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国军垦 > 第826章 技工学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这件事他还真不敢跟奶奶抬杠,因为奶奶娘家离着并不远,但是她却从不认为她是郑家人,年节之类的事情都是提前送点东西了事。

等到正月十五一过,王淑琴她们也是返回了基建连。不过远可望却没有回来,他打电话给刘向东,说是跟雪莲在广州,要过几天再回去,刘向东虽然不高兴,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几个学生最为吃惊的事情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这里看着没啥变化,但是很多东西却彻底不一样了,那就是如意已经嫁给了刘青山,正式成为基建连的媳妇了。

紧接着又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马国庆带着一百多四川民工回到了基建连,正式注册国庆建筑公司,成为北疆第一个私人性质的建筑公司。

而且凭着自己是基建连人的身份,从开发区拿到了好几个工程。这倒不是走后门,而是开发区如今最缺的就是建筑队。恨不得把全北疆的建筑公司都弄来干活呢。

如今兵团跟银行已经协商完毕,那就是银行对开发区职工正式开通住住房信贷业务。只要工厂出具介绍信和工资证明的,都可以办理房贷。

这样一来,青工们的住房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落实。一个个干劲儿更足了。

董兆华是正月十七来到开发区的,只带着一个司机。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只是四处转了一下,就找到了叶万成。

当她自我介绍后,叶万成也是一头雾水。因为开发区学校正在建设当中,估计交工也得要明年了。

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如今开发区大都都是年轻人,还牵扯不到孩子上学的问题。而基建连的那些孩子有老裕民中学和团部中学呢,这不是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知道主管教育的领导来这里干嘛?

董兆华这次来的真实原因是挑毛病,她还是不太同意王红花把技工学校建在这里的决定。

没想到一圈转下来,她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了。技工学校自然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这么多工厂,加上这么多苏联专家。如果再说不合适,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学习建在这里,很多厂里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就是最好的老师,加上这些苏联专家。学生们出了校门就是熟练工人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叶万成把刘庆华和马全义都叫了过来,几个人听说了董兆华的来意之后真实高兴坏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必须支持啊!

又知道是王红花的倡议后,叶万成直接表示:“董局长,有什么需要你就吩咐,办的到的必须办。办不到的创造条件也得办!”

其实董兆华目前要求的也就是选址问题了。至于占地这个不需要考虑,机关,学校,工厂,医院。这些占地开发区根本不收费。

就连住宅楼,土地机关也只是象征性的一栋楼收了一万块钱的费用。主要是这边土地实在太多,占不完的。

想想中国一共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北疆就占了160万,这是啥概念?差不多十分之二。

刘庆华亲自开车带着董兆华到处转,自豪的一挥手:“董局长,只要你看上的地方,你随便在地图上画个圈我保证一分不少的全给你。”

董兆华被他逗笑了,打趣道:“你这口气咋听都像地主老财,这里的地都是你家的啊?”

翠兰被送到开发区医院,成为医学院研究病例。这样治疗就全部免费了,不过干惯了活的人,哪里闲得住?

她的病稍微治疗之后根本不影响行动,结果她闲着没事就把医院卫生给全部承包了,谁都拦不住。

最后叶万成和赵玲儿商量,翠兰成为了医院的外聘保洁,每月发一百元工资。这一下可把翠兰高兴坏了,过去她忙活一年收入才不过三四百块钱。如今免费治病,帮着打扫卫生还有工资,傻子才会回去种地。

后来她给那个堂嫂打电话,把家里的地都托付给她。不收费用,每年保证给交公粮就成,那边自然也非常高兴。

如今开发区的工厂越来越多了,其实主要是汽车配套产业,随着生产线的增加,需要的配件也是越来越多。很多配套厂家根本满足不了总厂的需要。

这样一来,有的厂家开始扩建增加设备,有的干脆重新建厂。总厂这边对于质量的要求很严。

就是自己的附属厂,零件不合格也绝对不收的。而外地厂家如果质量,也会购买人家的产品,这就造成了产品的良性竞争。

外地厂家也开始来开发区建厂,主要是这里守着总厂方便,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随时都能够处理。还有就是这边的钢材质量好,用战士钢铁厂钢材生产的零件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如今的开发区可不怕人多。去年两千亩地的粮油产量达到了一百多万斤,主要是相对于每个工人产生的价值,那点生活成本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目前基建连的直属企业,食堂吃饭根本不要钱的。而且吃的非常好。

按照翠花的说法:“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吗?吃饭不花钱,看病不要钱,干活还给钱。”

伊万的腿目前锻炼的已经不用双拐也能走一段路了。只可惜刘亚梅已经嫁人走了,这件事对伊万明显造成了打击。

只不过感情的事情没人能够勉强的,刘亚梅嫁到石河子之后,他的按摩只能由几个学生负责了。今天她们回来后,胖丫头巧珍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伊万做康复训练去了。

学校的选址最终选择在了汽车厂旁边。本来董兆华的意思是避开工厂区的,只是几个人讨论之后,考虑到实习问题,还是选择了在厂区建校。

毕竟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上学期间也要进工厂干活的。离得远了,又变成那种上几年课,啥理论都会背,结果一到车间啥都不会干。那样学校也就失去意义了。

不过虽然定义为技工学校,但是兵团领导对这个学校也是非常重视,准备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文化课老师过来。