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改革大明之路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视察大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睿将索罗斯1998年在东南亚兴风作浪,搞垮多国金融系统的案例,化成上古传说,给弘治皇帝上了一堂金融课,听得弘治皇帝大呼不可思议。

“陛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的模式会发生改变,战争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这些都需要大批不同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研究、规划和实施,因此,朝廷应该早期做出规划,科举取士应该适时调整。”秦睿开始夹杂私货,隐晦的向弘治皇帝提出,向现有科举制度动刀子的想法,想看看弘治皇帝的态度。

“说起这个,朕近来也觉得大明气象在蒸蒸日上,但朝中大臣却有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的感觉,每每有问题发生时,朝中衮衮诸公却束手无策,还要请教你这个高人子弟。”弘治皇帝微微有点心动,但随即又说,“科举取士乃国朝百年惯例,轻易做出改变恐怕造天下士人攻讦。”

“陛下的担心确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全。”秦睿微微叹了一口气,还是火候不到啊。秦睿太想按下快进键了,盼着能够有三四百万希望小学的学生,这样可以压制儒学,推动科举取士的改革,可惜啊,自己不是上帝。

随后,弘治皇帝派礼部官员,去见了武田隆利,接收了《石见条约》和《商贸合作协议》。

朝廷中有言官上书攻击威海卫擅开边衅,欺压邻国,结果被总参谋长英国公张懋反驳,是日本方面挑衅在先,抢劫大明商船,大明被迫自卫,总参谋部下令反击的。

兵部尚书马文升非常胸闷,这个军事行动,总参谋部绕过兵部直接指挥威海卫,根本不将兵部放在眼里,也上书请皇帝解释此事。弘治皇帝为了平衡文武,将兵部尚书塞到了军事委员会委员名单中,这也间接安慰了受伤已久的文官系统,相当于文管系统在军方钉了一颗钉子。

武田隆利开始在北京大肆采购各种物资,从成衣到布料,从玻璃到银镜,从瓷器到茶叶,各式各样,大把的撒人民币,因为他来北京的第一天,银子就被秦睿忽悠着送到了大明商业银行。对于人民币,武田隆利觉得太方便了,还能享受折扣,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一次性购买了50万两白银的货物,秦睿安排人送到了天津卫港口的船上,临走时秦睿将100支制式步枪,亲自送到了港口,与武田隆利话别,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见到武田隆利。

武田隆利这次收到了秦睿很大的照顾,所以对秦睿也十分感激,放言要争取下次来大明的机会,到时候给秦睿带几个东瀛女子作为礼物。

秦睿也跟工藤新一握手告别,说自己很欣赏工藤新一,如果他想到大明工作发展的话,秦睿会尽力帮忙,同时送了一盒子礼物给工藤新一。

秦睿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给工藤新一加buff,让武田隆利看到并带话给大内义兴,让大内义兴更加看重工藤新一。

柳波跟大内义兴签署的《石见条约》约定每年年底赔款,就是想给大内义兴留下资金发展,这样大内义兴可以把日本市面上现有的银子搂到大明来,相当于给大明打工。

武田隆利和工藤新一踏上回程,秦睿却要开始日夜兼程的视察大明各地。

这次秦睿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150多个人,人员组成相当复杂,有循环农业种植中心的技术能手,有科技学院及其下属中专的专家、有五道口经济学院的学员、有朝廷六部的主事和郎中,再加上300多独立营护卫。

一群人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先向北到辽东,然后穿过朵颜三卫,到达新建的察哈尔、乌兰察布、土默特、兀良哈、喀尔喀、鄂尔多斯等建设兵团,再向南到大同府、太原府、开封府、西安府、襄阳府、武昌府、庐州府、凤阳府、应天府、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然后折返向北,经过扬州府、淮安府、兖州府、济南府、青州府、河间府,然后回到北京,历时半年。

每到一地,除了搜集当地黄册(记录人口、土地、赋税)信息,还搜集了当地特产、商业、就业、经济作物、水利建设、交通建设等许多信息,信息收集齐之后,秦睿带着所有人开始分析,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只做方案不执行。

用秦睿的话说,这次考察,只务虚,研究学习为主,开阔思路为主。

秦睿为什么要安排这次考察?主要有几个目的:第一是培养一批实干的官吏,这批官吏要有思路、有想法,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想法才能有办法;第二就是思想碰撞,每到一地大家集思广益,科技学院的教师就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官吏就能学到如何修路、建桥、修水库,种植中心的技术能手就能发现更多作物并给出农业发展思路,通过这样不断的碰撞,慢慢地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发展思路。

还有个目的,所以秦睿概念中的这个,更像是一个义乌商品交易市场。

回到京城,已经寒冬腊月,正好赶上大明商业银行的即将召开年会,秦睿就在京城呆了下来,反正已经出来半年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陷入了讨论之中。

置身事外的秦睿,迎来了两位弘治十四年辛酉恩科进士的拜访——唐寅和徐经,两位终于一雪前耻,高中二甲前十名,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翰林院是大明朝廷高级人才的储备基地,素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称。

本来以唐寅的才情,绝对能入一甲,但被一群监考无情的刷了下来,否则会有人翻弘治十二年科举弊案的旧账,大家都怕麻烦,好在唐寅现在心性也豁达了许多,倒也不在意是否能高中一甲。

“徐兄、唐兄,看两位春风满面,想必是在翰林院如鱼得水吧?”秦睿见到二人就开始揶揄道,大家都这么熟,开开玩笑有助于创造良好氛围。

“秦公子说笑了,我们乍入官场,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徐经笑吟吟的说道,“真应了秦公子口中的话,自在不当官,当官不自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