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傍晚,丁浩源给杜清扬送来了一张奖状。

这张奖状十分特别,跟平常的奖状不同,它是丁浩源自己制作的。

一张长方形的白纸,顶头的上方写着“奖状”两个大字。大字下面有两行小字:杜清扬同学冰雪聪明,待人善良真诚。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底下的署名是丁浩源。

接到奖状的杜清扬,一脸蒙。

一旁的杜飞鹏扫了一眼,也是满脸的疑惑。这是什么东东啊?跟清扬自制的平安符有的一比。

清扬的平安符用的是田字格本的纸,丁浩源的奖状用的是一张白纸。不,准确来说,是日历纸!日历纸的背面是白纸,正好用来写奖状了。

杜飞鹏突然觉得,在节省这方面,丁浩源和清扬还有几分相同之处呢。

“这是啥意思?”杜清扬白了丁浩源一眼,谁稀罕这种古古怪怪的奖状啊?

“奖状啊!奖励给你的啊!”丁浩源的脸上漾出好看的弧度,露出一排白牙,眉宇舒畅。

此时,若是杜清扬细细观察,一定能发现丁浩源笑起来也挺好看的,阳光坦荡呢。

原来,赔偿金一事是杜清扬出的主意,丁浩源为了感谢她,特意制作了一张奖状,以资鼓励。

赔偿金应该包含有衣服钱、误工钱、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这是杜清扬跟丁浩源说的原话。

当时,丁浩源就是如此理直气壮地跟任性谈赔偿金的。

那天,杜清扬跟任性提了一万元之后,卜卦以后,便去了一趟派出所。接待她的人正是小郑。

“小郑,任性需要赔偿的金额一共是多少?”杜清扬和小郑是老熟人了,不需要寒暄,说话直接进入了主题。

小郑如实报了金额。

“怎么那么少?任性即将得到一万元收购款呢。”杜清扬皱眉了。任性这种小人,怎能让他捡了便宜。

“不少了吧?一千元他都拿不出来。一万元?啥一万元?”小郑不明所以。

杜清扬没有细说收购染布坊的经过,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有人看中了任性的染布坊,准备出价一万元买下来。

小郑听得一愣一愣的。一万元买下一个小小的染布坊,那人是疯了吗?

虽然,小郑不懂得生意上的事情,也不知道任性的染布坊值多少钱。但是,他能断定绝对不值一万元!

一万元可是巨款啊,谁会那么傻?

杜清扬不解释,也不理会小郑是否相信,她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众人争取应得的赔偿金!

“小郑,赔偿金应该包含有衣服钱、误工钱、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这些赔偿金额远远不够啊。”

“百姓们太老实了,只要了衣服费。这不行,你得帮大家加些金额。”

小郑听得又是一愣一愣的。误工费、医药费也能算上吗?还有什么精神损失费?那是啥?他怎么听不懂?

用不着听懂,只要把金额往上调即可。

“但是,任性也没有那么钱赔啊。”

“很快就有了。你把赔偿金额提到一万元即可,百姓会感谢你的!”

杜清扬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吗?她是怎么知道任性一定会有一万元?小郑还是不相信。

不过,想起以前杜清扬提供的案件线索,都十分准确,小郑还是把话听进去了。重新记录了一本赔偿金额的本子。

没想到,几天之后,任性还真的掏出了一万元!小郑对杜清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杜清扬做好事本来就不打算留名,没想到,丁浩源却给她送奖状来了!

杜清扬拿起那张日历纸,摇了摇,望着丁浩源就问:“就这?”

丁浩源重重地点了点头。怎么?还不满意?

“你没看见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吗?”

“奖状里的字,我可是练了许久了。”

“练了那么久的字体,都是免费送给你做纪念的。”

丁浩源又是开心一笑,毫不吝啬地展现那排雪白的牙齿。

杜清扬翻白眼。真讨厌别人在她面前晒自己写的字好看,因为,杜清扬的字写得不好。

“以资鼓励,‘资’在哪里?”杜飞鹏也看不过眼了,插了一句。

“就是这张奖状啊。别看只是一张纸,一张纸也是花钱才能制造出来的。”说完,丁浩源还鄙视了杜飞鹏一眼:“一看就知道你没有领过奖状。年轻人,劝你多读书!”

所有的奖状里面都写着以资鼓励啊。这是固定的格式,懂不?

杜飞鹏的脸抽搐了,他还真的没有领过奖状。

“丁浩源,我给你出了主意,你才拿到99.99元的赔偿金。你就不应该真金白银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感谢我吗?”本来,杜清扬也没打算要丁浩源的钱。但是,一看见这张奖状,她就怒了!

“说啥呢?你是善良真诚的好人。好人是不需要这些的。”

“好人是视钱财为粪土,你不需要。”

丁浩源一边说,一边往后退去,退出杜家。一提到钱,还是跑为上计。

杜清扬把手中的日历纸揉成一団,朝着丁浩源就扔过去。

……

省城,项氏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

蒋丽推门而进,手拿着一份报纸递给项兴忠,激动地说:“兴忠,你看看,这间学校会不会就是志行就读的学校?”

项兴忠拿起了报纸。

报纸的正面,在一处很显眼的位置上,讲述了三南村学校校长陈南木为学校申请了一笔教育基金,用教育基金修缮了学校。如今的学校环境优美,学生们学习的氛围更好了。

蒋丽一看到报纸,就匆匆从财务室来到了总经理室,激动地跟项兴忠说。

三南村里就只有一间学校。如果项志行还读书的话,就一定是在这学校里就读。志行才16岁呢,还是读书的年纪,蒋丽相信他还在上学的。

项兴忠也是这么想的。当初,把项志行交给那远房亲戚的时候,他就叮嘱过,一定要让项志行读书。

志行如今应该读高中了吧?不知道他的成绩如何,将来能否考上大学。

“对,就是这间学校!就是这里!”项兴忠也十分激动。看见三南村学校的描述,就仿佛看见了项志行的消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