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做药二十年 > 第12章 火车硬卧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车是九十年代国人出门出差、最通用的交通工具,因而其硬卧票就十分的紧张。

在火车站,如果没有一定关系的人们,想要买张火车硬卧票,那只有老老实实、到预售窗口去排队购买。

萧建军天刚蒙蒙亮,就从乡下坐私人中巴车到县城汽车站,再转坐长途汽车到杭城。

又从杭城汽车总站转市内公共汽车,最后到达杭城火车南站。

萧建军在后世的廿一世纪,曾多次进出过杭城火车南站,出差经常坐硬卧铺,后来是软卧,高铁,还有就是飞机。

但就算是在前世,从来没有自己到售票大厅里买过卧铺票。

开始几年出差不是硬座,就是长途汽车,后来那都是卫生局预订的硬卧。

下海之后就由公司办公室预订,再后面那几年,不是高铁就是飞机,基本都用智能手机在网上预订了。

所以,排队去买卧铺票,像某小品里头男主为了脸面,傻傻的排个通宵这种稀疏平常的小事,对萧建军这个并不高贵的凡人,还真是个新鲜事,让人难以置信。

这有点像后世许多人只会开自动档汽车,不会开手动挡的车,可能是一个道理,富贵命。

当萧建军气喘吁吁的跑进、杭城火车南站售票大厅时,寻觅了好半天,才排队到预售窗口得一问。

喔靠,车站售票窗口只售硬坐票,不预售卧铺票。

玛的,还有此等事,非要旅客跑到不认识的地方去排队,这不瞎折腾人嘛。

萧建军沮丧的离开窗口,红着脸鼓起勇气,问了个戴红袖套的车站工作人员。

“到天目山路预售点去买…”那位工作人员冷冷地扔下一句话,就漠然地离开了。

天目山路?

他听说过,但不熟,没事去哪些地方干嘛?

从小不太爱说话的萧建军,再也没勇气去问第二个人。

哎,要在后世就方便了,手机上有导航APP,输入天目山路就可以引你而去。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可没什么办法,萧建军出了售票大厅,到公交站牌那去找。

九十年代中期,公交车站还没有那漂亮的站亭,只有光秃秃的站牌,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都锈迹斑斑,字迹糊涂。

萧建军一个一个站牌仔细寻找,大半个钟头过去了,还没明确怎么乘车。

“来…买张交通图,杭城市内交通图…”

一个卖报大妈的叫卖声,提醒了萧建军。

哎,买张市内交通图,自己按图索骥,反正时间还早。

“买张地图,多少钞票?”

“二块头…”

大妈眼都不抬,扯出一张交通图递了出去,眼神飘向过往的人群,继续吆喝着。

萧建军从衣兜里摸出二块零钱交到大妈手上,然后接过那张交通地图。

“哎大妈,请问天目山路火车票预售点怎么走?”

萧建军想先问个大概,他认为这次问得应该是心安理得,原因是自己照顾了大妈生意,问个路那是理所当然。

“咦…往左半边出去,走五站路,再左转走三站,再右转走上几步就到了…”

大妈像打机关枪似的,抬起头瞥了萧建军一眼,抬手指了指大概方向。

“谢谢…”

虽然还是糊里糊涂,但萧建军知道了大概方向和路程,剩下的细活,就是自己慢慢看地图琢磨去了。

他重重舒了口气,心中的一块石头至少落下了一半。

抬头望见售票大厅上方,悬挂的那口大钟,指针在二点过一刻这个位置。

时间还早着呢,不用急,反正是去排队,应该明早才有票售。

浑身放松下来的萧建军,此时即觉得饥肠辘辘。

大清早起来,喝了碗咸菜稀粥就出发了,一路上滴水未进,现在是又渴又饿。

路边的一家面馆,吸引了萧建军进去。

一碗阳春面,二个包子,萧建军边吃边琢磨起杭城交通图。

先找到天目山路,然后倒追回火车南站,记住从那几个路口转弯…

看完了交通图,阳春面和二个包子也已下肚,萧建军喝了碗面店里不要钱的茶水,扯了张桌上的餐巾纸抹了抹嘴巴,就轻松上路了。

九十年代的阳春面,味道蛮不错的,只可惜后来就没有卖的了,都是被各种大排面,鸭块面,红烧牛肉面等给替代了。

传统的好东西,咱不能当败家子,说扔就扔。

凭着地图上的标记,对照街道边上的路名牌,萧建军慢慢步行约一个小时,找到了天目山路。

然后,卧铺预售站并不在路边上。

没办法,萧建军问了两位老人,终于找到这个卧铺预售点的位置。

预售点处空无一人,窗口上方用红字写着,“预售三日之后的车票,每日早上七点半开窗。”

萧建军抬腕,瞧了眼表面有些发黄的老款‘上海’牌手表,指针指向了四点半。

说起这款旧表,那是九一年上大学前夕,父亲从自己手腕上褪下来给他的。

那时,萧建军心里多少有点不爽。

认为父亲连一二百块钱都舍不得花在儿子身上,经济大权都被继母掳去了。

若干年后,萧建军才慢慢搞清楚,其实,那时候父亲的经济压力不小。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普通教师的待遇不高,尤其是镇乡公、民办教师。

一个中学的普通语文教师,就算是公办的吧,干巴巴的每月能有多少工资?

要知道,萧建军和弟弟萧建强都在上学,继母尤秀英是学校里的非公职教辅人员,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

家里还有老人。

所以,大学四年,萧建军暑期都不愿回家,在外搞点勤工俭学,弄点小钱。

三年级之后,那是女朋友夏晴的主动救济,他差不多吃了二年的软饭。

知道了时间之后,萧建军苦笑着自我嘀咕一声,“还早呢,咱逛街去吧。”

于是,他就沿着天目山路往前瞎逛。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去处那就是书店。

九十年代中后期,科技知识就是生产力,所以书店遍街都是,有些书店门口还播放着录像,大都是介绍营销学方面的书籍。

萧建军很容易找到一家路边的书店,就踱进去看书。

阅览了一下书籍后,找到一本时下最热门、营销方面的图书,靠在书架上阅读了起来。

营销学,对两世为人的他而言,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全是所谓的‘鸡汤’。

但在时下,则是一门新学科,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