郡国发生暴雨洪水,六月本该是丰收的季节,因大水颗粒无收。

以为这就完了?九月,六个州发生洪水,十月,又有四个州发生洪水,并且发生冰雹灾害!以为这就完了?接下来的一年更惨,十八个郡和诸侯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和诸侯国发生洪水,二十八个郡和诸侯国发生大风灾害!

两年的自然灾害,第三年,边境羌族大规模叛乱,好不容易平定了,但是国家财政彻底完了,洛阳都闹饥荒!京师大饥,人相食!短短七字,却极为残忍!

洛阳都这样的情况,其他地方可想而知!这也是刘琮为什么一直在想办法治水,不治水,如果再发生这种情况,得有能力抵抗,否则什么的政权都得完。

“听说二公子在组织人手挖深拓宽各地河道,也是为治水,不过二公子不必担忧,治水非一日之功劳,慢慢来便是!”

周瑜说道,东汉饱受天灾,因此对于刘琮治水,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反对,毕竟大家都经历过。

“但是不能不忧心,刘老以及黄承彦都预计今年长江都有可能发生大水,琮必须要要未雨绸缪!如何引水,如何使得百姓不受灾害影响,这都是琮要考虑的!”

刘琮严肃的说道,不说其他地方了,一旦震泽的水位溢出,周边的百姓都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才是刘琮担心的。

拓宽河道,溪流,增加其蓄水能力,修建堤坝!其中堤坝的工程量太大,刘琮选择拓宽河道,溪流,这些相对工程量没这么大。

“二公子,何不安排这些黄巾流民去治水?应该能很大的缓解青壮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公瑾,这些人不适合,起码目前不适合,这些人还是先让他们恢复了生活,在考虑这些情况,如今我大汉人口锐减,恢复人口是必要的。”

周瑜与刘琮的看法不一样,这是必然的,刘琮眼中,生命是值得尊重的!在周瑜这类世家眼中,不过是一些黄巾流民,死了就死了。

“公子怎么如何安排他们?”

“桐庐县,桐庐县新设,琮也要推广占城稻,那边空余的山地多,适合开发梯田,也不会引起吴郡世家与百姓的反感!”

周瑜也是认同,只要不占用他们世家与百姓的资源,他们便不会有太多的反对,而且刘琮也准备好好治理浙水,放到桐庐是为了日后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